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淹状况分析,评价剩余油分布状况

2017-09-17 07:20黄峥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5期
关键词:剩余油

黄峥

摘要:近几年欢西油田产量下降较快,区块潜力越来越小,水淹区挖潜逐渐成为上产的主要方向。锦91块水淹情况较重,通过分析认为该区块开发潜力较大。

为提高锦91块的开发水平,近几年逐步加大了对区块的研究投入,共测得环空产液剖面15井次,C/O比及中子寿命测试21井次,吸气剖面40井次,并通过生产动态研究和历年工作措施总结逐步摸清了油藏的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情况。

关键词:水淹区;锦91块;剩余油

1油藏水侵的主要方式

1.1边底水侵入

边水主要通过砂体发育较好,渗透性较高的油层侵入,具体表现为水淹区分布在油水界面附近。越靠近油水界面的油井,水淹越严重。例如锦91断块边部生产井锦45-08-23(图1),该井紧邻南部边水区, 2009年10月份开始该井的日产液量就具有明显上升趋势:

图1 锦45-08-23井采油生产曲线

日产液9.9m?/d,日产油0.2t/d,含水98%。2010年4月份以来,该井的日产液和含水加快上升:日产液16.9m?/d,日产油1.7t/d,含水90%,分析认为边水逐渐侵入。到2012年1月,该井日产液21m?/d,含水达到98%,说明边水已经完全侵入。

1.2断层窜流侵入

锦91断块的断层水侵入主要为油层上部或下部的地层水沿断层封闭不严处窜流侵入。底水沿断层窜入油层,这种形式的水淹方式多出现在断层附近。在断层发育较复杂的井区,该水淹方式尤为严重。其表现为断层附近的油井出水量阶梯状增高。例如生产井锦45-10-213,该井在北部断层附近。自2006年该井的日产液量就有上升的趋势,日产液15.4 t/d,日产油3.4t/d,含水90%。2007年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当年日产液20m?左右,含水93%。2009年5月,该井日产液上升到30m?左右,含水97%,到2010年具有再次上升的趋势。分析认为断层窜流出水。

1.3管外窜槽侵入

管外窜槽一般主要有上部水下窜入油层和下部水上窜入油层两种形式。管外窜槽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油井周围油水层砂体发育疏松且固井质量差,在多轮次吞吐过程中油管的热胀冷缩及地层水层的长时间侵蚀等因素,导致油井套管外的固井水泥环损坏,造成高压水层的水沿水泥环破损处窜入低压油层。其主要表现为固井质量较差的油井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突然出水。

2断块水淹特点及形势

断块的边水主要以指状或舌状侵入,在断块南部表现最为明显。断层水侵入主要发生在断层封闭性较差的断块中东部地区。在纵向上边水主要作用于中下部油层,而断层水多来自油层上部的高压水层,主要侵入中上部油层,二者对层系交叉侵入,使断块的水淹形势比较复杂多变。

当二者侵入同一个油层,断层水能量强时,边水的侵入速度就会减慢;反之,当边水能量较强时,则断层水的侵入速度减慢。这种水侵形式多发生在东部高水淹区。断块目前的水淹形式常常是这两种水侵方式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

2.1油层纵向上的水淹特点

纵向上东部所有小层基本全部水淹,西部5、6小层水淹。从区块横向剖面图分析,由于断块东部水侵严重,6个小层已基本水淹,而西部边水不活跃,仅部分井区下部的5、6小层水淹。

例如西部2012年投产新井锦45-027-030,该井处于近边水地带,从该井生产动态上看,未高出水,判断区块西部水淹程度较轻。再通过对比分析东部井锦45-9-24C2在2012年测试的中子寿命找水资料,再次证明,目前东部的各个层系均已不同程度的水淹。

2.2断块目前水淹形势及发展规律

从断块的东部地区水淹最早,且部分井区已成重水淹区;西部地区则以轻水淹为主。西部靠近边水区和断层部位的井区由中水淹逐渐转为重水淹,说明这个时期区块开始严重采空边水和断层水大范围侵入西部。东部的重水淹区则继续向四周扩展。西部重水淹区继续扩大,轻水淹区开始转为中水淹,且几个中水淹区趋于成片。东部水淹形势发展到目前已基本全部水淹,只有部分油层砂体发育较差的井区还未水淹。

总之,目前在南部边底水侵入,北部断层水侵入,局部管外窜槽等共同作用下,锦91块形成了东部水侵重、西部水侵轻的水淹形势。

3剩余油分布状况评价

3.1平面原油采出程度分布情况

由于西部断块水淹程度低,砂体发育单一,因此剩余油的分布较为集中;东部由于水淹复杂,砂体间断发育,剩余油多以斑状分布。

从断块采出程度上看,西部水淹较轻,采出程度要高于东部。西部中高部位采出程度较高,基本在28%-40%左右;顶部和底部采出程度较低,在8%-28%之间。东部受边水侵入较早,顶部低水淹区采出程度较高,在24%—38%之间。

3.2平面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情况

從断块剩余油饱和度特点上看,于I组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大于60%的面积占层系含油面积的3.2%,含油饱和度60-50%的面积占层系含油面积的46.6%,剩余油饱和度50-40%的面积占层系含油面积的34.9%,剩余油饱和度小于40%的面积占层系含油面积的15.3%。断块仍具有很高的后续开发潜力。

3.3纵向剩余油主要分布规律

通过对侧钻井电测曲线与老井电测曲线相比较,分析断块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并结合实际生产来综合分析各个油层的动用情况。锦91块有130多口侧钻井相继投入生产,尤其1995-2000年以来的侧钻井,其测得的测井曲线与老井电测曲线相比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电阻率变小,表现在同一小层不同单层电阻率曲线幅度的差异。在声波时差、自然电位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变化。从电阻率的差异上看,纵向上,下部小层的动用程度要高于上部小层,如锦45-024-25侧钻前后的电阻率对比曲线,下部小层的电阻率明显。要比侧钻前的要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下部小层的边水能量足,开采时间相对于上部小层要长,且层内压力要高于上部小层,同等吞吐条件下部小层的出液能力要高于上部,采出程度也相应高于上部层,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下部小层具有采出程度高,出液量大,水淹状况复杂等特点。同时由于下部层系见水早,出水量大也导致层内所蕴含的原油难以采出,也是剩余油潜力较大的小层。

4.结论

1.深化水淹区剩余油研究,核实剩余油分布,为下一步制定有效的开发措施提供地质依据。

2.精细油藏描述,水中找油,深入研究油层的动用程度,找出潜力层,提高区块的最终采收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剩余油
卫22块注采调整及挖潜研究
一种基于SOM网络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