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类企业定员定编方法的应用研究

2017-09-17 06:34王金红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5期
关键词:制造业

摘要:定员定编是制造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成本逐年加大,与此同时制造类产业在数字化制造、自动化生产技术方面也不断转型升级、在这种情势下,如何优化员工的资源配置,科学的定员定编,就成为企业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論文主要以制造型企业某制造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定员定编在制造型企业中的应用及相关的操作方法。并根据公司引进、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等相关数据,同时以生产部门的相关历史数据为基础,确立了相匹配的定编模型,梳理出了岗位需求。

关键词:制造业;数字化制造;定员定编

一、 背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市场成就了制造业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但是时至今日,由于人口红利逐年衰减,中国已经失去了制造业的原有优势;制造业面临着随着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研制任务不断增多,企业员工总量富裕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数字化制造的应用普及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人力资源的配置不仅要从数量更加重要的是要从人员综合素质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全面增值,从而全面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制造业企业首先必须以充分开发现有人力资源,深挖潜能为主要目的,做好企业的定员定编工作。现就以笔者所在企业,研讨制造类企业的人员配置工作

二、定员定编方法适用原则

(一)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中心

(二)灵活适应原则,科学合理

(三)有效幅度原则:简而言之就是要全面保证将直接下属人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四)合理负荷稳定发展原则

三、定员定编方法的应用

企业的定员定编方法主要是基于组织结构和岗位的确定、现有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人工总成本的约束、测算数据的准确性来确定的

(一)定员定编方法

为了进一步使企业定员更加科学合理,我们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总结、归纳并将定员方法同实际需求相结合。根据定员定编适用原则,结合制造类企业生产流程长、工种多、生产任务可数据化等特点,我们确定了以下5种定员定编测算法。

1.效率定员法

(1)定义:以生产任务为基础,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劳动效率、出勤率等具体情况,最终计算出岗位定员的方法。

(2)适用范围:即可劳动定额的具体情况衡量判断劳动成果。

公式中,M为定员人数;T为时间定额;Q为产品产量;C即为计划内的废品上限数量。B为不确定工作时间定额;t为制度工时(一般一年251个工作日,按每天8小时计算共2008小时);p为工时利用率;z为作业率;a为工时额定完成率。此方法需要采集相当规模数据,工作量大,根据经验估算需要20个工作日。

2.设备定员法

(1)定义:所谓设备定员法,即以实际开动设备的班次、台数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计算出工人的出勤率。

(2)适用范围:具有配套服务、管理性质,能够与设备形成固定配套关系的岗位。

(3)公式:

公式中,M为定员人数;N为同类型设备开动台数;L为单机配备人数;开动此类设备的班次数用S表示;出勤率用K表示。以企业的历史出勤率为考查结果。

3.岗位定员法

(1)定义:即以岗位的数量定员。简而言之就是以其具体的工作量定量所需的人数的玫中方法[16]。

(2)适用范围:岗位定员适用于与操作设备无固定关系,工作成果不能直接用工作时间体现的情况,但是和工作岗位具有固定配套关系的岗位[17]。

(3)公式:

公式中,M为定员人数;L为完成任务所需看管的岗位数;S为生产班次;N为每一工人看管的平均岗位数(操作点);p为出勤率。

4.比例定员法

(1)一种人员数量与企业总人数的比例,或者企业职工人数与某类人员的比例分配配备。

(2)适用范围:各种辅助和支持性岗位及副职岗位的定员。

(3)公式:M=S×p

公式中,M为定员人数;S为员工总数也可泛指某一类人员总数;p为比例标准(百分比)。

5.职责定员法

(1)即在组织机构条件下,明确职责范围,科学分析岗位所需要的定员人数[20]。

(2)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与设备、岗位等不具有显著固定配套关系,其主要工作量无法精确归集为劳动定额的岗位。

(3)方法说明:这种方法很难用数学公式表示,一般是根据分工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量估定。

(二) 定员定编方法的应用

基于上述前提,一般来说,定编定员所采用的主要数据为最近三年内的年度生产计划、技改项目(设备)情况、人员退休计划等数据。定员定编主要根据各部门生产特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一般来说,在测算时,针对不同性质的部门,同时采用了两种以上的测算方法,并分析不同的测算结果后,得出最终值。如对待管理类岗位一般采用比例定员法和职责定员法;生产类岗位一般采用效率、设备定员法;对于服务类岗位则采用比例、职责定员法。

1.零件配套单位一线操作工人测算

结合零件加工生产特点,采用工时测算和设备测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具体步骤:(1)工时测算法可依据单位近三年的商品工时和相关工种操作工人数,计算出相关工种操作工人的月生产能力。

2)根据公司当年年生产计划草案和各单位工时定额,预测出当年度工时。3)根据预测的当年度工时,和工人的月均生产能力,计算出当年需配置的操作工人数。

(2)设备测算根据各单位当前正常使用设备,依据每台设备现有操作工人数,计算出该单位人均设备占有率;根据2016年生产任务,结合单位当前人均设备占有率以及新增设备情况,采用不同排班方式,测算人员需求。endprint

(4)测算结果(略)

2.设备维护单位一线操作工人测算

按照当年设备维修任务量、新增数控设备以及维修工人的工作能力,同时考虑当年退休因素,对维修工人缺口进行预测。

(1)测算方法。依据操作工人的设备维修能力进行測算

1)操作工人生产能力:依据单位前三年的维修任务和相关工种操作工人数,计算出相关工种操作工人的月生产能力(即操作工人的月均维修项数)。

相关工种操作工人月维修能力=单位年维修任务/当年度该工种操作工人数/12月

2)当年年维修任务:依据单位前三维修任务的增长趋势,预测当年维修任务。

3)根据预测的当年维修任务,依据各单位相关工种操作工人在前三年月均生产能力,计算出当年需配置的操作工人数。

当年相关工种应配置操作工人数= 当年预测维修任务/相关工种操作人员的月均维修能力

当年相关工种操作工人缺口= 当年相关工种应配置操作工人数—相关工种现有操作工人数

3.小结:

(1)对于零件加工单位,结合生产特点,采用工时测算和设备测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对于装配单位,根据当年生产任务,结合单位生产特点,采取专业站位和工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

(2)对设备维护单位,依据操作工人的设备维修能力进行测算。

四总结

根据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分析研究,结合某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要求,通过定员定编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应用,解决了某制造企业因长期存在的收集信息渠道不畅、数据不全、流程不规范、数据不准确、时效性差导致的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及时、冗员清理不及时、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配置目标不明晰、人为干扰因素占比居多等问题。

本文提成的定员定编方法研究与应用对制造企业改善人力资源定员定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降低人工成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Milton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eGr一 H ill Compan ieS,1997

[2] Cloudy Layers,Leslie W.Rue著.人力资源管理,(林钦荣译).北京:前程企业管理公司出版.1995:71

[3]白光.企业非生产人员定编人数计算方法.中国铝业。1999:53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程立明,张文姬.效益定员方法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一管理技术,2002,(10):39

作者简介:姓名:王金红 (1969.05--); 性别:女 籍贯:山东省诸城市 学历:大专 现有职称:工程师 ; 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造业
浅谈汽车制造业与航空制造业的异同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中国模具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