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2017-09-14 19:22杜军杨小刚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体验性心智隐喻

杜军+杨小刚

听说能力是英语学习者要求掌握的两大核心能力,然而现下学习者的听说能力普遍低下。一线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听说教学是个难攻克的课题。体验式教学法是当今英语教学界提出的新的教学范式,它的建立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依据。从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出发,探讨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及构建原则。

体验哲学听说教学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一、引言

外语教学界普遍认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近年来的英语教学改革也屡次提出将听说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同时,对英语五项基本技能今后5~10年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学界认为听说居首位。另一方面,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来看,听说能力是现今英语学习者必备的核心能力,其重要性甚至超过读与写。然而,现下英语听说教学不容乐观,尤其以不发达地区为突出。为切实了解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使本研究做到有的放矢。研究者通过课堂观摩与问卷访谈发现现下英语听说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听说课教学学时被精读课教学占用;听说策略和技能的讲授和应用几乎被忽视;听说课练习被设计为机械地听与重复练习,缺乏情景,缺乏指导,缺乏反馈与评价;传统的听说课教学方法占主导,学习者参与听说练习的机会很少,学习者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访谈发现学习者对于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有很强的动机,只是不知如何入手。反思以上现状,研究者认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应加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是以互动的方式,反复性地互动体验进行的。“从根本上讲,心智是基于身体体验的,意义是基于身体体验的,思维也是基于身体体验的,这是体验实在论的本质”。

二、体验哲学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语言学教授雷克夫和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哲学教授约翰逊于1980年出版了一本被称为认知科学的经典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认为人类的思维主要是隐喻性的。在这本著作中,他们还将西方哲学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主要观点归结为客观主义,并争锋相对的提出了非客观主义。基于此,两位学者于1999年合作出版了鸿篇巨著《体验哲学———基于体验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书中明确提出“体验哲学”这一理论作为对客观主义的严厉批判,并将这一理论确定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指出,范畴、概念主要是人类基于体验之上,经过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意义也是这样,主要也是体验的结果。它们是根植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社会世界、文化世界和心智世界的体验之上的(陈颖 2008)。体验哲学的核心思想凝练于三条基本原则中,即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1.心智的体验性

心智的体验性是指概念、意义是人类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基础,如概念的理解,推理的过程,语言的形成,都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身体和大脑进行感知体验后形成,是大脑和身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思维、心智、推理、范畴、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语言和句法也不可能是自治的。近年来的神经模型研究建立的感知机制模型和动觉图式模型,不仅验证了心智体验观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同时也验证了在语言学习和推理中能建构概念。心智的体验性认为语言的习得过程实际上是语言的体验过程,即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身体体验、感知的结果。

2.认知的无意识性

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人类对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概念结构、意义、推理及语言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的。雷克夫和约翰逊指出“有意识的认知只是庞大心智体系的冰山一角……认知的无意识性占整个心智体系的95%或者我们对其严重低估了……这95%的无意识认知形成或建构了人类所有的有意识心智……”换言之,人类所能触碰到的有意识认知为整个心智体系的表层结构,而起决定作用的认知为无意识认知。无意识的认知是基于人类不可能感知到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神经加工过程,大部分的推理过程也很难被意识到。人类的绝大多数思维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及语言的习得也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现实的实现途径是大量的体验。

3.思维的隐喻性

思维的隐喻性是指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是人类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形成概念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它对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确切的说,体验哲学中的隐喻应被称为概念隐喻。基本概念隐喻的获得是通过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的主观判断与感觉运动经验也是通过隐喻这一具体方式联系起来的。人类在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运用隐喻思维,这是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之一。可见,隐喻思维过程与认知的发展过程、意义的形成过程及语言的习得过程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将体验哲学的核心思想,即体验哲学的三条核心原则用于指导英语听说教学,是顺应语言认知发展规律的顺势之措。

三、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

1.心智的体验性与英语听说教学

人类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都是通过体验和感知实现的。听、说是人类感知世界和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听说教學应是整个听说过程围绕人类的心智展开。在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应被放置在主体位置,通过体验互动式学习获取最佳的听说效果。心智的体验性突出强调英语听说教学应具有“关注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强化语言学习的动力系统,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语言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居于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习者体验听说全过程。教师通过听说任务设计,让学习者处于主动学习状态,积极参与听说练习,在不断获取听说材料信息的同时,将自身的经验与百科知识相结合,尽快理解语言材料,完成听说任务。心智的体验性可以让学习者体验语言、融入语言,通过参与听说练习,主动构建意义与语言知识,完成听说任务,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和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认知的无意识性与英语听说教学

