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2017-09-14 02:47孙秋香高玲
群众 2017年9期
关键词:江苏

孙秋香+高玲

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期盼所包含的,就是人民的获得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勾画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美好蓝图。省委书记李强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庄严承诺,江苏要努力以“两聚一高”的过硬成果,一步一个脚印把“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近年来,江苏的“民生快车”不断提速,一件件民生实事直指人民期盼,一项项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正与百姓的日常生活亲密拥抱,一幅民生幸福的秀美画卷正在吴韵汉风的江苏大地上展开。

聚焦富民,让“口袋”鼓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百姓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百姓的“口袋”鼓起来。省委书记李强指出,聚焦富民,是人民的心声、群众的期盼,也是我们最应该干、必须干好的事情。江苏所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富民,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在南京江宁街道黄龙岘村,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吴钦感慨道,“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偏僻又封闭的小山村。近年来,小山村变身大花园,搞起了茶园观光采摘、建起了茶文化博物馆,乡村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每年吸引游客150万人次。以前打工往外跑,现在回家就业好。”他和妻子在政府统一规划的新房里开起了农家乐,相较此前人均年收入1.35万元,目前每年30多万元的营业额让他感到非常满意。美了生态,更富了口袋,老吴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产业富民带来的幸福感。

一直以来,江苏通过锚定“富民坐标”精准发力,曾经的低收入农户捧起了“金饭碗”;通过创新、改革等扶贫举措,多个经济薄弱村都觅得了“致富锦囊”。泗洪县西南岗,是江苏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从2005年开始,江苏从改变用水、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入手,对该地区进行整体帮扶。早在两年前,2.3万户、7.5万低收入人口就全部达到年人均收入4000元脱贫线标准,5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新“八有”目标,4个乡镇实现整体脱贫。如今,曾经的宿迁“青藏高原”逐步甩掉了“穷帽子”,正踏上小康之路。

同处苏北的连云港赣榆区西棘荡村,在村书记钟佰均的带动下,过去被贫困束缚、思想保守的村民,变得敢冒险、敢创业、敢向市场要钱,收购了全国90%的旧渔网,创出一条致富产业链。曾经的“讨饭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農民人均纯收入2.2万元,80%以上的农户存款超过10万元。

公平共享,让幸福更有“质感”

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教育、医疗、养老等,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保障。省委书记李强指出,要用基本公共服务开支的“减”,换取收入含金量的“增”。减少群众的支出,增加政府的供给,一减一增之间让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为此,江苏在全国首次出台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让老百姓真正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学有所教,教育公平持续加码。“以前一直听说外地户籍学生在本地上学要交高昂的择校费,非常担忧,没想到学校一分钱都没有收就接收了我们孩子。”秦淮第二实验小学一家长说。这一显著变化缘于江苏义务教育的均衡化。今年上半年,江苏多地更是交出“有温度”的教育民生“成绩单”:南京市所有小学全面实行“弹性离校”,解决了近6万个家庭的实际困难;南通、盐城、连云港等地重拳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病有所医,分级诊疗遍地开花。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作出了“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的重要指示。得益于扬州的医联体,宝应县射阳湖镇落潮村的唐奶奶,享受到由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丁岩冰在家门口的射阳湖中心卫生院为她做手术的待遇。“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如今,江苏共建有医联体304个,极大地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老有所养,多元服务更有保障。“家里积蓄大都花在老人看病上了,想请保姆护理又没有钱。为了生活,儿女还得在外打工,可又放心不下家中的老人,照护险真是送来了及时雨!”朱一清老人的儿媳切身感受到南通照护险带来的福利。随着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激发,江苏养老服务逐渐从“跑马圈地”、快速扩张,向精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

基层治理,让邻里更和睦

“以前跑断腿都买不到的针头线脑,如今全都摆在了家门口。”社区设立“义卖铺子”,住在南通市崇川区虹桥社区的毛阿姨觉得方便多了。除了义卖铺子,还有花草医院、邻里食堂、放学驿站……一个个名称新奇的便民招牌醒目地挂在南通主城区的角角落落。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省委书记李强也指出,“创新社会治理要强基层,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基层减负增效,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

十九大代表、南京市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谈起“网格化管理”,不禁感慨道,“过去群众抱怨街道门难上、人难找、事难办,现在所有干部安排到‘格子里,通过网格负责人主动‘找事,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矛盾就被‘扼杀在源头了,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住在仙林街道的老党员檀敬东也感触颇深,“现在的小区内无人随意停放汽车,电瓶车、自行车停放有序;孩童们打闹奔跑,不必担心安全;大人在树下、凉亭聊天看书,犹如在公园。”

基层治理不仅要“人治”,还要“网治”。在苏州吴中区,每盏路灯、每个井盖、每块路牌甚至每棵树都有一个具体的“身份证”。登录吴中区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指挥平台,各区域内每个部件的分布情况在电子地图上一目了然。这是吴中区下“硬功夫”厘清的“部件清单”。不仅如此,吴中区还从多种法律条文中梳理出社会综合治理“事件责任清单”。这“两份清单”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更保障了群众的获得感。endprint

