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为专有名词的地名词义的内涵和外延

2017-09-14 16:22杨帆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格勒内尔风暴

杨帆

1968年,在法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五月风暴。这场风暴是继二战以来法国国内矛盾最尖锐的一次爆发。与其他历史事件相比,五月风暴的特殊之处在于风暴持续的时间较短,风暴发生的背景是相对平稳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此外,此次风暴还没有经过事前的精密策划,但是却是这个短暂的“小插曲”成为了二战后法国最为重大的社会暴动。各种变化接踵而至。当然,风暴不只表现在行动上,他也出现在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中,那就是语言领域也掀起了一场看不见的革命。因此,研究这样一个时间周期短,特点鲜明的历史事件对语言的影响是非常具有创新意识的。

历史事件地名词义 内涵 外延社会语言学地名是地理实体或区域的一种语言文字代号。这种代号一旦确定以后,往往世代相传在使用中逐渐取得习惯性和稳定性。但是地名的稳定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地理区域本来无名称,名称是人民主观赋予的。不论客观现象或主观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含义都会发生变化。

上图所示,就是我们称为符号过程三角型模式的模式图,他是随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一起出现的。在这之后,三角模型图被引用到了语言学领域来解释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这个图中,Y是一种表示,Z是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状态,而X就是现在我们称为“意义”的东西。这些实体的定义是根据哲学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即X,Y,Z对于不同人来说不一样。但无论如何,意义和指示互动之间的关系已经很明显。换言之,某一给定的语言当成Y,Z在实际情况当中被赋予了一些事件属性,我们把这些情况称之为内涵,这样传达出来的X的意义就会不同,形成意义上的外延。这种外延可以是意义的延伸,也可以是象征意义上的,就会成为下边的意思。

不论一个词所指代的对象是否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仍可以在称呼上沿用这种叫法,但用来指代不同于被其称呼描述的各种对象。魏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就把意义和知识这两种活动的区别进行过阐释:“坚持地认识到这一点是重要的:如果用‘意义一词标指‘符合这个词的对象,那么被使用的这个词正好和语言的用法相反。这就是说把名词的意义错当成了名词的所有者。”

而词源学则认为,象征是一种辨认手段,他能辨认一个硬币或被分割开的徽章的两半,也就是说一个东西的两半,其中一般可以代替另一半,只有这两半合成一体时才能完全有效。换言之,我们这里讲的地理专有名词意义的概念化就是要放在特殊语言背景下才能够体现出来。如果你单独说巴黎大学,没人会想到其他什么,但是如果跟1968年这个特定的数字在一起的话,那么人们自然就会联想起在那个“一半”中发生的全部事件。

一、从“大街”到“协定”

Grenelle是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部的一个街道。格勒内尔(Grenelle)这个名字来自于拉丁文的Garanella,意为兔子居住的树木繁茂的地区。但是这个原本指代街区名字的格勒内尔在5月事件中却跳出了地理专有名词的范围,加入了政治含义,变成了如今人们熟知的《格勒内尔协定》(Accordsde Grenelle)。《格勒内尔协定》是在5月25日午后15点开始协商,协商过程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即26日的7:45分。协定签署之时正是五月风暴发生的最高峰期,即5月24日的冲突之后,因此,当时的总理蓬皮杜决定将在整个周末与工会进行对话,希望能结束危机。协商就定在了当时的劳工部所在地——格勒内尔街127号,这也是《格勒内尔协定》的名字的由来。请看下面例句:

经过格勒内尔一夜的新一轮谈判后,乔治·蓬皮杜先生在强调这份刚刚与工会和工头组织完成的协议书是,这样讲到:“这份协议书会对工人有意义吗,这份协议书会对法国有意义吗?(作者译)。

本文出自5月28日《剃刀的刀刃》一文。主要讲述了《格勒内尔协定》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国家目前面临的经济状况以及与1936年工人危机的对比。首先,文章用了格勒内尔大街的谈判,大家都知道大街是不能进行谈判——这项只有人类才能进行的工作,而且,这句话也很明显不是在运用拟人的修辞方式来指“大街会说话”,因此这里的格勒内尔的所指肯定不是其本身的地理方为名词的“大街”,而应该是在此举行的谈判内容。此外,蓬皮杜连用了两个puisse-t-ilêtre(这份协议会不会),也说明这里所指的格勒内尔,不是大街,而是协定会议。

二、从“大学”到“革命先锋的学生活动中心”

Sorbonne一词指的是巴黎大学(索邦大学),由Robert Sorbon创立于13世纪。最初是一个神学院,附属于巴黎圣母院。1986年法国政府对巴黎大学做了一连串的调整和改革,变成了现今的巴黎一至十三大学。在五月风暴事件中,古老的巴黎大学摇身一变,摆脱了自身欧洲最古老大学的头衔,成为了青年学生运动中心的代名词,是革命先锋力量的象征。

