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文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

2017-09-14 08:53巩春霞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数学家人文精神人格

巩春霞

以初中数学作为主题,探讨人文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相关实践问题。从必要性角度,对人文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功能性说明;并在此理念指导下,分别通过在“数”与“图”中植入内涵,促进审美实践;营造教学氛围,促进课堂实践;以数学家及其成果开掘创新背后的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对主题中的实践部分展开具体论述。

初中数学教学人文精神价值实践现代教育中,初中数学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它的主旨是以学生为本,重点培养素质人才。按照现代教育内涵所指,其重点是透过素质教育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训导式培养;并在这种能力培养中保护学生创造能力,克服应试制度中抑制学生个性、性格、能力培养不足的弊病。另外,就是透过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人格要素,并获得创造力构成要素方面的科学引导。因此,在这种素质教育新理念之下,目前形成了新型的数学教学思路,要求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最终达到创新型人才的塑造目的。

一、人文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初中数学抽象性较小,与人文学科相比,初中数学教学依然偏向于约翰·穆勒所说的“相加”理性训练。但是,从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创新”思潮,以及在20世纪欧美各大学校获得成功应用之后,逐渐确立了人文精神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普遍价值;其目的旨在提倡复合型人才培养,并逐渐令数学教育教学脱离“职业性质”的专科型知识教学模式。因此,在这种遍及化的创新思潮,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证结果分析前提下,需要在我国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如此,既能够体现其功能,也可以促进对学生创造力的保护及牵引。

二、人文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以下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一般经验,并融合人文精神的审美要素、精神境界、个体人格三个层面,进行具体论述。

1.植入人文内涵,促进审美提升

在初中数学中实践人文精神教育,需要通过对数学中“数”、几何中“图”植入人文内涵实践,从中提升学生对数与图的形而上审美理解。具体实践中,可以引入毕达哥拉斯对于“数”所赋予的“数之灵魂”的精神性;同时,将我国《易经》《老子》传统经典中应用“数”解释宇宙生成的思维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从中领略到“数”背后所承载的形而上学审美,即数-世界生成之间的关联。再如,在阿拉伯数字、希腊罗马数字、汉字中对于数学的写法,就有其抽象表达,也有其象形表达;以此提升学生对于“数”的美学意蘊进行领会;逐步提升学生对于数的审美理解。另一方面,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几何图形在欧几里得、商高、笛卡尔等著作中的内涵,将东方人对于“河图”“洛书”“筹算”,西方人对于“空间构造”的理念、阐释意图提供给中学生,使其认识到数学知识、几何知识背后所蕴藏的“认知”;以此令初中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融合、对接,并完成针对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审美训练及培养。另外,需要在概念、定理、公理的教学中,融入对发明者、发现者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数学之“美”、数学之“知”。

2.营造教学氛围,促进精神气质培养

人文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具体实践中为了透过人文精神植入,促进学生精神气质培养,需要将日常生活的感受性、数学发展简史,概念、定理、公理、公式演进对学生进行说明。具体实践如下: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堂教学方法,选取一些数学、几何知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观察数学与日常生活关系,引发学生对于自身感受、观察、认识方面的经验提炼、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理解。比如,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如自行车、凳子中对于几何原理的应用。再如,数学知识在关于计算粮食重量、函数在打篮球、喷泉中的应用等。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视频资料,也可以通过Flash动画制作,让学生理解代数、几何知识中所蕴含的生活经验,以及与日常生活之间的交互、关联逻辑。并在讨论环节,将这种逻辑思考转变到知识向认知能力的训导,提高学生思维运用水平。再如,应用自媒体营造情景课堂氛围,让学生回到公元前五世纪毕达哥拉斯的“学园”;体会独居在荷兰市区内笛卡尔的孤独与研究之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参与到对PPT相关图文的理解、背景体验;逐步领略数学成果及其创造者之间气质纽带,并在了解相关知识、时代背景、数学家生活以及学术研究习惯等基础上,让学生领会到数学精神,更为深入的学习数学中相伴的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3.以数学家及其成果推进个体人格塑造

在人文精神教育实践中,人格塑造属于核心部分。这部分的重点是通过人文教育弥补数学教育中的纯逻辑训练,完善素质教育。同时,人格塑造也是实现现代教育中“树人”的重要途径。

在具体实践操作中,需要对个体人格的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具体可以包含学生品德、思想精神、崇高品质,如正直、坚忍、钻研、理性、知性、人道、价值伦理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人文精神视角实践人格塑造,就应该“透过数学家生平及其作品或成果”勾勒出数学家的“范式”形象;并通过轶闻趣事、社会活动、成果捍卫、克服困难等进行引导式塑造。比如,以陈景润、华罗庚的事迹说明学习数学、研究数学中所需要具备的耐心、专心,以及刻苦精神;再如,可以透过罗素的反原子弹行为更好的令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数学家对于人道主义的理解;并从中引伸出理性伦理与人文价值之间对接的必要性;能够更清醒的理解学科研究与孤独品性的关联;从笛卡尔的成就及其生平中,学习到代数、几何坐标创始人对于“人性”的理解,以及数学家的多样才华和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等。另一方面,人格的塑造與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因而,需要采用循序渐进方式,令学生在日常学习、习惯培养、阅读范围方面逐渐领会其精神内涵。另外,教师应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关于数学家的主题探讨,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解读数学家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学家的人格魅力。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教育中的初中数学教学,要实现针对学生个体的人格培养,并从中完成人格塑造。还需要对初中生的生理-心理波动特征进行分析,在数学知识教学、相关知识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意识、自主性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同时,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思维时,更好的懂得对它的应用,并将其转渡到日常生活中,提高通过数学学科认知世界、理解事物关系的能力、水平。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认识到,在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植入人文精神,不仅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其重点是将人文精神教育与数学教育进行融合,使当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能力训导,以及针对学生主体实施的人格塑造;能够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文为本思想,并从中逐渐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发展,促进其由知识型专科人才培养,转型到素质教育。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这种综合教育扭转应试教育遗留的诸多“做题工具”观念,尽量完成针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为其个体发展留有足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邵锦松.融入人文因素构建数学文化课堂——谈人文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成才之路,2014,(36):8.

[2]畅士民.如何开展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讨[J].空中英语教室,2012,(06):67.

[3]黄吉权.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数学课堂——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初探[J].文理导航,2014,(08):25-2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家人文精神人格
以鸟喻人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数学家回答“神”问题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