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

2017-09-13 04:26肖文博
时代金融 2017年23期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我国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加入我国金融市场,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打破了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活力,在推进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中不断探索并取得良好业绩,同时也面临诸多发展问题,本文浅析民营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民营银行 金融深化 发展问题 对策建议

一、我国民营银行概况

我国的民营银行的设立是我国银行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2014我国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有五家分别是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浙江网商银行。2016年又批准了6家银行包括重庆富民银行、湖南三湘银行、武汉众邦银行等。民营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我国民营银行具有自主性和私营性,和灵活性,是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非公有制经济模式。在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上具有自主性,不受政府部门干涉。其特性使得民营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和银行竞争中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其经营管理不受政府部门干预,更加贴近市场。其次民营银行的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减少了很多复杂僵化的审核和审批。因此我国民营银行在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二、我国民营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拓宽资金融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中小企业数量多且涉及行业广泛,在繁荣市场和扩大就业上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又是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我国的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由于其融资规模小,信誉程度低造成国有银行对其信贷支持程度较低。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外部融资的正规渠道,民营银行可以很好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民营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灵活的掌控地域内客户的信用程度、资产数额、企业的运营状况,其面对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因此信贷规模小,能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因此民营银行的加入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金融市场中的供需矛盾。

(二)推进金融深化,增强金融市场活力

民营银行是推动我国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金融深化即政府放弃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同时对于金融市场和整个银行业而言民营银行的建立具有鲶鱼效应,因为它打破了我国国有银行垄断银行业的局面。使得我国银行业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局势,呈现出良好的竞争性的金融体系。这充分的刺激了国有银行突破现有经营模式,进行金融创新,更好的推进普惠金融。同时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可以实现互补,共同应对外资银行的冲击,有效的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竞争力。

三、我國民营银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民营银行存在信誉风险

信用是经营之本,民营银行在建立初期存在信誉风险,短时间内无法过得储户的充分信任这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的客户数量和经营状况。国有银行有政府作为隐性担保,信誉度高,而民营银行自担风险,在建立初期无法获得广大用户认可,对其存款来源和数量造成不利影响。由于民营银行的资本来源于民间资本,且由民营企业自行经营,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其经营状况容易受市场波动,市场竞争和民营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影响,规模小,网点少,信誉程度低,客户办理金融业务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有保障的国有银行,并且一旦出现民营银行经营不善等负面新闻可能造成民营银行破产,引发挤兑危机。

(二)民营银行缺乏专业人才

银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经营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成本,同时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进行金融服务,以及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和银行经营管理。目前我国的金融行业本身就存在金融人才匮乏问题,金融人才不能满足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需要。而大多数人才更倾向于稳定的国有银行和高薪的外资银行,进入民营银行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少,银行业的管理关系着银行的生存壮大,因此民营银行应当外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进行管理。

(三)民营银行市场竞争力弱,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

我国民营银行起步晚,数量少,资金实力小,虽然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但规模小,营业网点少,虽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有一定的冲击,但是我国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市场垄断程度仍然很高。民营银行自身的业务范围小和规模限制使得其在金融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部分民营银行无法完成国有大型银行所开设的业务,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我国本身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对于民营银行这一新鲜事物来说,监管内容有限,缺乏相关的监管经验,例如民营银行的退出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规定。

四、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对策

(一)正确定位,注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适应民营银行的发展和壮大,民营银行在银行管理上应以人为本,外聘具有丰富银行管理经验的人才进行银行管理运营。各民营银行应当做好自身定位,根据自己银行业务范围吸纳人才。例如前海微众银行,主要立足于微粒贷,通过大数据转化为利益,因此吸收具有专业水准的信息技术人才。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人才机制,通过公平的竞聘制度还是激励性的报酬分配制度等吸引人才。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在进行专业培训的同时,培养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建立银行内部的约束机制。

(二)增强内部管理机制,增强风险防控意识

银行业是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需要复杂科学完善的运营机制,因此民营银行在银行内部经营中要防范内部道德风险,例如股东以贷款形式抽离资金,防止股东利用民营银行。在经营中信贷风险是影响银行利益,民营银行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小获得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水平低,由于市场因素影响和经营不善出现贷而不还和逾期还款的情况,出现不良贷款的几率大,民营银行应当专注地域内的中小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资产和信用评估标准,利用自身规模小,范围小的优势,做到信息实时追踪和风险预测,完善自身的征信体系。

(三)优化服务质量,增强银行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资金实力同时也体现在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优质的服务质量和更适合广大客户的金融产品是民营银行吸纳存款的关键。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部分银行员工服务态度差、服务效率低,不受广大客户青睐,民营银行可根据自身定位制定特色金融产品,针对所在地域不同人群,在保障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同时增加服务网点,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方便客户,提高服务质量,获取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王刚,吴飞.我国首批试点民营银行经营状况调查与对策建议[J].经济从横,2016(12).

[2]苏均和,周新辉.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多重思考[J].经济改革 2014.

[3]陈晓蕊.中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4]高杨.对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4,16:62-64.

[5]阮崇昱.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6]施德鑫,李响.中国民营银行风险与控制[J].科技资讯,2014,12:230-231.

作者简介:肖文博,女,河北石家庄人,研究方向:金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