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跷法对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的干预研究

2017-09-18 02:30肖崇瑶沈业辉白震民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腰痛肌力

肖崇瑶,沈业辉,白震民

(1.清华大学 体育部, 北京 100084;2.特种作战学院 军事体育学报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500;3.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康复系, 北京 100084)

●军事训练伤防护

踩跷法对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的干预研究

肖崇瑶1,沈业辉2,白震民3*

(1.清华大学 体育部, 北京 100084;2.特种作战学院 军事体育学报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500;3.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康复系, 北京 100084)

目的:在以往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对中国传统的运动疗法——踩跷法进行整理和规范,干预大学生人群的非特异性腰痛(NLBP),以期达到理想的疗效,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25名大学生NLBP患者分为两组(踩跷组15人、对照组10人)进行为期四周,每周三次的踩跷干预。以主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客观的腹桥最长持续时间、背桥最长持续时间,健侧和患侧单足闭目站立最长持续时间以及运用Back-check全身肌肉力量测试系统(德国)对腰部等长肌力(屈曲和伸展)进行测量评价。结果:踩跷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主观评分(VAS)下降显著(p<0.01),腹桥和背桥最长持续时间显著增长(p<0.01),健侧和患侧单脚支撑闭眼站立时间不显著(p>0.05),腰部屈曲和伸展力量提升不显著(p>0.05)。结论:参与踩跷的受试者对于腰痛的主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腹桥最长持续时间、背桥最长持续时间上相较于对照组的受试者明显增强。踩跷法的康复手段,不仅可以缓解NLBP的疼痛,还有助于核心稳定性的提高,促进功能恢复。

踩跷法;非特异性腰痛;核心稳定性

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是指临床探测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明确其病因的一类腰痛总称,占总腰痛的85%以上[1,2],其症状以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麻木不适为主,尤其是在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如白领、程序员等)和体力劳动者(农民、工人等)较为常见[3]。国外近20年对于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发现,过去一直认为该病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少见,而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患病率高达11%~74%[4]。现在对于非特异性腰痛的成因尚未有结论,通常鉴定为:腰痛持续三周以上,经骨科检验排除骨折、畸形、椎间盘突出等导致的疼痛,并排除肝肾疾病、血液疾病、肿瘤和心脏等系统的疾病;腰部的不适常常伴随神经影响,在测试时疼痛会严重加剧。并且非特异性腰痛可能会伴有下肢放射痛,严重时导致机体结构性病变,使患者丧失运动功能,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还没有医学文献对非特异性腰痛的最初发作原因作出权威性的可靠解释,其危险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现代医学认为,非特异性腰痛多是由于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导致的,如体力活动中长时间的弯腰、错误的运动方式、不良坐姿(跷二郎腿、坐姿不正等)。而腰部肌肉、筋膜甚至是脊柱产生病变最初也是由于肌肉、筋膜气血不畅,产生黏连。

踩跷法是一种以足跟、足面、脚趾对患者躯干和穴位进行按摩的一种传统疗法,治疗师用脚治疗的一种按摩方法,对腰背部进行踩跷放松治疗,对腰背部肌肉放松来进行疼痛的缓解。治疗师运用自身的体重,使用足部不同的部位接触病患的不同的穴道,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放松肌肉的作用。正如《灵枢·平人绝谷》所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踩跷发注重形、气、意三者的结合,通过形、气、意三者结合,则可炼精化气而生神,施治疾患,提高疗效。在医疗方面,踩跷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的常用手法,可以解除痉挛,缓解疼痛,进而使萎缩的肌肉和麻痹的神经逐渐恢复其功能[5]。同时踩跷法可以增加局部组织血流量,提高躯干肌肉的负荷能力,有助于打破慢性腰痛疾病程中的恶性循环[6]。另外,有研究显示重手法刺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7],踩跷过程中由于治疗师运用自身的体重,也较容易体现出重手法的治疗特点。本研究在以往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运动疗法——踩跷法进行整理和规范,研究一套针对性强、安全、易学,便于推广的踩跷操作流程,干预大学生人群的NLBP,从实际出发,实现预防性功能促进、治疗与康复的结合。

