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2017-09-14 03:25喻念念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传统

喻念念

以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传播的紧迫性、以及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从而找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提出的,符合全国人民的思想价值追求和行为实践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思想和文化传播的关键环节,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的心、内化为学生的行,目前比较有共识的方法是以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来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传播的紧迫性

1.多元文化冲击。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使得多种文化思潮迅速在各国间传播开来。多元文化本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丰富和发展了已有文化,但是同时也对国家主流文化带来了冲击,具体表现在:首先,淡化了民族意识。特别是高校,因为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立场不够坚定,大多迷茫没有信仰的状态。当多元文化侵袭时,一些阅历不够丰富的大学生开始盲目崇拜西方价值,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当成人生真谛,把中国传统的优良品质勤俭节约和无私奉献抛于脑后,民族意识及认同感日益下降。其次,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挑战。多元文化的冲击,让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日益复杂,意识形态出现了大碰撞和大交融,各种文化思潮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思政教育内容也面临了大的调整,一方面要更新教学内容,吸收多元文化养分,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一方面要保住我国价值主旋律的传播。因此,高校呼吁正能量,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匡正不良价值观所带来的影响。

2.高校自身发展所需。目前,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高校的发展不能一味的追求规模,更要注重内在发展动力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本校的精神动力,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来提升学校的软竞争力。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自身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思想动态、心理倾向、主观意识进行本土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培育,对大学生人格成长、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国家对高校大学生成长提出的新要求,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内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从两者内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都是传统文化里一直倡导的,如管仲的《治国篇》里,就有“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的重要论断。讲的就是国富;《荀子·王制》篇中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讲的就是要民主;明朝刘基也说过:“文质彬彬,德之仪兮。”意思是道德要通过彬彬有礼来,实现才是礼仪之举。讲的就是文明;我国古代诸家都十分崇尚“以和为贵”的思想,对“和”的态度都比较鲜明,像“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因此,从内涵来看,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育人的功能上看,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侧重的就是塑造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的人才,简而言之,就是塑造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都合格的全面人才;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真正本土化的文化思想,是真正符合老百姓的文化思维,能够真正深入百姓内心,外化于行,是真正实现教育目的的价值观;但是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亲近于民,高校从传统文化入手,潜移默化的从历史故事、古诗词等、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主要思想,更能被大学生所接受,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且有效的路径。总地来说,二者立德树人的基本功能是相通的,甚至是可以互相促进并使得健康良性发展的。

三、基于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策略

1.创新高校课程设置,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

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来夯实高校的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那么高校应切实创新文化课程设置,精心设置传承和解读传统文化的选修或必修课,同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引导大学生主动阅读传统经典,让大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学到为人处世的哲学,做人做事的道理,懂得作为中华子孙应有的情怀和担当,找到自己人生应该行走的方向,从而更好的去理解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的涵义并努力践行。

2.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充分的体现了教师言传身教,以德服人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生个性较以往更鲜明,更强调自我,有主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他们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非常之快,有的甚至超过了教师。因此,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对高校教师无疑是一个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主体力量,切记不能死板,采用教条式的灌输教育,否者,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遭到学生抵触。特别是思政课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能担当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同时可以娴熟的将传统文化知识灌输到日常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很好的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又培养了道德素养,真正做到了能力与素养并重,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心,指引学生未来前行的路,很好的促进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3.强化高校团学活动实践,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团学活动,是大学生亲身参与,有的甚至是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参与的一系列活动,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高校应该强化团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多组织一些学生喜欢,以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加强高校文化氛围的熏陶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各项校园活动中去,才能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内涵,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到平日的一言一行中来。

4.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发挥新媒体的传播功能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传播功能不能小觑,各高校应该在自己门户网站设立传统文化专页和使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定期发行校刊校报,加大学校宣传栏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版面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促进高校的德育工作,發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将其运用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去,做到“古为今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高校更好的传播,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小雪.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

[2]林继光,等欣仪,余展.新时期高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05).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传统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少年力斗传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