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问题研究

2017-09-13 12:40邓沁莹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邓沁莹

摘要:异化理论不仅为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了理论准备,还是马克思从哲学转向经济事实研究的关切点,不仅对我们解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着独特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克服当今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种种异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基于对当前经济事实的分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之后的《穆勒评注》和《资本论》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劳动异化理论和交往异化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实质和规律,对资本主义拜物教思想进行猛烈的批判。其思想继承者面对资本主义发展中不断暴露的新局面新问题,不但没有抛弃这一重要思想,反而使异化理论得到不断的印证和发展。

关键词:异化理论;劳动异化;交往异化

一、“异化”概念的历史来源及早期异化思想

“异化”一词的德语Entfremdung和英文alienation一词都译自希腊文,意为分离、疏远、转让、受异己力量支配,精神不健全等。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1]可见黑格尔仍是在该词固有的基本涵义上,在外化和分离的意义上来使用它的。费尔巴哈那里,异化才第一次被赋予这样的引申的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的、转换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2]这无疑是宗教观上的一大理论进步,但揭露非神圣领域中的社会异化,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马克思从费尔巴哈停止的地方开始,阐述和建立自己的异化理论,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首次理论探索,193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朗兹胡特和迈耶尔以节录的形式出版了这部手稿的第一个德文版。在书中,马克思 一方面根据异化理论的思辨传统,另一方面立足于经济事实的分析,对经济领域中异化现象的揭示。

首先,关于主体和主体本质的规定构成异化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3]在这里,马克思开始确立了新世界观理解世界的出发点——“个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所以就应该把人当作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一份子去加以考察。

其次,通过对异化的扬弃,深刻揭示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4]马克思用私有财产同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说明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

然后,马克思对劳动的异化与劳动的对象化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他指出:“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5]如果将对象化看成是劳动的肯定方面,那异化就是它的否定方面。在劳动异化的关系里,劳动的对象化表示的是劳动者会创造出一个同自身相对立并与它独立的异己力量,劳动者非现实化的表现就表明了劳动的对象化,而对象化的表现则是丧失对象和被对象所奴役。

最后,马克思就此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者与其产品的异化,劳动者与其活动的异化,人与其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通过对劳动异化这几种表现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种种矛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过渡性和不成熟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没有摆脱人本主义哲学“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的观点;另一方面劳动异化思想虽然能够阐明劳动者的生存境地,但却不能够说明以分工与交换为基础的市民社会,即对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以及人的类本质之间的异化做出详尽的阐释,但却不能很好地对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作出合理的解釋。

三、异化理论在当代

不容否认,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马克思所批判的异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还在不断地渗透到其他领域,并呈现出多样的、复杂的形式。而当今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深入现实、切合实际的研究对于克服当今社会的各种异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劳动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劳动者被整合到自律的机械体系中,成为自动化系统的一个机械而被动的成份,成为工业系统所需要的、失去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实用工具。工人的人的属性和特性在这个自满自足的自动化系统面前日益表现为只是错误的源泉。人既不是在客观上,也不是在他的工作关系上表现为劳动过程的真正主人,在劳动中,人被物化、孤立化、原子化、破碎化。政治异化的主要表现是:政治崇拜、民主的虚幻和集权专制。扩大和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追求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成了理性的全部,代替了价值理性。“在这个世界上,技术也使人的不自由变得非常合理,并证明技术使人不可能成为自主的、不可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呼吁人们回归生活世界。在资本主义技术世界中,文化与大众传媒相结合,与消费主义相妥协,成为消解人的主体性和个性,替资本主义现状辩护的意识形态,成为统治和奴役的工具。主要表现为:首先,排除了文化、艺术的独立自主性,文化成为商品。其次,扼杀了文化本身所应具有的个性和创造性,文化成为一种工业,技术化和标准化。最后,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具有影响性、操作性、强制性,消除了文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堕落为替现实和统治维护的意识形态工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3。

[5]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刷馆,19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