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数控专业实施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7-09-14 13:59胡立新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毕业生岗位专业

胡立新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在大力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背景下,我校数控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走访13届毕业生及所在企业,就中职数控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改革进行调研分析,最后针对调研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现代学徒制 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毕业生为进一步加快中职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六个共同)和选择性(三选)教学改革发展步伐,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实用人才,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2016年12月,我校组织部分数控专业教师对参与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13届毕业生和及他们服务的企业进行了一次调研分析,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调研目的

2013年,我校数控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6年12月,为进一步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我们对第一批参加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的13届数控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以毕业生在生产第一线的综合表现来看教学改革的效果,以用人单位的评价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对校企共同制定的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施性教学计划提供修改依据。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这次调查对象为校企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合作企业和其他用人企业,实地走访了本地区域企业如浙江方正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利(工业)丽水有限公司、浙江威肯特泵业有限公司及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其中在岗数控车工29人,数控铣工12人,机修工12人,并计53人,占学校13届数控毕业生总数的64.6%。在此次调查中,温暖访问了用人单位班(组)长以上成员16人。

(二)调查方法

以问卷为主,对毕业生本人调查时,要求被调查者按预先设计的项目做出正确的答案。对用人单位调查时,要求根据拟定的提纲和问卷逐一回答问题,并辅以适当讨论,以取得较为客观的答案。

(三)问卷内容

毕业生在生产岗位上的劳动态度和工作责任心;完成产量和质量情况;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情况;上岗适应期;对教改的印象等;可以测量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就毕业生的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和一专多能水平等方面征求了用人单位的意见,力求对毕业生上岗一年来各方面表现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最后将所得的调查数据统计处理,对各项指标分析评价。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企业评估及自我评估的调查

各项指标采用等级计分法,良好的为3分,中等2分,差为1分。下表显示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估和毕业生本人的自我评估,均较为满意,总体评价为中等以上(具体如下表1)。

以上数据说明13届参加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毕业生的综合表现是理想的。

(二)毕业生岗位(群)能力调查

为了进一步检验教改后学生适应岗位能力,我们在毕业生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调查,见表2。

上表显示了毕业生适应岗位(群)水平优良率达45%,证实了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学生适应岗位(群)能力有待提高。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前后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比较。

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后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为一个月左右的占63.3%,三个月左右的占36.7%,五至六个月的占0%,而根据以前资料教改前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为一个月左右的只占0%,三个月左右的占20%,大部分毕业生(80%)的岗位适应期需要5~6个月。也就是说,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缩短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时间,较快地完成了由学生向一线工人的过渡。

四、调研的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助推數控专业内涵发展

1.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学生学习能真正达到以职业活动为中心,学生在企业或在校内,通过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在校三年,学生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在第1学年(认师)走进体验,第2学年(跟师)工学结合,第3学年(拜师)顶岗。

2.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让教师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熟悉岗位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并在今后专业教学中更贴近生产实际,实现真正的教学要求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接轨,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企业所追求的利益学校必须优先考虑到,找准校企共同利益点,这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前提,让企业乐意做。依据“双主体”育人特点,通过三年试点工作,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热情有所提升,企业对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度提高了,并且需求空间也很大。据嘉利(丽水)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学生学徒工作情况统计显示,学生在企业岗位教学实践中,学生学徒创造的产值是社会招聘员工的1.2倍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劳动观念、责任心有待加强教育引导

要加强学生劳动态度和工作责任心的教育。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人员结构变化,不少父母过分溺爱自己的子女,造成不少学生好逸恶劳。他们在家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天使”生活,劳动观点淡薄。不少学生在生产实习劳动中拈轻怕重,更不愿在艰苦岗位上劳动。

2.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群)能力有待提高

根据企业反馈,学生只认在数控操作岗位工作,不愿意到相近岗位工作的思想。必须进一步强化岗位(群)训练引导,拓宽技术面和思想认识,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3.企业接纳能力有限

在安排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下企业过程中,由于本地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不能同时接纳一个班的学生进入同一个企业当学徒。如果一个班学生分开,课程安排和师资调整面临困难。

五、数控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抓住一个关键点

“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突出“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现代学徒工学结合”,精简原理类课程,对与就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关系不十分紧密而对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又必需的部分理论课程进行综合化处理。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二)注重两个结合

1.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把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通过学校课堂和企业课堂穿插进行,指导学生通过项目课题、任务引领驱动,分阶段进行校内实训车间操作练习和企业实际岗位产品生产进入角色,促进相应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应用技术素质的积累,以达到熟精兼备的目的。

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结合

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不仅要完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把企业文化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团队合作等引导到学生中。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劳动后,除了其知识能力与岗位要求相适应外,还能够与企业价值观、质量观、企业意识(诸如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等)相适应。

(三)做好两个衔接

1.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相衔接

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学生第一学年(认师)走进体验模式,以学校教师为主,完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文化)课程理论+校内实训和企业体验实践课程任务。第二学年(跟师)工学结合模式,以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教学,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完成专业方向课程理论+校内产品项目实训和企业轮岗产品生产实训尝试实践课程。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践行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四个对接。第3学年(拜师)顶岗实习模式,以企业师傅为主,学生完成专业拓展课程+综合顶岗实训感悟企业文化实践课程。

2.专业技能训练与岗位产品生产衔接

学校可根据公司的岗位要求,灵活制定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Auto CAD、辅助造型软件等训练项目,专业技能训练的目标与岗位要求相衔接,形成一套完整的新的教学教材。

(四)做到两个融合

1.教師与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融合

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专兼合理的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明确双导师职责、遴选和激励措施落地。形成“互聘共用、专兼结合”的管理机制。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实践水平。

2.学生与企业准员工“双身份”技能融合

数控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具有学生和企业准员工两种身份。在校三年是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升级培养的。在上课时按学生标准来要求,在车间实训时则按企业职工标准衡量。从入学初就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企业文化教育,遵循各项企业规范和职业技能标准,在接受训练时明白自己既是学生又是企业技术人员的双重身份。

参考文献:

[1]黄镜秋.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州市两所中职学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3]孙丽丽.“工学交替、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04).

猜你喜欢
毕业生岗位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