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产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2017-09-14 11:26李凤香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产业化实训基地

李凤香

围绕职业教育的目标研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势在必行,就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产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它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

实训基地产业化职业教育一、研究背景

(一)职业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职业教育为个人架设起生存的桥梁,满足个人基本的生计需要和生活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围绕职业教育的目标研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训基地产业化至关重要。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

1.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夹缝中苦苦生存,处于弱势群体,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同样是同龄人的弱者,反衬出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远不如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

2.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存在一厢情愿的现象。学校积极性强,企业积极性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政府还没有出台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学校虽然在校企合作的联合办学、顶岗实习、对口就业、组建冠名班、订单培养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师下企业进行培训,企业不愿意接受,这对教师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对教师的专业新技能、行业新动向、专业新工艺的了解和提高不利;二是企业在接纳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也不是像德国企业那样积极,而且在学生的工资、保险、加班补助、休息日等方面没有很好的落实,这样就造成企业留不住学生,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不高。

3.就业准入制度不健全。学校经过3年培养的毕业生获得相关专业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他们应该是企业的重要有生力量,而目前的一些企业可以随便录用工人,经过他们的短暂培训就可以无证上岗,这对企业的发展必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鉴定的职能,严格执行就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到202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达到2350万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产业化是融“产、教、训、科研、管理、经营、创收”为一体的培养模式,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训基地产业化模式的构建

(一)实训基地产业化模式的涵义

所谓“实训基地产业化”是学校依托自身的力量,利用各专业的师资和设备资源优势,创办企业化运作的实训基地。它对内是学生的实习实训场所,对外是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企业,因此具有实训基地和企业双重功能的实训基地,又被称“产业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1.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必须具有市场性。实训基地产业化的运行要有市场意识,立足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企业生产,达到共赢。因此需要有行业、企业的参与,进行市场调研,把握市场动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市场的运作中去。

2.实训基地产业化必须具有真实性。实训基地产业化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实训基地产业化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完全一致,实训的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一致,实训室具备产品生产的功能。

3.实训基地产业化具有前瞻性。实训基地产业化基地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理念应是市场最前沿的、先进的。

(二)传统实训基地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地点在学校,由企业引进生产设备、流水线,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安排生产任务,由企业派驻技师指导生产,由学校提供场地、车间,安排学校专业教师及企业的技师执行学校的专业实训任务,这类实训基地具有明显的企业特征,学生在生产工人的指导下可进行仿真实习,学校可减少资金投入,节省耗材费用。但是,由于是共建,企业必定安排相当的生产任务来填补学生实习时出现的生产亏损,长此以往就出现了学生的实习内容、时间等安排要受制于企业的生产任务。

第二类:学校自建实训基地。由学校自主建设,由学校自己引进设备及实训设施,由学校掌握实训安排和实训指导的主动权,但实训基地与生产的真实环境脱离,很难模拟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真实状态,同时没有生产功能,而且实训基地运转成本高、耗材费用大,只投入,不产出,实训设备老化,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是难以维持。

第三类:企业自建的实训基地。地点在企业,这类实训基地由企业投入自建,主要用于培训新员工和配合职业学校的实习。有一些职业学校在企业挂牌为实训基地,往往是形同虚设,企业不是很情愿的接纳,这类实训基地的实训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很难全面掌握生产的流程,而对于企业只重视生产及利润,忽略了对于学生的教育功能。

三、实训基地产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

(一)社会效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为推动各项事业做出贡献。实训基地产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是让社会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也是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舞台。同时又是学校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桥梁。

(二)专业建设效益

实训基地产业化是依托专业的实力而建,学校的设备即为企业的生产工具,学校的教师成为“师傅”,实习的学生成为“徒工”,教师在传授技能时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革教学计划,促进了教学改革,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同时,学校将产业化实训基地所创造的利润,一部分又投入再生产,逐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企业资质;一部分作为专业建设资金,更新、添置专业设备设施,也解决了实训耗材不足的问题,为专业注入“造血功能”,因而又加快了专业建设,推进了“专业—产业—专业”良性的循环发展。

(三)办学效益

学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有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引入了企业的专家、技师,把企业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前沿的先进技术融入实训教学工作中,不仅实现了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还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学校的领导教师不再是门外汉,而是成为专业、行业、职业引领者,成为企业、行业赖以生存的人才储备库。与企业的目标一致,学生的作品变成商品,学校的实训项目转化成为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与专业岗位的“零距离”。

(四)师生素质提升效益

学校的实训基地產业化不但要发挥专业教师的技能特长,更应使其成为专业教师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课堂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场所,让专业教师从实践中拓宽知识面,从实践中获取专业前沿发展的信息数据,使课程设置更切实际、教学改革更加深入。

对于学生而言不仅真正实现了企业岗位角色,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改进、提高专业技能,更加适应未来的挑战,少走弯路,在具体的待人接物、工作合作、集体荣誉、对师者的尊敬及先进的理念、创新精神、吃苦奉献的精神等,一个职业人必备的素质在产业化的实训基地中都能得以充分体现和磨练。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

[2]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EB/OL]教育部网,2006-1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化实训基地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