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的政策建构与实践反思

2017-09-17 14:39李月华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5期
关键词:实践反思大学生

李月华

摘 要: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基层就业我毕业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和特长,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拓宽自己的创业道路、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很多毕业生对基层就业存在认识的误区,必须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政策建构;实践反思

1着力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义

1.1缓解大学生就业形势

我国高校毕业生近年来都在700万人以上,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如何缓解越来越严重的高学历人才就业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重要问题。着力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有效将高学历人才进行分流,防止“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大范围发生,有效地改善全国就业形势。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步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因此,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由于区域人才分布的差异,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无业可就”和“有业难就”困境。其一,大量的大学生聚集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发达城市,其就业状态多处于待业或隐性待业的状态,甚至“无业可就”。这就导致大量的人才浪费,因而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压力及城市发展难题。其二,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就业观念的影响,地区招揽人才的物质条件不足,各项保障待遇不够完善等问题,均造成当代大学生有业不就、有业难就的现状。因此,当代大学生面向基层实现就业,解决就业的问题,也是国家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

1.2增强基层服务者文化素养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明显地呈现出不同差异,广大基层服务人员只在当地产生,其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有效,未能有效地领悟国家政策,保障政策的实施。通过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可以有效地改善基层服务人员的总体文化水平,带动基层服务人员的思想认识提升,有效地保证国家政策的实施。当代大学生投身基层工作,能有效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加强基层工作开展的力度,有效带动基层服务者学习先进模范,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从而规范基层服务者的工作行为,增强其服务意识。同时,当代大学生以其自身具备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带动和引领广大基层服务者学习先进思想、最新政策,响应政策法规,更好地推进基层服务工作的开展,实现基层工作优质优效发展。

1.3促进区域城乡平衡发展

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城乡差别,体现在我国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高校毕业生更多地以北上广等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发达城市为主要就业目标,偏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的人群较少。通过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往基层就业,可以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布局,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统一,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有效地改善落后地区的资源储备,实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的快速发展。

2、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出现的问题

2.1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问题。虽然地方高校已经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理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不一致,就业创业的资源受到限制,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践当中。

2.2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确立问题。我国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服务理念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理念,没有树立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教育理念的落后更是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发展。在传统就业观的理论指导下,多数学生受应试教育观的影响,认为大学生的创业是就业无法实现下的选择。

2.3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地方高校有许多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不仅来帮助大学生选择良好的就业道路,也有助于大学生开辟创业的发展道路。地方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在服务体系的管理上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虽然地方政府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上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一些银行、税务等部门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出了许多优惠待遇,而地方高校在管理上却难以和政府等部门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许多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管理上没有一个组织监管部门,只是由教育部门单方面开展,而且地方高校的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较为混乱,没有相关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的就业创业教材较为枯燥,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缺乏长效机制,使得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上遇到了不小的阻碍,难以发挥高校在教育服务体系方面的作用。

3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的政策建构

3.1推进基层工作主管部门的政策方案实施

政策实施,是基层就业单位和高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的责任。在国家引导大学生往基层就业的同时,各基层招聘单位要加强国家政策的理解,通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适宜大学生就业的制度,让大学想来、能来、干得好、能升值,深入推进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通过制定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工资、医疗、教育、住房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落实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各项相关福利政策,切实实现大学生在基层“有所长,有所用”。要积极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相关政策实施细则,落实相关基层单位的政策实施力度,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就业实体性政策的实施,确保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针对性,建立和完善基层就业政策实施制度,保证政策实施不变质,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确保政策的执行。要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针对性,通过建设与大学生相匹配的专业技能岗位,招录与岗位匹配的大学生,确保大学生在基层学有所用,能在基层干出成绩、干出实效、干出理想。要加大对基层就业的相关研究,对其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及时有效解决,保证基层就业人员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保证能力突出者职位能力提升,防止人才浪费。

3.2强化相关部门国家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

强化和完善相关部门对于国家政策的执行能力及监督机制,首先,要求我们着实将立法部门、司法机关、多元媒体、社会大众等纳入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监督体制中,明确规范各监督主体的执行监督职责和义务,提高监督效力,拓宽监督途径,多元监督方式,使各监督主体有效发挥职责,各司其职。其次,建立健全就业政策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追究机制的健全有利于有效实现“权责分明”“权责统一”。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工作失误和问题,应当严格追究执行主体和执行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责任处罚;如果出现违背法律道德底线的行政行为,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3.3探索第三方等社会机构的政策评估

基层就业,事关全国数以万计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生活大计,更关乎基层的稳定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的好坏决定当前基层工作是否顺利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建构中,要重点加强相关政策的后期检查监督,以强有力的上级检查监督、同级监督、下级反馈监督、群众监督等,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监督机制;在有效的监督中,要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就业政策和相关职能岗位设置、制度规范、职位升迁以及大学生福利待遇等做出科学的评估,对政策行为提供合理的改进策略和完善基层就业体制机制,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评估机制,对政策失责、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相关责任人实施严厉的惩戒,以强有力的科学评估,杜绝走过场、一阵风等形式主义,切实做到国家政策出台实施的善始善终,促进国家政策的完善。

3结论

由大学生参与基层的工作建設,让基层工作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工作状态,带给基层全新的工作面貌,大学生的工作参与给基层地区带来了新的血液和新的工作理念,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工作,为基层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无论是对大学生还是对基层来说都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进步的一项工作,也是意义深远的一件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昕.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4.

[2]纪靓.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实践反思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实践反思
关于在高校行政干部中开展轮岗的实践反思
对课堂教学能力的反思和评价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张扬学生个性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践反思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