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职业指导对策探索

2017-09-17 15:04陈佳丽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5期
关键词:转变观念大学生就业对策

陈佳丽

摘 要:解决高职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困难,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帮助高职学生及时转变"等、靠、要"的观点,积极面对社会竞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降低就业期望值,主动适应社会,迎接就业挑战。下面就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从职业指导的角度谈一点对策性思考。解決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困难,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大学生择业观,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择业技能,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促进就业信息畅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转变观念 对策

一、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

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大学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天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由于他们不能恰当的给自己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观、人才观、培训他们的求职技能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毕业生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害,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社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 了更多的施展才干的空间和职业岗位以及想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劳动人事改革和干部任用制度的创新,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中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冲击等一系列影响,社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必须正视这种现实需求。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最近几年依然很严峻。世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内发展地区就业市场趋于饱和,如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通过其他的途径得到解决,势必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和探讨,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需求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系统。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困难的职业指导对策思路

2.1.强化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技能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就是根据大学生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考虑社会需要,帮助大学生选择最佳职业的过程。一般来说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终结性就业,主要是指导学生找到一份工作解决谋生问题。第二层为和谐性就业,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并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实现兴趣和职业的匹配。第三层为发展性就业,主要指导学生形成职业生涯发展长效就业力。然而,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对职业指导的理解仍停留在终结性就业的层次上,“职业指导”工作偏颇地成了“职业推介”工作,为了提高就业率各高校可谓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不可否认,这些努力在帮助毕业生求职就业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如今就业市场对劳动者综合素养要求正在逐年提升,这种几乎不顾“产品”社会适应度的单纯推介,很可能使奋力达成高就业率成为有名无实的数字泡沫。现代经济发展需要高校输送的不仅是会“做事”的劳动者,社会发展更需要高职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不仅仅是要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强化职业“指导”职能,提高就业质量,辅导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就业市场,准确定位自我,培养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能上岗,能留下,能发展,能转行”的可持续发展型就业能力。

2.2.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明确的规定:“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并健全毕业生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努力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现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体系中尚无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职称,致使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得不到相应待遇,工作积极性大受打击,不能形成一支稳步提升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缺乏富有职业指导常识和技能的专职职业指导教师使得职业指导工作实效无从谈起。现任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大多由辅导员、机关行政人员兼任,他们本职工作需要他们投入较多的精力,再做职业指导肯定是力不从心。而在各高职院校现有负责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背负高就业率指标的重任,大部分专职指导人员忙于联系用人单位并无时间与精力面对学生开展有意义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2.3.加强职业指导课程设置与开展,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业指导课更像是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前的“临阵抱佛脚”,对学生的就业影响甚微。具体实践中,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课程设置笼统,学时不足问题,职业指导课程更像是岗前动员宣传讲座,被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即学生顶岗实习之前,课程内容更多是政策宣传和就业形势通告,较少有关求职创业技巧、常识的指导。学时安排更是普遍低于教育部“不少于38学时”的要求,导致课程内容的讲述只能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实际帮助不大。所以只有加强职业指导课程设置与开展,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

1 蒋智华;;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2 孙红旗;;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3期

3 徐才千;;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途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猜你喜欢
转变观念大学生就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