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技术大咖
——记北重集团级技能带头人、高级技师李松

2017-09-18 08:01郭新燕
国防科技工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李松维修电工徒弟

郭新燕

80后的技术大咖
——记北重集团级技能带头人、高级技师李松

郭新燕

工作服不离身,电工三大件万用表、螺丝刀、钳子不离手,整天在公司各种各样的设备前忙碌着,他就是北重集团级技能带头人李松。他以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大赛维修电工组第一名身份进入全国决赛,并在全国“振兴杯”比赛中获得维修电工第九名的好成绩。

李松是一个80后,技校毕业分配到北重集团后,从一名青涩的技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成为维修电工领域里的80后技术大咖。

从“无从下手”到“分分钟”解决问题的蜕变

“上技校时,我学的专业是给排水,也就是管道,来了单位以后就在特种机械厂505车间从事机床操作工作,一直干了6年车工,对电修知之甚少。”李松刚到单位,满腔激情,开始了漫漫职业生涯路。

一次,503车间的立式珩磨机系统无法启动,加工时设备突然报警:“文件错误。” “小李,你师父周文彪出差了,你去处理吧,跟着师傅干了一年多了,相信这种小故障,你肯定能很快处理好。”领导对李松说道。

李松自信满满地拿着工具来到了设备跟前,手忙脚乱地查了半天,却没有一点头绪,急得满头大汗。在设备上摆弄了两天也没有处理好,看起来很简单的故障,自己却“无从下手”,想起领导信任的话语,他的脸不由得红了。车间生产进度已经耽搁了,领导赶紧从厂家叫来了维修人员,人家到了之后从检查线路、找到故障原因到把故障解决好,也就十几分钟的事情,一会就鼓捣好了。这件事像一记巴掌抽在李松的脸上。“太丢人,这都过去有七年的时间了吧,现在说起来都汗颜啊” 。

后来,李松跟着厂家的人屁股后面,询问原因才得知,原来是工业计算机在稳定性上比民用计算机要高一个等级,在文件认证上要比民用的严格很多。自己掌握的那点计算机水平差专业的一大截。

从此,李松发疯似地学技术练本领,只要一有空就一遍遍研究各种设备的结构、原理,不懂得就追在师傅李文玉、师兄夏永红后面问,硬是熟练掌握了西门子、发那科、三菱等国内应用较广泛的数控系统,并针对国外进口设备进行专门研究,学习进口设备在安全集成领域的编程设计思路。为了提高设备故障判断、修理的效率,他利用业务时间学习钳工知识、液压系统知识,也总结出了很多处理故障迅速而实用的小窍门,现在再遇到当初的那类问题,经常是“分分钟”就能找出故障原因,利索地处理好。

从细节处才能看出真本事

2007年,506车间从德国进口的 “德玛吉五轴加工中心”设备一启动,床子就报警显示“车轴未准备好”。 此设备系统复杂是出了名的,很容易发生各种故障,排除故障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方面的专家来修过,但没有修好,领导便提出要请德国的专家来修,但是需要提前支付至少一周的维修费,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李松提出,让他来试试。只见他围着设备“望、闻、问、切”,像个中医一样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判断出这可能是系统缺失了某个信号,但是当时无法认证,他就按照平时掌握的操作方法,一个一个地找检测项,再给设备上电,重新启动设备,对系统各功能和部件进行测试。当系统测试到第五轴时,出现了系统未准备好的故障,因此他判定是第五轴控制器出现了故障。当时正好有备件,便进行了更换,此故障顺利解决。“现在说起来其实挺容易,但当时由于掌握的知识有限,解决起来还是挺费劲的。”李松说。

记得2008年,自控设备厂有一个小型数控车床,干几个小时就会出现“电机过热”的状况,李松接到电话,就从家里往单位赶,赶到单位后开始分析故障原因。他让操作工现场演示是如何操刀的,当时在场的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李松不检查设备,而是让操作工演示操作流程。他发现这不是车床本身的问题。而很有可能是操作工操作不当引起的。果然他发现操作工在磨刀具的时候角度不对,前角太大,引起切削阻力过大,从而导致了问题。于是他让这个刚入职不到3个月的操作工平时多跟师傅练习操刀,再上手加工,在场的职工个个竖起了大拇指。李松说,我是车工出身,有操作的经验,有的时候操作工的加工方法不当也是引起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

李文玉曾“虽然李松是技校毕业的,学校所学专业与现在的维修电工也不对口,但他掌握的机电专业知识,不比本科生少,不比专业的维修人员少。”

这个师父太严厉

在大家眼里,李松是个爱说爱笑很随和的人,可是在徒弟唐鸿腾眼里:“这个师父太严厉。”

“我不仅对自己要求严,而且对徒弟更是如此,我希望他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松笑着说道。

“学好技术没有捷径,必须多干,自己上手干,多看、多问”。有一次,徒弟唐鸿腾把一个熔断器的型号给安错了,李松有一个习惯就是:简单一点的活先交给徒弟去做,做完以后自己再检查一遍,以此来培养徒弟的实战经验。就是这个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当着大家伙的面把徒弟狠狠地训斥了一番;“无论多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可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我们维修的目的是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李松的心里,技术一定会毫不保留的交给徒弟,但是最重要的是让徒弟们养成严谨良好的操作习惯。

正是这样的严格要求,在2014年自治区总工会举办的维修电工技能大赛中三名徒弟夏强、唐鸿腾、付强分别荣获了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

设备疑难杂症的“救星”

每当遇到了“拦路虎”,只要李松一到现场,大家就像吃了定心丸,心里立马就有数了。他是设备疑难杂症的“大救星”。

502车间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都是欧标的安全集成,对厂房环境、温度都有极高的要求,自从引进回来以后就各种“水土不服”,设备无任何征兆,总会在加工生产时出现无规律故障,这样容易出现炮管报废的情况。外国专家来了以后说道:“车间的环境无法让设备正常运转,其他国家使用该设备都没有出现过类似问题,我们拒绝修改。”这个回答让在场的人都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李松听完外国专家的解释后,说道:“不可能因为环境问题,我们就把厂房拆了重建吧,无稽之谈。”经过半年观察,李松发现,车床对温度、振动的变化相当敏感,就想办法购买了一套软件,重新学习了安全机械的规范和原理,根据厂房的现场实际环境,重新对安全集成进行调校,让机床适应现在的工作环境,经过几轮反复调试,机器再也没有出现过报警。

师傅李文玉曾告诉李松,“环境不易改变,那就不如改变自己”。李松正是按照这种思路提高自己,因此也证明了自己。(北重集团)

猜你喜欢
李松维修电工徒弟
Mark Twain
浩声乐享家李松:体验感,是实体店最有价值的东西
维修电工电路故障检修方法及技术探究
维修电工开展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的有效对策分析
徒弟和保险柜
幸福赌局
一种维修电工防触电实训检测台的设计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
提高维修电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有种亲人叫前夫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