1 研究方法

1.1入选指标

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 Scale, VAS)在大学中筛选25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均为普通男性在校大学生,入选标准为VAS≥3分,入选样本的纳入标准包括:持续三周以上反复出现的自觉腰骶部疼痛、酸胀、僵硬不适、活动受限,或伴有疲乏无力、背部或下肢疼痛等;排除特异性腰痛,即由骨折、畸形、椎间盘突出等导致的疼痛;排除并发肝肾疾病、血液病、肿瘤、心脏等系统疾病;排除腰痛伴神经受累,测试时疼痛严重加剧的受试者。

1.2评定指标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水平。2)采用腹、背桥时间评定患者核心区肌力水平,腹桥采用肘支撑脚尖触地的四点支撑;背桥为肩部触地,双脚支撑,测试时有晃动测试即停止。3)采用单脚闭眼站立时间评定患者平衡能力,测试时,受试者出现明显晃动停止测试。目前研究多将“单腿闭眼站立时间”用于评价下肢平衡能力,本次实验将其纳入是出于核心区肌力是影响下肢平衡能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NLBP会显著降低核心区肌肉做功能力,因此将其纳入评价指标。4)使用德国产的Back-check全身肌肉力量测试系统对腰部等长肌力进行测试[8]。

1.3治疗方法

实验前分别测试实验参与者VAS评分,腹桥最长持续时间,背桥最长持续时间,单足闭目健侧与患侧的最长持续时间以及腰部等长肌力作为参考指标。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15人进行踩跷治疗,作为踩跷组;10人作为对照组。踩跷组进行4周的治疗,每周进行3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后,以同样的指标分别测试踩跷组与对照组。

踩跷组进行踩跷治疗,一次约20 min,分为三部分:1)循径按揉法:患者俯卧位,治疗师用脚掌以按、揉法在患者脊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和下肢后外侧施术3~5 min,以腰部为重点。然后治疗师用双脚掌重叠用力(或酌情用单脚脚掌),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压腰骶部,反复2~3遍,此法作用在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腰背肌肉痉挛,促进炎症的吸收。2)趾针点穴:治疗师用拇趾或足跟点压腰阳关、肾俞、居 、环跳、承扶、委中及阿是穴等部位,以疏通经络,解痉止痛。如果受试者某个固定的部位出现酸痛,可以针对这些部位进行着重的踩跷治疗。3)整理放松:患者俯卧位,治疗师用按、揉法沿腰部及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施术3~5 min,然后用脚掌擦热患处。此法作用在于改善血供,加速炎症吸收,进而促进肌肉和神经的功能逐渐恢复。在进行踩跷治疗时,治疗师应控制自身身体重心的转移,避免“忽重忽轻”的变化给患者一种不安全感,让患者能够全身心放松。治疗师避免治疗手法靠近脊柱附近,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VAS评分,腹桥最长持续时间、背桥最长持续时间,单足闭目站立最长持续时间以及腰腹部等长肌力的最大值。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组内结果,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组间差值结果,显著水平p<0.05。

2 结果与讨论

2.1结果

如表1~4所示:VAS方面,踩跷组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腹桥、背桥的最长持续时间方面,踩跷组在治疗后的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且与对照组的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单组闭目支撑的健侧与患侧都没有显著差异;屈曲和伸展肌群最大力量变化没有显著差异。踩跷法对于缓解下腰痛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可以提高机体深层肌肉群的工作能力。但对于提高本体平衡感觉以及提高浅层肌肉的力量效果并不明显。

表1 主观疼痛程度(VAS)的变化

组别腹桥 对照组踩跷组 背桥 对照组踩跷组 干预前73.40±11.0574.07±5.01109.00±22.40106.53±15.24干预后76.00±11.59118.93±9.032,3)114.70±12.22233.40±19.252,3)

组别健侧 对照组踩跷组 患侧 对照组踩跷组 干预前8.00±5.308.87±1.777.90±3.909.20±1.62干预后8.8±3.8911.73±1.587.50±4.7010.94±1.74

组别屈曲 对照组踩跷组 伸展 对照组踩跷组 干预前66.91±14.9866.60±6.5870.11±17.5468.93±4.46干预后69.05±15.3770.33±4.2975.25±19.3474.93±4.302,3)

