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征善战 愈战愈奇

2017-09-18 18:33侯春奇
党史文汇 2017年9期
关键词:粟裕战区中央军委

侯春奇

粟裕大将是我党我军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具有卓越的战略思想和高超的指挥才能。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为巩固和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革命时期,南昌城下、井冈山上、中央苏区、大江南北,都烙下了粟裕戎马疆场的印迹。他素以能征善战、愈战愈奇著称于世,尤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闻名中外。

粟裕戎马一生,不仅指挥了许多在我军战争史上大放异彩的巧仗、恶仗和大仗,而且潜心研究军事理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军事理论遗产。粟裕通过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理解和运用,在战争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超军事谋略艺术。其显著特点是:审时度势、深思熟虑、机断专行、出奇制胜。他富有战略远见,敢于和善于从实际出发,对重大问题进行独立思考,适时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战略性建议,这对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推动战争全局朝着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擅长从战略上、全局上思考问题,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意图

战争是敌我双方物力、智力的较量。它是由多种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诸要素有序地、合乎逻辑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战争指挥员则要根据自己对战争经验的感知和理性的思考,找出蕴含其中的规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求对战争规律形成独到的正确认识。

粟裕非常擅长从战略上、全局上思考问题,他通过观察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各种要素,在分析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各种关系中,研究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从中找出内在规律,抓住其本质,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全面、客观、系统地从中估计战争形势发展,找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战略决策,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意图。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对粟裕非常信任,在解放战争时期,任命粟为华东战区的主将,专门负责军事指挥。他深感责任重大,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总是促使他自觉将战区的局部与战争全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这是他创造性思维的动力。粟认为: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中央的战略意图要通过各个战略区的战役、战斗去实现,只有以局部的最好战绩,才能促进全局的变化。因此,作为一名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观察全局、作出决策有参考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粟每每能在战略转折的重要时期,深刻领会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紧密联系战区实际,把握战争的发展规律,经过创造性思维活动,向中央军委提出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建议。

比如,1946年6月,在全面内战一触即发的重要时刻,中共中央根据当时形势判断:“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对于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中央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于是中央提出:在全局破裂,国民党军向我大举进攻时,我山东、太行两区主力实行外线出击的计划,并决定华中主力西进淮南。从当时的实际来分析,中央筹划的是一场大战,对未来的战局关系重大。粟裕在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后,根据军委的指示,对淮南与苏中两个地区的战场条件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苏中地区的战略上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粟认为,在淮南作战对我军有很大困难,敌五大主力之第五军和整编第七十四师一部在淮南,一打起来第七十四师将全部进入淮南;我军主力进入淮南每日需军粮10万余斤,加上其它军需,供应任务将十分繁重。而在苏中依靠老根据地作战有利条件很多。因此他建议“先在苏中打几仗,到第二阶段再西进淮南。”中央军委对此建议极为重视,决定暂缓实施外线出击,“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8月15日,军委又指出:“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能在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三个旅,则对整个战局助益极大。”这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央军委接受战区指挥员意见,对原定计划的一次重要调整。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粟裕指挥进行了著名的苏中战役,在一个半月时间里,机动灵活,连续取得七战七捷,歼敌6个半旅及交警总队,共5.3万人。

