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困难群体失业趋势研究

2017-09-17 12:30罗立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5期
关键词:就业困难经济新常态趋势

罗立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与前进,经济的新常态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伟大的民族梦、中国梦的实现更依赖于目前正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莘莘学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正是莘莘学子中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好他们的就业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应当不断去探索实践和总结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他们培养为家庭、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就业困难;群体失业;趋势

1就业困难的原因

1.1人才市场供需失衡

毕业生数量大于市场需求是导致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我国在教育制度上不断作出改革,从教学质量、考试机制等多方面作出了调整,提高了升学率,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以往,学生想要接受高等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分批次录取制度的出台,学生的升学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不仅知识水平极高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民办高校和专职类的学校也为知识储备相对较浅的学生提供升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提升和发展的空间。但是,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很多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生人数越多,就业压力越大。

1.2毕业生自身水平限制

毕业生的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与毕业生本人有关。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在专业知识基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熟练牢固,这就导致在就业竞争中没有优势,容易被市场淘汰。

1.3高校教育存在问题

当前,许多毕业生的能力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这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努力程度有关,同时也与高校的教育有必然的联系。目前,在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中,教学内容仍然以课本为主体,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以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这样的教育模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培养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学生,因此,学生毕业后由于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专职类学校的教育以技术为主,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导致学生在认知上有一定的缺陷,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2主要政策建议

2.1通过稳增长、调结构大力开拓就业新空间

坚定将稳就业、促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不断创新和优化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针对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和丰富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突出重点,强化投资、金融、财税和产业等政策与就业政策的衔接与匹配。提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包和重大政策等的执行落地,健全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对就业影响的评估制度机制。进一步支持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实施中国制造,努力提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积极维护和挖掘第二产业就业容量。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引向深入,围绕 “互联网+”行动计划优化政策体系,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建设 “一带一路”、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劳动者赴境外就业创业。

2.2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

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改革,对改革滞后地区加大督察力度。切实缓解创业资金难题。支持各类金融机构 (如商业银行等)进一步简化办理贷款的手续和过程,发展更灵活、更多样的信用担保方式,针对小微企业资产负债特点和 “短、小、頻、急”的资金融通需求,量身定制特色金融产品,特别是在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的优惠和减免措施。加大公共基金支持力度,引导更多风险资本投入青年创业创新,探索依托股权交易中心建设规范、透明、有序的天使投资平台。推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通过 “减负松绑”,发挥税收的调节杠杆和对青年创业者的支持作用。

2.3积极化解结构性失业风险

结构调整要与稳定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对于困难企业职工稳岗,可考虑采取特殊帮扶政策,例如给予一定补贴或缓缴社保基金等。大力发展养老、健康、旅游、家政等服务业。采取降低综合成本、发放稳岗补贴、增加在岗培训、实施轮岗轮休等举措,引导用人单位不减员或少减员。针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尤其是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努力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门路,鼓励创业,加强帮扶,使失业人员缩短搜寻工作的时间,更快地获得新岗位。由于资源枯竭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重,一些地区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较大,笔者建议着力加强产业布局规划、重点项目倾斜,努力发展接续产业。对失业风险特别大、经济下行严重的地区,要加大投资、财税、金融、产业等的投入,实施短期性的、区域性的、个别领域的税费减免政策。大力支持地方、行业、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矛盾纠纷调解制度,自主化解劳动矛盾。鼓励用人单位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等调剂劳动力余缺,尤其支持同行业企业或同地区/区域企业的劳动力余缺调剂。进一步培育区域性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人员跨区流动。密切跟踪就业走势,研判就业形势,拟定大规模失业应对和处置预案。妥善解决化解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中下岗分流职工的再就业以及劳动关系处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问题。

2.4强化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

进行再就业培训是为了提高失业人员在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金融危机中新失业群体,特别是大量的农民工,他们一般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性的工作,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都不高,加强对他们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必要的。政府要树立教育培训为再就业服务的思想,在广泛范围内设立再就业培训基地,将市场需求与失业人员的求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设施,对失业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训练,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培训的内容,不断地提高培训质量。要针对劳动力市场需要和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法,突出操作技能、创业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的训练。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在授课的同时,要提供失业人员实践的场所,使得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劳动技术和经营本领,提高其再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

2.5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就业管理

在进一步完善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的基础上,强化劳动力市场的规范管理。政府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统筹规划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就业管理,特别注意规范用人单位招聘、经济性裁员和辞退行为。同时要加强就业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电脑化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的遍及各地区、各行业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实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联网,定期分析和发布职业供求和工资水平信息,完善网上职业介绍功能,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提高劳动者市场供求匹配效率。

要继续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取缔非法劳务中介,制止乱收费,打击欺诈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必须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化管理,对现有的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对那些不具备中介条件,无证经营,违规经营的中介机构,坚决予以取缔和严厉惩罚,对那些条件较好,诚信经营的中介机构给予大力扶植,帮助其完善和规范经营行为,使他们更好地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

3结论

加强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在完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指导、就业实习等公共就业服务内容的同时,尽快实现就业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改善就业援助的服务条件,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长期失业人员提供综合而精准的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

[2]刘特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8).

[3]冯云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4]陆竹棠.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策略的研究[J].高教探索,2014(04).

猜你喜欢
就业困难经济新常态趋势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