2.2讨论

根据结果可以看出:踩跷法可以改善非特异性腰痛的疼痛程度。在踩跷的过程中,以舒适中等的力量、缓慢轻柔的动作对疼痛的部位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多角度的梳理、按摩,让粘连的肌肉组织或筋膜得到放松,同时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进而松解粘连组织,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9]。踩跷法可以提高腰背部深层肌群的肌力,原因在于踩跷法刺激了腰背部深层的本体感觉,从而加强腰背部的稳定性,对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有一定的效果。腹桥最长持续时间、背桥最长持续时间的显著增加体现出腰背部核心肌肉的静力性力量得到提升,对于较少或是从未参加过核心训练的实验参与者效果更为显著,而核心区肌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非特异性腰痛的症状。

闭目单足站立的结果并不显著,可能与测试所涉及到的肌肉和本体感受性器官较多,本实验仅干预了腰背部肌肉,虽然其对躯干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下肢各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也与闭目单足站立测试所能持续的时间长短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众多的因素中腰背部肌肉的影响并不是唯一因素,在平地上进行闭目单足站立这一较为简单的测试是否可以区分出患者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也应当进一步研究。与对照组相比,踩跷组实验参与者腰背部屈曲、伸展的等长肌力都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踩跷作为一种按摩放松手法本身并不具备提高肌力的作用,也有可能是实验时间较短,未能产生影响,可以进一步研究。

3 结论与建议

参与踩跷的受试者对于腰痛的主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腹桥最长持续时间、背桥最长持续时间上相较于对照组的受试者明显增强。踩跷法的康复手段,不仅可以缓解NLBP的疼痛,还有助于核心稳定性的提高,促进功能恢复。虽然临床上踩跷法获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对于踩跷法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多数的研究都是根据临床效果反推其可能产生的机制,其主要原因还是其不易定量化和标准化。因而在摸索实践的同时,建议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将踩跷法在康复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1] 王斌.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2):150—153.

[2] 姚卫光.在校儿童和青少年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

[3] 伍华兵.罗氏踩跷十八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及其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4] Harter RA. Clinical rationale for closed kinetic chain activities in functional testing and rehabilitation of ankle pathologies[J].J Sport Rehab,1996, 18(4):13—26.

[5] 高鸿辉.复合运动对下腰痛患者康复的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71—73.

[6] 刘建平,刘畅.中学生腰背痛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1998, 14(6): 336—339.

[7] 庞圣哲,李晓春.重手法刺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799.

[8] 孔振兴.20~39岁成年人不同部位等长肌力的变化特征及评价指标的筛选[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9] 张冲, 罗建, 朱漓,等.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与思路[J].四川中医, 2007, 25(2): 48—50.

ResearchofCaiqiaoTherapyonNon-specificLowBackPainofUniversityStudents

XIAO Chong-yao1, SHEN Ye-hui2, BAI Zhen-min3

(1. Division of Sports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2.The Editorial Dept.of Journal,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Guangzhou 510500;3.Sport Rehabilitation College,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Objective: The research makes use of the previous medicine experiences to optimize the Caiqiao,making new Caiqiao a more pertinent and easier operation process. Through application of this operation process to college students, it has good effect on NLBP treatments.Method: The research first uses VAS, the lasting time of abdominal bridge, back bridge, back-check to evaluate muscle power of lack. Then it divides 25 University students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is treating on the new operation process for four weeks, the other group B does nothing for comparison. Finally, when the training competes, it evaluates the muscle power of back again and uses SPSS to analysis of the data.Resul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it shows that :VAS of Caiqiao group declined significantly(p<0.05), the lasting time of abdominal bridge and back bridge in Caiqiao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the lasting time of eye closure single leg support with uninjured and affected side leg in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changes of maximum flexion and stretch muscle chang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also not significant(p>0.05). Then it indicates that group A makes better treatment of NLBP.Conclusion: The NLBP could be significantly modified by the Caiqiao therapy, which indicates the Caiqiao is a useful treatment that can release pain, increase central stability. Caiqiao can promote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Caiqiao;NLBP;central stability

2016-12-01

肖崇瑶(1991—),男,广西桂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通信作者:白震民(197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

G804.53

:A

:1671-1300(2017)02-0088-04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腰痛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我为母亲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