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绽放

2017-09-14 12:03刘丽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脸谱京剧戏曲

刘丽娟

结合京剧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角度,谈了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去感受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让戏曲这朵艺术奇葩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成为校园一支健康的主旋律。

京剧艺术课堂教学 意义 途径一、京剧文化进课堂的历史意义

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曲之一,它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京剧更是我国的国粹,它以高超的表演艺术和拥有众多名角、名剧目而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饮誉世界。京剧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京剧除了其独具魅力的表演形式之外,它的每一唱段都是一个故事。特别是一些经典传统剧目,更是包含了一段历史、一个典故或者一个神话传说。如今国学渐热,人们都热衷于让孩子去读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殊不知京剧曲目里面向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国学,阅读只是一个方面,如果能在咿咿呀呀的演唱和欣赏中学到文化和历史,岂不更好?因此,把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的想法既新颖又现实。

二、小学生京剧赏析的渲染

我在教《走进京剧》一课中采用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当学生做着走圆场动作进教室时,我要求学生眼到手到,昂首挺胸。还模仿有的同学缩手缩脚、低眉垂首的样子,问他们好不好,结果学生都说很难看。听了老师的启发后,学生一改扭捏的神态,随着铿锵的鼓点与音乐,大方投入地做起了动作,这时我又及时给予了肯定。学生们在表演中感受到京剧艺术的端庄、优雅,同时也领略了京剧神气的韵味。

小学生对戏曲的爱好是容易培养、引导的。所以,只有我们在校园里营造起欣赏戏曲的氛围,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步入京剧艺术殿堂。

1.教师引导,兴趣高涨

我在四年级欣赏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中,据课前的了解,学生对京剧中快节奏的场面及鲜明的脸谱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课前导入部分,我选择了京腔京韵的流行歌曲《唱脸谱》,跑圆场进入教室,既有时代感,贴近学生的欣赏水平,投合他们的审美情趣,又顺其自然地导入了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从网上下载的大量图片、剧照,呈现给学生视听结合的审美愉悦,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直观、生动形象。在讲述“唱、念、做、打”的“打”时我精心挑选了《苏三起解》的武打场面,讲“做”时,又选了《红娘》片段。学生们都全神贯注于大屏幕,显然他们已经进入状态了。这时,抓住学生兴奋之机,及时引导模仿一些简单的戏曲动作,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在绘制脸谱时,有京歌伴奏,始终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良好氛围中。师生共同感爱、体验、享受音乐美、艺术美。我给学生上音乐课《京剧》时,我范唱各种剧种,有板有眼的演唱,丰富的表情,优雅的手势。一会儿是越剧《我家有个小九妹》;一会儿是豫剧《刘大哥讲话》;一会又是黄梅戏《天仙配》,学生听得全神贯注。接下来的我的臺步示范,更是十足专业演员,武旦,武生的亮相,老生,小旦的行礼,然后试着让学生参与体验。有了以上教学铺垫,学生对京剧有了初步了解,对下面学唱京剧片段这一环节就迎刃而解,学生表现的积极态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我通过自身的范唱和表演,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戏曲音乐的积极态度。

2.师生共同欣赏教学

在听《红灯记》中主人公之一李铁梅的唱段时,启发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听出李铁梅的年龄、性格、形象等。这时再板书几个表现人物神态、性格的词汇让学生选择:沉着、忧愁、天真、开朗……学生很自然地选择了李铁梅是个天真且开朗的小姑娘这一形象特征。这时老师及时告诉学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他们能通过听觉正确地感受到,是由其唱腔及音色所决定的,也加深了作品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

3.拓展空间,激发潜能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去开发一些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如在京剧脸谱的介绍时,给学生几张脸谱,让学生开展“化装舞会”,让学生自己找舞伴。结果黑脸的张飞、项羽结成一对,红脸的黄盖、荆柯找在一起,白脸的曹操、司马懿凑在一堆。由此引入京剧脸谱色彩与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踊跃参与判断分析,结果自然印象深刻。借助游戏性的艺术活动,还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艺术,在找伙伴的过程中锻炼了同学间的合作,获得了相互关怀、尊重、友善、分享等人文素养。

4.提高自身,带动学生

笔者是戏校毕业,多年从事戏曲工作。所以,我在课堂上很自信地展示自己较为地道的戏曲功底,孩子们觉得我了不起,并萌发“我也要学戏曲,像老师那样了不起”的学习欲望。我还设计了让学生画脸谱,给他们自由创造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四十几个学生画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物,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再戴上同学画好的脸谱表演一下神话中的这些神仙高人,走走京剧台步,做做简单的做打动作,真是一件快乐得不得了的事情。

三、小学生京腔学唱的有效途径

在中国的戏曲界,艺人们习惯运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戏曲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中还是能满足学生的求学要求的。例如,学生往往对戏曲唱腔中那长长的拖腔学起来感到特别困难,很难理解,很难把握,也很难学会。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范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的方法,边唱边做,适当加一些打击乐器,边演边敲。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关注教师的演唱与动作的结合,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所在。一句句模仿,一句句细品,一句句体会,学生渐渐进入角色,开始慢慢品味唱腔的韵味,甚至加入自己的理解。通过这种简单的口授形式直授让学生心领神会,达到“心传”的目的。

四、小学生京韵审美性情的绽放

为了让学生对京剧有更深刻的了解,可以组织一系列专题活动:京剧常识音乐板报赛;邀请专家或文化馆老师讲座;京剧名段学唱;观看著名的京剧影片,京剧特长生“专场”演出;谈自己对京剧艺术的感受;以及戏曲常识抢答等。教师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戏曲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搜集大量的音乐史料,将故事、诗歌、散文、舞蹈、游戏、表演、美术等引进课堂。只有把这众多的美的事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才能使学生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但唤起审美知觉、拓宽审美视野,还培养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意识。

五、结语

京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如今的中小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对戏曲一无所知;大多数的学生往往回避课堂交流,容易怯场。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便成了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音乐新教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并且认识京剧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剧种,是戏曲百花园中最绚丽的鲜花,被誉为“国粹”。学生通过学习感受京剧的魅力所在。下课后,我感叹: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喜欢展示自我,只有经常培养学生这种兴趣,才能使学生喜欢音乐课,喜欢京剧文化。所以这堂音乐课从参与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学校音乐教育责无旁贷。只要音乐教师带头,上下联动,长久之往,京剧这朵艺术奇葩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成为校园一支健康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夏欣.教育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2]徐城北.中国京剧[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

[3]高新.京剧欣赏[M].学林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脸谱京剧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画脸谱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传统戏曲
《京剧人设》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脸谱网如何改变了世界
社交网络巨头“脸谱网”:我们如何浪费了时间?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