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例句:

左派联合会主席向国家教育部部长大声说道:“贝莱菲特先生,您想什么呢?在想学生运动中心又发生了什么暴动?学生们?还是教员们?他们对从您那儿夺回他们的大学都高兴得不得了”(作者译)。

本句出自5月23日的《弗朗索瓦·密特朗:“您什么都丟掉了。您该走人了”》一文。这是一篇密特朗抨击现行政治体制和探讨工人罢工原因的文章,文中连用了四个疑问句。第一个疑问句是特殊疑问句。后面三个属于省略的一般疑问句。最后用一个人称代词ils来做以总结,表示这三类事物对占领大学的态度。很显然,后面三个一般疑问句是一类,与前面的特殊疑问句形成对比。教育部部长是属于旧势力,他肯定不愿看到学生暴动。而我们知道,学生和教员在风暴中都是希望改革旧式压迫的大学的,因此,把巴黎大学和他们放在一起。如果我们还按照以前的意思理解的话,那么必然不会体会到说话人——政治党派人士的意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党派人士也把巴黎大学归类到了要求改革的学生和教员一类中。

在整个五月风暴中巴黎大学被比喻成了无数的字眼:“马蜂窝”,“潘多拉的盒子”,或褒或贬,或平和或火爆,都是在暗喻这里是各种学生运动团体的珍贵的集合点和落脚点,形成这样改变的原因有三。endprint

首先,是当时社会大学生的数量。放眼望过法国的历史,在五月风暴之前,没有哪个大学的学生真正成为一起革命的先导者,而法国大学生的数量也从未像1968年这样众多。在1938年,法国仅有5万名大学生,1960年超过25万,到了事件发生的1968年激增到了50万。一直以来大学的专制教育在面对如此庞大的婴儿潮一代显得越来越苍白。在此之前大学的意义就是古老封建文化的象征。而巴黎大学被称为大学之乡(bercails universitaires),那里学生的数量势必很庞大。所以形成这样的先锋作用也就不足为其了。

其次,就是巴黎大学自身的文化底蕴给此次事件做了基础。巴黎大学的天井院是大学左派惯常的政治集会广场。因为看不惯右派的左派有自己的根据地,自文艺复兴以来,索邦大学的学生聚集形成了整个拉丁区(大学区)的特殊风貌,,文人雅士常常聚集在学生扎堆的地方,因此,这里就跟着出了名,从紧靠塞纳河左岸的圣米歇尔大街开始,到处都是文化名人们曾经或正在光顾汇集的咖啡馆和酒吧。因此,在事件当中,巴黎大学的这个小天井往往充当着有堡垒保护的小兵营的这种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正因为他的这种作用,所以说谁占领并控制了巴黎大学,就等于争取到了所有学生的支持。1968年5月,青年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各个新成立的委员会、巴黎和外省的游行中,他们总是站在最前列。他们是68年无可争议的先锋队,在学生运动需要迅速抑制的社会响应时首先涌现出来,然后才有一般的社会力量(如68年5月事件中的工人和政治力量)接替。作为拉丁区中心的巴黎大学,正是这一先锋力量的承载体和根据地。

第三,事件的始发地就在这里。巴黎大学成了风暴的首个力量。事件的开始是由于学生骚动领袖在巴黎大学被捕引起的。《学生公社——化身》一文中介绍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埃德加·莫兰(M.Edgar Morin)对学生公社的社会学解释和诠释:学生运动打破了大学的封建,同时也开启了社会的半革命沸腾,在此搅合。大学即便成了变革的开始。这样就形成了其先锋作用的必然性。

通过以上列举的地理名词,我们可以看出,地理专有名词词义转变成象征性的抽象化概念的指示名词是有其自身原因(如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以及外部客观原因两面放所带来的。虽然这不是一条普遍定律,但也不是偶然。地理名词意义的这种转变是历史事件为其带来的新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汪民安.“五月风暴”四十年反思.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社會语言学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陈原.在语词的密林里重返语词的密林.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5.

[5][美]迈克尔·葛里高利,苏珊·卡洛尔.徐家祯 译.语言和情景.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6]roland barthes laventure sémiologique,éditions du seuil,1985.endprint

猜你喜欢
格勒内尔风暴
[德国]莱昂内尔·法宁格作品5幅
不必做的事情
复仇记
聆听尊重内在的心灵
莫日格勒河
安达
脑风暴大挑战
泽西风暴
头脑风暴
我喜欢,妈妈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