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手记

2017-09-14 07:28
中国篆刻 2017年9期
关键词:拙作朱文大展

■ 赵 鹏

铁笔纵横

创作手记

■ 赵 鹏

字翮庵,1989年出生。陕西宝鸡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导师朱关田、方爱龙老师。篆刻师从鞠稚儒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

作品入展获奖:

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

“吴昌硕奖”第四届浙江省篆刻大展三等奖

“恒铭实业杯”江苏省第七届青年篆刻作品展

首届全陕青年书法篆刻大展

“官塘杯”中华朱方全国篆刻作品展新秀奖

“秦风书韵”首届陕西省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

陕西省第五届篆刻作品展优秀奖

第三届陕西省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

第三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三等奖

“沙孟海奖”第八、九届全浙书法篆刻大展

在我的篆刻创作中,我一直奉行“平中出奇,工而不板”的创作理念。这一理念之下,拙作大都以工稳平正一路作派示人。需要注意的是,工稳印风最忌板滞匠气,并且很难展现个性。这就是工稳印局限所在,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多写篆书,同时要探求古文字、借鉴吸收前贤经典作品的营养,比如字形、结字、用笔、节奏等等,使之转移到我们的篆刻创作中。这是“印从书出”的创作之路,此外在印式探索上,还要广收博览,借鉴汉晋砖瓦、碑版石刻、钟鼎彝器等金石文字,即所谓“印外求印”的尝试。

学习篆刻,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要确立自我印风及学习方向,确定目标,集中精力形成一家面目,并在心存古人的基础上逐渐加入个人的书写习惯,以期确立个人的印风。其次,结合自我印风建立书法体式、提升书写能力。最后,工具书、综合学习资料要进行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书会使学习事半功倍。此外,在学习篆刻的同时,也要注重书法修养,在篆、隶、楷、行、草等方面都要有相对明确的取法对象,不可朝三暮四。

至于印章的边款创作,则要加强楷书基础,从而更有利于提升边款的艺术效果。在篆刻的学习当中,应该注重取法。要取法乎上,有难度才有高度。在汉印中,“平中出奇,斜而反正”的理念是我们需要玩味、体会的。

至于篆刻的取法,传统的取法分为印宗秦汉和对流派印的继承。我的朱文作品,大都取法王福庵铁线篆圆朱文,而在篆法上又尝试加入自我书写的特点。白文印的创作,篆文“印化”难度显然大于朱文,我的尝试是以取法汉印为本同时又参考赵之谦白文印风。目前来看,拙作呈现出工稳的作派,尚有诸多不足,我认为这是一阶段的尝试,要保持激情和创作欲,追求完美才能出好作品,而自我印风的确立将是以后学习的努力方向。

兴来醉倒落花前

煮茶亭长

慎独

长亭烟草

德润身

璟阁所藏

舍利子

静研古墨似听香

李晔私印

雨后登楼看山

渌波

开瓮勿逢陶谢

猜你喜欢
拙作朱文大展
Modeling the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elf-stabiliz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宋九江
宋九江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战“疫”白河畔 人大展担当
“首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 入会作品选登
第九届CIT大展已圆满落幕 热切期待明年第十届CIT大展
赴汉参加海峡两岸诗词论坛呈罗辉吟长叠前韵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