1946年8月28日,毛泽东在致各战略区首长的电报中, 批转了苏中战役作战情况和经验。指出: “粟、谭军从7月13日至8月27日一个半月内, 作战六次(七次),歼敌六个半旅及交通警察总队5000人,造成战果辉煌。而我军主力只有15个团。但15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作战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打敌一部(例如8月26日集中10个团打敌两个团,8月27日集中15个团打敌3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精良; 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 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 希望各区依照办理;并望转告所属一体注意。”用这样的语言表彰一个战区指挥员在毛泽东军事生涯中是不多见的。后来, 毛泽东把粟裕在苏中战役中创造的丰富经验归纳到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中, 以指导全局。这是粟裕对我军军事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再讲一个典型例子。1948年1月,中央军委为改变中原战局,决定由粟裕率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以吸引敌军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这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又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粟接电后,除积极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认真进行南进准备外,同时集中精力认真分析中原战场的战争走势,权衡分兵南进与集中兵力于中原战场的利弊。经过反复思考,粟认为:从全局来看,为了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协同全国其他各战场彻底打败蒋介石,中原和华东我军势必还要同国民党军进行几次大的较量,打几个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从当时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看,我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歼灭战的条件已见成熟;而渡江南进不仅困难较大,且未必能如期实现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在当时,由于中原战场的形势非常严峻,在即将执行中央军委重大战略任务之前,想要改变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是非常困难的,显然是要承担着巨大的责任风险的。但粟胸怀全局,通过两个多月反复对中原战场敌我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诸方面得失利弊的分析, 于4月18日向中央軍委“斗胆直陈”,提出华野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留在中原黄淮地区,集中兵力歼敌重兵集团。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召见粟裕当面听取汇报后,决定3个纵队暂缓渡江,在中原歼敌第五军后再南渡。这时,中央决定调陈毅到中原野战军工作,其在华野党政军职务由粟裕全权代理。于是粟组织了开创全国解放战争新局面的豫东战役。这是解放战争开始以来最大的歼灭战,一次歼敌9.3万余人,使国民党军在黄淮地区失去了组织大兵团向我军进攻的能力,彻底改变了我军在中原、华东战场上的不利态势。豫东战役的胜利,不仅是华东战区的转折,而且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由战略进攻过渡到战略决战的伟大转折。其作用和意义我们可以从1948年8月豫东战役结束以后,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和晋察冀军区炮兵旅长高存信的谈话中看出,毛泽东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为了使被接见的同志能更准确地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毛泽东还左手握拳,手背向上,右手用食指沿着弧形手背越过拳头顶端,以展示出今后鼓舞人心的前景。于此同时,蒋介石则忧心如焚地哀叹:“就整个局势而言,我们无可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今后三个月如不能在长江、黄河间打开一局面,则非垮不可。”从敌我双方统帅如此一致的看法中,人们不难看出豫东战役的胜利,已经使中原和华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endprint

豫东战役后,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以及以后的渡江战役中,粟裕都立足战区,胸怀全局,提出一系列对全局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建议,为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所采纳,随后的战争进程证明这些建议是非常正确和有远见的。

善于认识和把握转折,能动地促进战局发展

粟裕的战争转折理论,来源于他的战争实践活动,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充分运用这个理论指导作战,在晚年他又从转折的角度系统地进行了总结,使自己的作战经验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给后人以极高的借鉴价值。当我们现在翻阅《粟裕回忆录》的时候,从中就可以深深体会到,在粟裕艰难曲折的战斗生涯中,成功与挫折始终伴随着他和他的战友们。他从早年跟随毛泽东、朱德进行游击战争的亲身经历中和对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惨遭失败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适时实行战略转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27年南昌起义后,部队向广东开拔,途中同蒋介石的军队打正规战,遭受了不少挫折。后来朱德、陈毅同志率起义军余部,转战粤闽湘赣地区,把部队带到山上开展游击战,在战斗实践中,大家觉得这种战法可行,于是在同敌人的战斗中经过正反对比,指导思想就从打正规战转变为打游击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是革命战争转危为安的关键。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则在“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下,没有实行这种转变,并不切实际地企图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最终导致了怀玉山失败。抗日战争时期,粟裕担任苏中根据地党政军负责人,依据根据地对敌斗争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生了转变,工作重心由城镇转向农村,作战对象由顽军转向日军,作战方法由运动战转为游击战,从组织形式、领导方法、工作作风都实行全面转变,对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粟认为,战争的运动和发展都是有阶段性的,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944年3月,为打击日伪“清乡” “屯垦”计划,打通苏中、苏北和淮南、淮北四区的战略联系,粟于淮安城东组织了车桥战役,歼灭日军460人,伪军480余人,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它是局部反攻的起点,对推进苏中对敌斗争,并为尔后向苏浙地区发展战略机动影响巨大。因此,粟认为这是华中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