放管服改革,让办事更便利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简政放权是第一步,“放”的就是审批权限。

秉承着“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南通在全国试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民韩伟来到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她要咨询办理一个工程项目的相关事宜,工作人员告诉她只要准备好材料,三个工作日后就能拿到批复了,这让她非常意外:“比原来流程减少了许多,速度、效率也提高了许多。”

同样在“简政放权”第一线,南京市栖霞区更是跑出了“栖霞速度”。居民徐燕在家用手机点开栖霞区“市场主体不见面审批系统”APP,根据提示提交了营业执照申请材料。“几分钟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联系我进行视频身份核对,不到20分钟,营业执照就批下来了。连执照都是快递到家的。”徐燕手里的这份“不见面”审批的营业执照是全国首份。截至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全部出台了“不见面”审批改革实施方案和“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不见面审批服务体系”由此在全省铺开。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放管服”工作的重点,其要义就是“造环境”。环境好了,不仅招来“财”,更能引到“才”。2015年,泰州创新推出“三张券”人才政策,用“购房券”保障人才生活安家,用“创业券”支持人才投资兴业,用“创新券”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壹千零壹号(泰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志杰初来泰州就领到60万元购房券,花了61万元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他高兴地说,“我这房子等于1万元买的,简直是神话,但泰州把这神话变成了爱才的佳话!”

生态环保,让环境更宜居

“短短四个月时间,变化真大。过去村里那些养殖场禽畜粪便随意乱堆不说,还时常被排放到河道中。”谈到连月来的村庄环境整治,连云港市夏禾村村民颜振全颇有感触。“现在好了,政府不仅派人来清除垃圾,还关停了村里不达标的养殖场,环境清爽多了。”

去年底,一个代号为“263”的行动在江苏迅速展开,从优化能源结构到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黑臭河流,江苏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达到“历史之最”。

“我小的时候,天天在太湖里玩,那鱼虾什么的都能看到。但十年前太湖里面不能去了,小孩都下不了水。”想起2007年那场“太湖蓝藻事件”,太湖渔民徐荣法仍觉得触目惊心,“现在环境渐渐变好了,我早上还看到好多人在这边晨练。”

污染的河清澈起来,断流的河流动起来……这些变化都源于“河长制”。2007年5月,太湖蓝藻事件引发的饮水危机,给无锡敲响了警钟。为加强河流治污职责落实,无锡市于当年8月出台文件,党政负责人担任起64条河流的河长,“河长制”应运而生。

四年前,海安在全国率先尝试推行“河长制”,“清水工程”+河道长效化管护走在全国的前列。“随着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空气环境和水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现在家门口的河水变清、没有异味,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记忆中的家乡又回来了。”这是常年在上海打工的海安人刘永益的心里话。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断,既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紧扣绿色发展理念,真正将“绿色”带进了百姓的生活。

文体惠民,让生活更丰富

“现在,扬州休闲的地方多了,公园、河边都有供市民休息玩耍的设施。像宋夹城,我就经常逛,那里面环境非常好!”市民胡建民口中的“宋夹城”是一个位于瘦西湖景区旁的体育休闲公园。开园两年来,累计接待市民和游客超过300万人次。目前,扬州已建成并开放了35个集生态、休闲、旅游、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休闲公园。

随着城市公共文化体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市民锻炼有了好去处。尤其是各种大型赛事的举办,让市民都参与了体育锻炼,丰富了业余生活。市民高建新参加健步走已经有两年了,长期坐办公室工作的他总是觉得坐久了腰酸背痛。“开始跟不上队伍的节奏,走起来很吃力,后来习惯了这个步速,只要不下雨我一定坚持走,现在感觉整个人的状况好多了。”

对现代人来说,不仅要“运动养身”,还要“文化养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会议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江苏全民阅读日”。省政府每年举办“江苏读书节”,定期举办“江苏书展”,就连乡村也陆续开展农家书屋项目。

无锡杨市社区农家书屋每天早上八点开门后总是人头攒动,许多附近的桃农喜欢到这里来查找书籍解答种植水蜜桃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常来参加书屋定期组织的种桃能手交流会。70多岁的保健村桃农胡国丰显得很兴奋,“以前家里桃树容易患上枝枯病,自己没多大学问,就靠在这里看书找到了预防的办法,现在家里还有3亩多桃林,每年也能有个六七万元的收入。其实,看上两小时书报,充实了头脑,我也知道像‘供给侧改革这样的新名词呢!”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改革的“试金石”,是发展的“风向标”。江苏广大党员干部唯有锚定目标,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群众一起干,才能让改革的红利直达最基层,让发展的成果普惠每个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尤 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江苏
江苏:让非遗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数读江苏
Cultivation of labor quality
江苏
数独江苏
江苏金湖:杉青水秀,为荷而来
初夏的江苏味道,还“内斗”吗
数读江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