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文本,探寻语文秘妙

2017-09-14 13:49楼美刚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课文

楼美刚

任何学科的教学,关键在于把握教材与处理教材,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把握教材与处理教材呢?肯定是要沉入文本,对文本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解读建构,即分析性阅读,才能探寻隐藏在其中的奥妙,引领学生一起打开文本奥妙的大门,真正实现轻负高效。

解读文本秘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把握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水平与阅读教学的效果。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呢?当然要根据不同的体裁,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文本,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

解读是对文本分析性阅读。语文课文涉及到很多体裁,如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每一种文体因内容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所以教法也相对应地要根据文体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教学记叙文,要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教学的文路。教学说明文,要让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方法,理清说明的层次,了解文章的结构,教给学生运用说明方法去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诗歌,注意把握好诗歌的整体感和画面感,品析诗歌的语言,加强朗诵的训练,同时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童话,要注意处理好童话中幻想和现实的关系,还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表演、改写、续编等。教学寓言,要感受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从字里行间,插图等的教学中揭示出深刻的寓意。还有议论文和文言文等文体的教学,都要把握好文体特征,对症取“方”,才能“方”到成效。

就语文教学而言,选择与切入解读文本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

一、整体统领,高屋建瓴

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体会并领悟文本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精神和理念,接受熏陶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价值标准,而逐步达到自身人格的完美。

如解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根据单元目标与文本特点,可以进行大胆取舍,抓住“修改作文”和“受邀做客”两件事进行统领。进而把长长的一篇课文教学成一首词:

《长相思爬山虎》

千认真,万诚恳,修改作文引入门,评语如春风。

作品深,人品真,受邀做客激潜能,成长得师恩。

即使眼前繁花似锦,也能删繁就简,这么长的课文,在这样的设计之下,确实有立异标新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严格规定性的时间和空间概念,需要学生接受的信息很多,如果巨细无遗地处处都想引导学生去研究一番,结果反而会造成“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其实,再繁复只是表面,只要抓住根本,问题就能明了,就能迎刃而解,从而把厚的文本读薄,读透,读明了。

二、注重局部,踏雪寻梅

每篇课文的结构不同,解读文本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课文要从整体统摄,有的课文则要注重局部的分析,缩小了范围,意味着必须有更深入的理解。文本本身定有踪迹可寻,反复涵咏,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上《老人与海鸥》老人的形象时,可以聚焦三个“褪色”分三个层次进行解读:第一层,从三个“褪色”中可以知道老人的布衣穿得久,布袋、塑料袋用得久,感受到老人的节俭。第二层,从三个“褪色”中可以知道老人这么节俭是为了给海鸥买食物,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关心、照顾。第三层,外在的布衣、布袋,塑料袋会褪色,那么什么是不褪色的呢?是老人这十多年如一日对海鸥的真诚交付,对海鸥发自内心的爱。

只要抓准了文本的突破口,就能解读出文本更深处的含义。看似四两拨千斤,但其实已是繁华落尽见真淳了。

三、关注细节,言外有意

解读文本必须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往往会带领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本的内涵。字词是一篇文章的“筋骨”,我们往往能够透过“筋骨”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

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紧抓住“笑”字进行理解,这一处笑,笑谁?是怎么样的笑?学生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更是凭着对《三国演义》的了解,对文本的研读,得出了笑曹操(讽刺、轻蔑),笑自己(自信、胜利),笑鲁肃(幽默、宽厚),笑周瑜(会心、自豪)的结论,从一个“笑”字中,我们就体会到了诸葛亮确实很神,很妙,周瑜发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的感叹也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一个微不足道的“笑”,一个平淡得足以让所有老师和学生忽视的“笑”,在王老师的解读下,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对“笑”这个细节的解读,真正成为了经典,历久弥新。

当然,关注细节还包括关注文本的题目,文本的语言特色等。如解读《伯牙绝弦》中的“绝”字,可以品出四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断绝了有形的弦,纪念唯一的知己——绝弦。第二层,断绝了自己的前途,一个琴师没有了自己如影随形心意相通的琴,此生的辉煌要么成为传说,要么终将逝去——绝望。第三层,断绝了对人世的念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你,我的心也渐渐死去——绝心。第四层,断绝了这世间最醉人的天籁之音,高山流水,我只想弹给你听,你若不在,我必不弹——绝唱。一个“绝”字,我们渐渐走近了伯牙,知晓了他的心路历程,知道了所谓“知音”是生时心有灵犀,死后不离不弃。伯牙绝了琴弦,便是绝了希望,绝了己心,“高山流水”终成千古绝唱。但是这“四绝”却成就了伯牙子期的碧落黄泉,成就了古今中外的荡气回肠“情殇”。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感悟,俞伯牙和钟子期独一无二的友情肯定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了解背景,超越时空

“得作者之用心”,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而深刻。怎么去揣摩作者的用心呢?就要去了解作家是在哪些特定的情境下進行的写作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创作环境、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情……这一切,决定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常常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所以,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背景是文本产生意义的原因和前提。这样才能将作者写作的意图“复现”出来,将作者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在教学时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文本。

如解读《落花生》一课的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就必须要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作者許地山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当时的中国水深火热,但还是有很多仁人志士和先生(落花生)一样,为大义、为祖国、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了解了时代背景之后,学生肯定会为落花生的藏而不露,只求奉献而自豪,为作者的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而骄傲。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笑称自己的鼻子因“碰壁”而变塌,其实是暗示了那个黑暗的时代对进步人士的残忍迫害。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的结局是小女孩死在了街头,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无疑是一大悲剧,但在信奉耶稣的西方国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悲剧气息要淡化得多。而这也是符合课标“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精神。有了对文本背景的了解,我们就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文本内在的本质,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对话,与文化对话,从而获得超越文本本身的价值。

五、转换角色,体验文本

每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等不同,所以与文本对话时就会产生不同体验。所以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必须适时地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再次去解读文本,在熟悉文本,直面文本之后回归文本,与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语文课堂充满张力!

如《学会看病》这一文本,最出色的是那三大段心理活动的描写,从母亲的心理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的矛盾、担忧、后悔、自我谴责等,那么这么复杂的心理,应该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呢?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首先是紧扣“后悔”,通过写后悔的两个原因具化后悔。其次是抓住“艰涩”,后悔到了什么程度呢,时间都过得异常艰涩。“艰涩”即艰难、苦涩,母亲那么后悔,那么希望儿子不在身边的时间赶快过去,可是时间却是那么大公无私,所以母亲仿佛看到了时间在艰难地走,仿佛品尝到了时间的苦涩。最后,想象母亲在这度日如年的时间里会做些什么,让学生走近母亲的内心,与她感同身受。

我们只有用孩子的思维去体验文本,才能更切实地体会到,学生需要的是什么,不懂的是什么。真正把握好这一点,我们的解读才会更加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我们的解读才会显得更有价值。

语文教师如果能够这样对文本进行多重解读,就一定能与学生随心达意、与文本心心相印,引领学生一起探寻文本的秘妙,让学生与每一篇课文的“相遇”都变得美好,每一次语文的学习都收获满满。

参考文献:

[1]周一贯.“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

[2]周成平.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9.

[3]方国才.怎样教得精彩[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4]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5]中国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6]徐亚.文本细读——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