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间集》中的咏史怀古词

2017-09-17 09:24王小凡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5期
关键词:咏史隋炀帝怀古

王小凡

摘要:《花间集》收录了晚唐至五代的500余首词,内有皇甫松、韦庄、孙光宪、牛峤等十八位词人的诗词,其中大部分作品是描写上层贵妇美人的的生活、容貌和情感。值得关注的是,除此之外,另有一小部分作品涉足咏史怀古题材,这些作品将重大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遗址陈迹作为题材,借助登高望远、感慨史实、怀念古迹来感叹历史兴衰、寄托内心哀痛、托古事諷今朝,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开创了怀古咏诗词的先河,对宋代咏史怀古词的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花间集》咏史怀古感情

浅谈《花间集》中的咏史怀古词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词总集,这本词大部分是儿女私情、深闺哀怨、爱恨缠绵等涉及女性情感方面作品,辞藻华丽、婉约香艳是这部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词人们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古代妇女情态、闺情绮怨,整部作品脂粉气厚重。但是除了一些男女爱情的诗词外,另有历史古迹、人物风情、战事边塞、山水花鸟等一系列题材。

纵观整部《花间集》,可以找到十多首咏史怀古的作品,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花间派词人没有完全在男欢女爱、饮酒作乐中丧失文人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处于一个无奈的时代,他们也同样通过作品来表现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社会发展的关心与关注。

《花间集》中的咏史怀古词不足二十首,占全集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十八位词人都有涉及这一题材,可见在其酒醉沉迷的外表下,他们内心深处还是隐藏着一颗忧国忧民的文人心。

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隈倚渌波春水,长淮风不起。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

魂迷大业中。①这首词也是在《花间集》中思想性较高的作品,受后人称赞的一个作品。这首词咏的是隋炀帝开凿运河下江南的历史。隋朝大业元年,隋炀帝下诏,“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②,全长一千余公里,沟通了众多沿河县郡。客观而论,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的大运河对后世经济繁荣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纽带。对后但是修建建造大运河的过程中过重的徭役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同时隋炀帝急于求成,加重劳役,到处征丁赶工,再加上吏官苛刻,导致百姓怨气冲天,民变兵变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在这首词中,作者写隋炀帝自以为是“太平天子”,为了他无聊的游戏,开凿了千里运河,巡游江南。“大业十二年开邗沟成,长二千余里。炀帝乘龙舟,幸江都。舢舻相继,自大限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十里。”(韩偓的《开河记》)河岸两边杨柳依依,依偎着碧水江波,长长的淮河两岸连风也吹不起来。华丽的船帆顺风而去,大江奔流到烟水迷茫的天际,一把大火将所有的奢华烧空,只剩下大业皇帝的一场迷梦。这首词中,“魂迷大业”四个字具有十足的嘲讽意味。最后的场景作者仿佛身临其境,看着过往的繁华一点点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这一切很大原因归根于炀帝的荒淫无度,曾经繁荣的国家朝夕化为虚无。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李冰若认为,这首词“妙在‘烧空二字一转,使上文花团锦簇,顿形消灭。”③

“南齐天子”指的是南朝齐东昏侯,这首词咏写的是南朝齐帝萧宝卷专宠潘妃以至国忘身死的历史。词中的“潘妃“”是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宠妃,美艳动人胜过众人,占尽了三千宠爱,但是她生性淫侈,穷奢极欲,萧宝卷为她修建宫殿,地面铺设金莲纹,《南史·齐东昏侯纪》载:“东昏侯之潘妃,名玉儿。侯宠之甚,尝凿地为金莲花,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这首词一方面评判女性蛊惑君王导致国家倾覆,另一方面也隐喻了对南齐君主的叹息。这首词具有一定的讽刺性,但基本是对昏君沉迷女色、导致国家衰落的史实的单纯陈述,文笔平淡无奇,李冰若说此词“敷衍史实,味如土饭尘羹。”(《栩庄漫记》)。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花间集》中的咏史怀古词很多都是以“柳”触发咏史之思,除了上文提到的孙光宪的《河传》和韦庄的《河传》都有“柳”这个意象之外,又如:皇甫松的两首《杨柳枝》。

这首词就是通过咏《杨柳枝》调,寄托其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讽刺。首句从题写来:春到行宫,杨柳碧翠。以景开篇,引出哀悼的心情。第二句回望过去太平盛世,遥想当初唐盛时,那些宫女们舞腰纤细,歌舞翩翩,宛如烟柳柔丝。前两句扣题写情,过去与现实,同步呈现。接着继续写现实场景,如今杨柳依旧,柳树还像从前一样碧绿,可是唐玄宗的行宫却早已荒废。“如今柳向空城绿”,景色如旧而人事已非,此时的衰败和往昔的盛况相对比,兴亡的感慨甚深,整首词充满深沉的低徊慨叹。词末再次将笔锋指向唐玄宗,深含讽谕之意。

《杨柳枝》其二(烂漫春归水国时)也抒发由柳触发的咏史之思,写西施入吴一事。烂漫的春色又来到了吴越之地,旧时吴王的宫殿里柳丝低垂。黄莺还在空无一人的闺楼前一声声地啼叫,当初住在这里的西施却已经无缘再听见了。旧时春光年复一年,风物依旧可爱怡人,但是社会人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景色如旧而人事已非,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无尽感慨都包含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在古代,“柳”是很容易勾起文人内心情怀的一种意象,飘扬的柳枝引起词人无尽的感慨,这种情绪寓于过去与现在的明显对比中,不免心生苍凉之意。

此外,毛文锡的《柳含烟》(隋堤柳,汴河旁)也是通过咏柳,来批判讽刺君主帝王因荒淫而导致国家灭亡。上片描写过去,隋堤上的柳树,生长在汴河旁。沿河两岸绿柳成荫,延绵千里,河中雕龙画凤的皇家船队散发着木兰的清香,张开锦帆驶向江南。整个行程极其铺张,劳民劳力。下片写其荒淫误国,享乐的笙歌还未唱完,天下已是战乱纷起,只有这堤上的垂柳锁着深深的春愁。全词将游赏之乐与亡国之愁作了明显的对比,讽刺了隋炀帝的荒淫无道。

总体而言,晚唐社会动荡,统治者偏隅一方,沉醉于暂时的平静之下。词人们这些作品的创作,看似讽刺昏君的荒淫无道,实则也饱含了对当世君主所作所为的理智思考和无声的控诉。

参考文献:

[1]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

[2] [后蜀]赵崇祚,房开江注.花间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3] [清]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①房开江.花间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21-523.本文所引花间词,凡不注出处者均出自此书,为免繁琐,以下不再一一注出。

②杜佑. 通典[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230.

③李冰若.花间集评注[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67-168.endprint

猜你喜欢
咏史隋炀帝怀古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清晏园怀古
北陵公园咏史
上都怀古
咏史抒怀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论左思《咏史》与陶渊明《咏贫士》之异同
浅探纳兰性德咏史诗论
翠云廊怀古
李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