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份连续三天雷雨天气分析与讨论

2017-09-17 12:37王博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5期
关键词:冷涡雷雨降水

王博

摘 要:利用美国NCEP再分析資料分析16年7月连续三天的雷雨天气,得出仅从天气形势分析暖区雷雨天气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结合雷达等新兴设备探测天气。

关键词:冷涡;雷雨;降水

1引言

夏季是华北地区雷雨多发季节。引发雷雨天气由多种天气因素产生,如高空槽、切变线和冷涡等。在各种雷雨天气系统中冷涡是影响华北地区雷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雷雨天气,雷雨经常出现在午后至前半夜,一次冷涡过程有时候持续半个多月时间,另外冷涡带来的冷涡副冷锋很难把握,目前的数值预报经常出现漏报。

本文结合美国的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华北地区7月份一次由冷涡系统造成的连续三天雷雨天气过程,试图从中获得一些预报经验。

2天气实况

3资料与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grib2格式:1度乘以1度的分辨率)对天气形势场进行还原,该资料总共分为26层。

3.1 7月16日天气形势分析:

3.1.1地面形势

16日地面整体处于高压后部,偏东气流控制,随着时间推移,北京本场转为河套地区的低压前部控制。

3.1.2高空形势

500hPa06UTC风速为西南气流控制,冷暖平流并不明显,本场基本处在槽临近的状态。700hPa中可以看出,06UTC北京上空整体处在东南转偏南的急流控制范围中,渤海的水汽被持续的输送到华北平原上。850hPa为偏东气流控制。从1000hPa近地面层可以看出,河北上空有一个弱的气旋性环流控制,北京上空为气旋性环流的顶部。

从形式整体来分析,冷涡系统还在河套地区,整层均位于涡前偏南气流中。700百帕急流非常明显,风速基本在12米/秒维持,500有槽区配合,中层有急流对应,低层有弱的气旋性环流存在,配合地面偏东气流,整体水汽条件比较理想,雷雨发生的水汽供应存在,所以在500Hpa槽过的时候本场出现雷雨天气。

3.2 7月17日天气形势分析

形势分析:冷涡系统逐渐临近本场,整层均位于涡前偏南气流中。700百帕在12UTC后西南气流逐渐加大,达到10 m/s以上, 12UTC后,500百帕在本场西边有明显辐合区,水汽主要集中在中高层,随后500,700百帕切变线在15日00UTC前移近本场。850百帕在06时达到10m/s,之后转为东南风,有所减弱。

3.2.1地面形势

到了17日,地面形势偏东风逐渐减弱,逐渐转为低压前部,偏南气流控制,地面的低压中心整体东移为主,在中蒙边境处,并没有明显南调。

3.2.2高空形势

从高层形势来看,在06UTC整层均处在西南和偏南的气流控制之中,属于典型的槽前西南气流的暖区雷雨,如果仅从当天早会商的数值模式预报天气形势中比较难准确的预报处雷雨。所以仅从形势场来分析是比较难发现雷雨的触发机制的。

3.3 7月18日天气形势分析

3.3.1地面形势

地面处在高压的后部,地面低涡在中蒙边境处,随着时间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东移,南调,地面一直处在高后的偏东南气流控制。

3.3.2高层形势

高层冷涡东移,整体处在槽前的西南气流控制中,主要受冷涡的影响,本场出现雷雨天气。

4总结

通过分析天气形势看出,前二天基本处在高层暖湿的西南气流或偏南气流控制中,近地面层为高后的偏东气流控制,有比较理想的水汽条件。18日为高层冷涡系统过境触发的雷雨天气。在暖区雷雨中仅仅通过数值模式关注此类天气,有明显的弊端,暖区雷雨的触发机制对预报员来说很难发现。需要进一步的借助雷达等新的探测手段来关注天气。

猜你喜欢
冷涡雷雨降水
东北冷涡强度定义及特征分析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雷雨天
2000-2017年东北冷涡活动气候特征及分析
雷雨
一次冷涡减弱阶段产生的飑线过程分析
雷雨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雷雨
降水现象仪模拟软件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