粟裕在对“转折”这个概念进行说明时指出:“人们往往注意战争全局性的转折,例如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却不大注意一个战区和一个战役的转折”。“战争全局的转折和战役的转折这两个高低不同层次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层次,就是战区转折。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全国性的战争中,必须划定几个战区,拿华东战区来说,人口、面积相当一个中等国家,华东我军兵力也相当一个中等国家战时的兵力,在中央的总的战略方针下,有相对独立自主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战区内,依据敌我双方的变化,又形成若干段落,在这个段落与下一个段落之间,形成了战区的转折。”粟作为战区指挥员,十分注重把自已指挥的重心放在战役的转折点上,注重创造战役转折的条件,以求尽早、尽快地实现战役转折。华东作为一个战区,由于作战任务的转换,以及作战对象、地域、规模、方法的变化,整个作战行动自然地形成了若干段落。在各个段落间,华东野战军形成了战区战局发展的三大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苏中地区转入苏北地区作战,山东、华中两支野战军会师苏北时出现的,到夺取宿北战役、鲁南战役的胜利,完成了第一个战区转折。它的突出标志是:从此,华东部队实现了战区内的较大自由权,可以大踏步地进退,把运动战、歼灭战推向了更大规模,为而后连续取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二次转折,是由内线歼敌到外线歼敌,由战役防御到战略进攻的战略转变之际出现的,是由1947年“7月分兵”三路扯散敌人,从内线歼敌到外线出击,这是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1947年9月我军在鲁西南沙土集地区歼灭整编第五十七师,歼敌数目虽然不大,但从此华东野战军不仅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而且取得了在外线作战的主动权,主力南下陇海路,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大军会师中原。第三个转折是由打中等规模的歼灭战到集中更大兵力打大规模歼灭战,由战略进攻发展为战略决战做准备的转变关头出现的。1948年6月的豫东战役,那是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的转折。粟正是由于把自己的指挥重心始终放在戰役转折上,紧紧把握战役转折的现实性,因而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从而使我军的主动权一次比一次大,作战规模和歼敌数量一次比一次多,不断地把胜利推向更大的胜利。

我们从华东战区三次转折的出现到转折的实现,从中可以见到,粟裕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他是根据全国形势和战区态势的主客观发展因势利导的结果,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而不是仅凭主观的一厢情愿。在这里最关键是对转折即将出现的认识和把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努力推进、创造并达到目的。

善于认识和把握转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背后还有许多纷繁复杂的因素,加之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危险系数极高。所以,对于战争转折不仅认识的难度较大,适时地把握更非易事。由于作战对象、作战地域、作战方法以及作战规模的变换,加上各方面的情况表现得错综复杂,客观上会给战局蒙上许多阴影,使一般人难于认清和辨明。这些因素是对战区指挥员战略指导素质的巨大考验。我们下面就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上述华东战区三次转折,其中每一次转折都是出现在形势极其错综复杂的险峻时期。因而多数人看到是困难多、前途渺茫,甚至对战区指导产生怀疑。如第一次转折发生前,在蒋介石要企图一举“结束苏北战事”的形势下,我们内部就出现了思想混乱,认为是出现了败局,根本看不到战场已由前部转向纵深,我军的兵力更加集中,歼灭战的条件已趋形成。第二次转折的发端是“七月分兵”,当时的战场形势和气候条件都很困难,在敌人围追堵截下,加上有两仗没有打好,使人们的视野更加窄小,但粟裕却能敏锐地看到,在我军走的吸引下,已经调动并扯散了敌人,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下一步只要处理好打的关系,转折就可以顺利实现。第三次转折前,中原战局已成相持,敌人占有绝对优势,中原刘邓大军处境艰险,毛泽东为改变战局计划派3个纵队渡江南进,可以想见情况之紧迫。从当时实际情势来说,要开展局面的办法还可举出多种可供选择,但所付出的代价、以至从时间上说都很难以预期。从后来战争的实践证明,粟裕从全局着眼,把握战区形势发展具有极敏锐的洞察力、预见力和坚强的意志。他不为战场上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所迷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意图,立足中原扭转战局的分析和建议,是极富胆略、极富创造性的,也是非常宝贵和及时的。endprint

要实现战区转折,要化被动为主动,还要由战区每一个战役的胜利来实现,特别是取决于一两个带有关键性的战役,是转折实现的关键。战区的转折是敌我双方在战场上进行激烈较量的结果,战区的转折指导着战役的实现,战役的胜利又促进了转折的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对实现战区转折起决定作用的是战区指挥员,取决于战区指挥员能否敢于和善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把战区作战推向更高水平,在转折出现被动的时节,能否冷静地分析战场,积极创造和捕捉转折的条件和时机,在转折时机出现时又能坚定不移地达成转折。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亲自组织指挥的我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首次大规模兵团作战——豫东战役,就把作战的重心全神贯注地放在尽快地夺取开封和及时掌握用于打援的兵力上。在仅用3天多一点的时间督促部队突入城内后,尽管龙亭敌核心阵地尚未拿下,但转折已经实现。而此时正是全战役1/5不到的时间。粟裕当即命令攻城部队除留足够的兵力攻下龙亭外,其余迅速撤出城外休整,准备转于第二阶段作战。

