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17-09-13 21:34张馨予王杜春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评价主体评价方法教学评价

张馨予+王杜春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国内研究文献,从评价理论、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角度,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发现多数文献集中在经验理论层面,缺乏量化的统计数据。进而指出现行高校教師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性,为改进高校教师评价工作指明方向。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方法

1研究背景

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是教师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教师的教学精力投入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其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持续的质量改进,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的价值活动。以中国知网论文为数据来源,对2001年至2016年的研究文献检索,共筛选获得以“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为题的论文578篇。

图1:2001年-2016年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文献数量变化图

如图1所示,2001年之前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研究论文较少,从2001年至2016年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长近15倍,年平均增长6篇。这个发展趋势与国内高校教学改革是同步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越来越关心教师的教学效果。

2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功能及原则的研究

西方的高等教育评价活动主要表现为学校自我评价,这些评价活动主要有对教师任职资格的评价,如教师的学历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经验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泰勒报告就是现代教学评价的开端,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使个人获得发展,是帮助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测量学生是否达到目标。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是在1986年召开第一次的全国教育性的教育评价研讨会上,提出建立科学的普通教育评价制度势在必行。教学评价的前提和条件是教学评价的价值追求。教学评价是价值选择和博弈的过程,教学评价不仅是不同的价值要求进入教学评价价值系统的过程,也是不同利益主体参与的价值选择过程。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功能,中外教育学者们都认为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质量的基础,是达到应有教学目的的关键。关于教学评价的原则,有的学者强调过程评价,有的学者强调结果评价,有的学者强调综合评价。

3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3.1从学生评价角度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参与者,直接感受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在诸多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更具有准确性。学生对整体教学质量最具有发言权,但如果采用单一的学生评价也存在不足,一是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不足,评价可能欠缺准确性,二是部分学生会根据兴趣选择教师,对某些教师评价不一定客观。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能够达到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但评价仅由学生一个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不够全面,且存在局限性,主张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学生是教师授课的最直接参与者,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应重视学生评价,同时逐步改善学生评价的不足,提高其在评价主体中的比重。

3.2从专家评价角度分析

专家评价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是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退休老教师,以教学督导的身份,通过听课对教师能力、教学水平等做出的评价。专家虽然能从专业角度评价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在衡量教师能力与教学效果上比其他评价方式更具有优势,但是由于难以逐堂听课,专家不能对授课教师的总体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应在设置评价标准上注意教师的个体差异和可操作性,达到避免不确定性的存在。专家评价侧重诊断,能够从专业学术角度反映教师学术教学水平,也能弥补学生评价的弊端,但专家评价会受到课堂气氛或其他因素影响形成偏差,这就要与其他评价主体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全面的评价结果。

3.3从同行评价角度分析

同行评价是由与授课教师具有相同专业背景的同行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同行评价是对学生评价更加全面准确的补充,并能调动教师参与教学评价的积极性,更能促进教师间交流,促进全体教师学术水平提高。但同行评价存在人情因素,会使评价片面失真等缺陷。在美国高校同行评价中,大多数高校都会开展同行评价,且对同行评价重视程度很高,通常以评价小组、同行书面评价的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同行评价优点在于评价者熟悉教师所教课程专业难易程度,能最直接的反映教学质量,专业性强,评论结果注重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最能揭示评价本质。

3.4从自我评价角度分析

自我评价是教师对自身素质、教学情况及教学水平的认识,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反思评价,才能真正达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对自身优缺点有着深刻了解,是种实际有效的评价方法,但受客观因素影响,教师自我评价应建立在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反馈和总结基础上,只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才会真正引导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热情及专业素质,这样的评价结果才能客观真实。

综上,无论从何种评价主体角度出发,如果运用单一评价主体就会存在缺陷,需要构建一个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类型和方法的研究

按功能划分,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类型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诊断性评价是一种预测性评价,在教学课程或学期、学年开始之前进行预测性评价,已达到反映教师教学情况。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课程或一段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的,重点强调结果,对课程总的教学目标进行评价,是以考核教师教学业绩的终结性评价模式。endprint

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我们经常用到的评价方法有AHP层次分析法(通过教师评价指标权重进分层分析,层次分析法还可以和熵值法进行比较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马尔可夫链接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发、回归分析法、神经网络评价法、数据挖掘法等。目前为止虽然有较多的评价方法,但运用层次分析法还是占主导。高校多采用的评价类型是终结性评价方式,导致忽略了形成性功能,重结果轻过程,无法全面地反映被评价主体,应构建多元化评价方法,借助构建结构模型加以比较分析。

5 关于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

5.1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评价主体考虑,评价主体自身存在差异性,对主体不一致的认识,没有一个统一的权重标准,不能实现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反馈;从评价客体来看,评价者对评价客体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且存在难以量化的评价结果,起不到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无论单一从任何一个评价主体出发,都存在缺陷,缺乏侧重点。目前对除学生评价以外的评价主体尚没有得到重视,往往以学生评价结果作为最终结论。

5.2评价指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行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问题,忽略了差异性,评价目的不明确和评价主体单一化的问题。无论是从评价指标单一,还是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角度出发,都不应该忽略教师的自身发展,不能忽略学生的发展,不能片面强调学校效益和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不应只停留在迎合模型的需求上,而是应该根据变量的数学特征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进行检验。认为现如今我国高校评价指标模糊不清,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不能公正准确客观反映教学现状,评价指标陈旧老套,缺乏灵活性。

5.3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评分操作中存在从众心理和个人因素影响,实际结果存在失真,且专家评价不能全面的表现一名老师的综合水平,存在片面性。评价结果存在反馈滞后的现象,评价过程中过分的注重分数。现行高校教师评价普遍存在评价片面化,重视他人评价,忽略自我评价,不能真切反映教师个体化,过分重视量化評价过程。

6 结论

未来的研究,应围绕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的改进,以及如何借鉴国外评价体系评价方法来进行教学评价的。探索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影响因素,提高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并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主体评价方法教学评价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不同评价主体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