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及语言的习得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虽然在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选择听说材料,设计听说活动和任务,但是整个听说教学过程是围绕心智的体验性展开的,因此学习者听说能力的发展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研究者提议将认知的无意识性融合到听说教学“三步曲”中。首先,听说体验前,教师应选择与学习者日常生活相关的听说材料设计听说任务,这样学习者熟悉听说材料,能将与听说材料相关的百科知识储存在潜意识中,便于构建概念与意义,理解语言信息。其次,听说体验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小技巧帮助学习者,如提供关键词,建立事件发展顺序表或是梳理文本提纲,为学习者在听说过程中理解信息打下铺垫。最后,听说体验后,教师应对学习者听说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出及时反馈,这样有利于学习者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与百科知识,促进听说能力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听说体验后,要特别强调的是大量的课外听说经历的获得。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体验学习者才能完善自身感知与理解语言的能力。没有一定量的听说体验,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提高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当学习者浸入在大量的听说体验中时,才能不知不觉的提高其听说能力。

3.思维的隐喻性与英语听说教学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情况下是基于隐喻来理解和运用语言的。隐喻被认为是一种基本认知方式,是人类感知客观世界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人类基于隐喻,利用已知的、具体的事物认识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同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隐喻可以帮助学习者利用已知的知识理解未知的信息,进而对其进行概念化的处理,最终完成语言的习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师生之间的共同经验基础建立对整个听说语篇的沟通;同时,师生应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运用隐喻思维训练自己的预设能力,有利于把握整个语篇的内涵与结构,从而提高学习者语言感知的速度与听说任务完成的准确性。综上所述,在体验式听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三者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为英语听说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范式。

四、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体验哲学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对人类语言形成与发展的认知特性的阐释。基于体验哲学建立的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顺应人类语言认知发展特点,让学习者通过大量的听说体验,在无意识状态下感知和习得语言,并运用思维的隐喻性提高语言信息掌握的速度与准确度,从而促进学习者听说体验的良性循环,让学习者在体验中增强信心,获得体验的成功与快乐,建立听说能力发展的长效机制。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如下:

1.遵循语言认知发展原则。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遵循“现实-认知-语言”的过程。因此,听说教学过程应遵循从语言接触和感知,到语言体验和练习,再到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这样一个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三者相辅相成,循环发挥作用。语言知识的接触和感知总是第一步,然后经过不同形式的听说活动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和强化,最后实现语言知识和听说能力的获得和产出。

2.以人为本原则。在整个听说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习者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听说材料、设计听说任务、组织听说教学等,都应从学习者的实际认知与语言水平出发,真诚对待每一位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调到学习者动口、动手、动脑,全方位体验听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3.体验性原则。在整个听说教学过程中,关注学习者的心智、情感与环境体验。心智体验是指学习者通过大量听说练习,对其进行概念化,从而理解语言。情感体验是指在听说过程中,学习者能体会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包括学习任务激发的兴趣,轻松愉悦和团结融合的交际过程,师生平等的人际关系,低或无焦虑感的心理感受。环境体验是指学习者对新学习环境的直观感受,如教学情境呈现的艺术性和真实性等。为遵循这一原则,教师要让学习者始终处于“参与听说、愉悦听说、共鸣听说”的状态。可鼓励学习者就某一听说话题发表独特见解,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张扬个性,为学习者创设展现语言水平的机会,也可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无意识状态下提高语言能力。

4.促进内部动机发展原则。在整个听说过程中,教师培养学习者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热爱,树立学习者对完成听说任务的自信心,激发听说兴趣。同时应尊重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许可学习者自主选择听说材料和自我监控听说进程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听说练习的内部动机,进而促进学习者中介语体系的完善。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用原则。在整个听说教学过程中,应废弃传统的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同存的评价体系。学界曾指出:“当前我们提升教育质量,改造考试的重点是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的跃升,这既是考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基于此,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应是促进学习的评价;关注课堂和个体的形成性评价;系统性的多元化评价。

五、结语

基于体验哲学的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融合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在整个听说教学过程中,遵循人类认知与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弥补了传统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显以学习者为主体、关注听说体验过程、重视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等特点。因此,它具有传统听说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基于体验哲学从理论层面探讨了体验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及建构原则,后续研究将验证其实效。

参考文献:

[1]陈颖.语言的体验性及体验式教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2]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01):21-29.

[3]戴家干.改造我们的考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刘援.体验式外语教学的实践与理论探索[A].胡壮麟80华诞学术论文集[C].2012.457-469.

[6]王斌华,刘辉.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2003,(03):34-38.

[7]王海啸.体验式外语学习的教学原则[J].中国外语,2010,(01):53-60.

[8]王寅.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J].当代语言学,2002,(05):145-150.

[9]张尧学.再接再厉,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17-22.

[10]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11]Lakoff,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2]Lakoff,G,&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基金項目:本研究受四川省社科外语专项课题《体验式阅读研究——以英语专业课外监控泛读为例》(项目编号:SC12WY010)、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P09336)、川北医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资助。

猜你喜欢
体验性心智隐喻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爱的隐喻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
让学生的基础心智在课堂中成长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