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地图学课程考试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7-09-14 00:30杜卫红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测量考核考试

杜卫红

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测量与地图学课程通过考试改革改变了过去学期末采取一次性闭卷笔试来完成结业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变“一次考核”为“分阶段考核”,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单一考核方式”为“多种考核方式并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创新。

测量与地图学考试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先修课程,在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地图是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理解地理分布和地理规律的重要工具。同时,测量与地图学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由于学科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一直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之一。因此,理清该学科的体系和架构,让学生充分认识课程的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考试作为检验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科学而符合教育规律的考试,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为高校的素质教育提供重要保障。为提高教学质量,呼伦贝尔学院提出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考试改革,通过改革改变过去“一考定成败”的传统考试方式,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解决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一、考试改革方案的制定

1.修订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大纲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多种媒体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本次考试改革,重新修订了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即通过对地图学基本理论、地图制图和地图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该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礎理论与基本原理,掌握地图制图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在实践中正确使用地图和编制各类专题地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绘图、用图能力。同时,关注现代地图学和制图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2.制定详细的课程考试大纲

为了使考试改革有的放矢,根据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制定了详细的考试大纲,其中明确了课程的考核内容、考核目标、考核方式,以及考试形式和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的考核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结课考核,大纲中确定了各阶段的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以及各阶段所占的比例(见表1)。每个阶段都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上一次考核结果进行调整。考试大纲突出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将课程的实习、实训与考核相结合。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阶段的考核,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以考促教、促学的目的。

二、考试改革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的考试改革从2012年开始实施,分别在2012级、2014级、2015级地理科学专业考试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分别对考试方案进行微调,以适应不同专业和班级学生的特点。地理科学专业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合理,能胜任中学地理教学岗位,能从事地理、资源环境、国情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地理专业人才。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考核,同时强化了学生在识图、读图、用图和绘制教学地图等方面能力的考核。每个考核阶段都设计了具体的考核内容及考核目的(见表2)。

三、教学模式创新

1.“理论+实践+巩固性实践”教学模式逐渐成熟

为了巩固学生对测量与地图学知识的理解,第二学期课程结业后,在第三学期设置了地图绘制技能课程,加强学生的用图、绘图能力。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期安排,目的是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地图绘制技能课程属于技能课,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教师现场指导,共安排了6个训练项目,包括书写地图字体、绘制色环色带、设计地图符号、编制专题地图、绘制教学地图、计算机制图。对于师范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的绘图方式方法依然非常重要,在未来的地理教学活动中仍然有用武之地,同时也要让学生熟悉现代化的地图制图手段。因此,在设计实训项目时既考虑到传统制图方法的训练,也设计了现代化地图制图方法的训练。六个项目由单项训练到综合制图,由浅入深,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地图的构成要素,以及专题地图特别是教学地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理论+实践+巩固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极大的加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2.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群建设得到加强

地图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现代地图学不断吸收先进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已形成一体化的研究技术体系。为了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突出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特点,加强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间的联系,我们对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实施课程群建设,加强相关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整合课程资源,努力构建地图学课程群理论层面(测量与地图学-必修、遥感概论-必修)、操作层面(地图绘制技能-必修、地理信息系统-必修)和实践层面(地图野外实习-必修)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三结合新结构体系。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强化课程的学科地位,课程群内的所有课程都是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确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努力学好该门课程的自觉愿望;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见图1),注重能力和技能培养。课程群所涉及的课程都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每门课程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地结合,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都不低于30%。地图野外实习与其他实习内容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图在野外考察中的实际作用;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尝试讨论法、发现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要学,营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氛围;④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能力测试,所有实习实训项目均为考核内容,其考核成绩均在期末结业考核中占有一定比例。

四、结语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与“学”的导向,是评价和改进教学、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进行主动与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以考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测量与地图学课程以考试改革为切入点,通过改革考试内容、考核方式、方法,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实习实训的方法手段也逐步改善。通过考试改革,适应测量与地图学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优化,课程群建设得到加强,为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也为地图学相关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冰.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引发的对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1-2):138-139.

[2]陈秋萍,赖惟芝.浅谈高校考试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7,(10):69-70.

[3]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颉耀文,史建尧,张晓东.论地图学实习环节的加强与改革[J].测绘通报,2007,(06):75-78.

基金项目:呼伦贝尔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ZDKT-0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测量考核考试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