战争转折理论,是粟裕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战争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有关战略、战役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战争转折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而且对今后我军进行新形势下的现代化战争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着眼于战场实际,注重对敌我实情的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组织战役

粟裕在指导作战的过程中,十分善于对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做全面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蕴含其中的特点、规律来指导战争实践。如粟每到一地就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亲自掌握敌我双方的第一手材料。他常说我们的指挥员要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判断敌人的各方面情况,包括敌人的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素质、士气,以及敌人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和作战个性。要善于根据敌人指挥官作战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打法。同时,他也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对自己各方面情况,包括对各部队指挥员的不同特点,下级指挥员和战士对他们所在那个部队的指挥员是不是信赖等,也都应该有透彻的了解,以便正确地使用干部和部队。

如解放战争初期的宿北战役,是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会师后要打的第一仗。毛泽东亲拟电报指示:“两军会合第一仗必须打胜。我们意见:(一)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二)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一个敌人。”蒋介石为配合伪国大需大造声势,迫切要求所部在年底前“结束苏北战事。”此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不言而喻。

当时,由于敌人集中了11个整编师25个半旅,兵分4路向苏北、鲁南进攻,对我军形成了半包围态势。加上前一阶段战事进展不太顺利,部分同志产生了埋怨和怀疑情绪。从战役指挥上讲,粟裕是刚来乍到,司令部机关人员和参战部队基本都是山东野战军部队,情况比较生疏,至于作战对象多数也都是新交手。这些情况使粟十分慎重。在敌重兵云集,来势甚猛,战场极其险恶的情况下,他密切注视着战场敌情的变化。当时,酝酿先打哪一路敌人是颇费思考的问题。有人提议先打淮阳北犯涟水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先解决苏北问题;有的认为先打鲁南整编第二十六师,先解决山东问题比较有利。虽两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粟裕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敌情后认为,东路和北路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和第二十六师都是强敌,眼下还不好对付,而由宿迁北犯的整编第六十九师则既是对我威胁最大的一路,又是弱敌,因为该师曾受到过歼灭性打击,3个建制旅都是歼后重建的,内部矛盾多;师长戴之奇虽是蒋经国一手提拔的反共死硬分子,但军事素质差,向主子邀功心切;宿迁东北地形开阔、村落密集、河网交错,不利敌人救援,而利我分割和运动中歼敌。战役的结局,完全如粟裕所料,仅以3天即全歼整编第六十九师3个半旅共计2.1万人,师长戴之奇自杀。宿北战役的胜利,给了在伪国大上拍了胸脯的蒋介石一记响亮的耳光。

毛泽东曾经说过:“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來的。”毫无疑问,毛泽东所说的“主观能力的活跃”,指的就是粟裕这种结合实际主观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另外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孟良崮战役。这是一个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战役。敌军密集不好打,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从1947年4月初到5月初,粟裕硬是采取“耍龙灯”的战术,吸引着敌军左右回旋,前后奔走,在千余公里的行程中,不仅削弱、扯散了敌人,也迷惑了敌人,并摸清了各路敌人的“决战”虚实。特别是抓准了蒋介石“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密集的敌军集群中行“中央突破”,并适时地将隐伏于鲁南敌后待命的第六纵队及时关上了垛庄的“大门”。此役,仅以6天时间就全歼了不可一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1个团,共3.2万余人。在战役中,战争双方强弱变化的辩证法粟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令人叫绝。部队本身具有的战斗力不是唯一的因素,而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整编第七十四师是强敌,但当该敌的重装备进入山区以后,地形不利,机动受限,不仅发挥不了重装备的作用,而且成为欲弃不舍,欲带不能的累赘,强的一面被削弱,加上敌军内部矛盾重重,在我军坚决阻援下,强敌被歼已成为早晚的事儿。此役,粟裕是在敌重兵集结且又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行“中央突破”的强敌行“中央突破”是史无前例的。当年亲自参加战役,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张震,在回忆孟良崮战役时说:孟良崮战役是一着险棋,险就险在在敌45万大军云集区内,如果旷日持久,华野27万人就可能陷于被动和不利;孟良崮战役又是一着高棋,高就高在粟裕从我之不利,被动的态势中,通过利用鲁中老区作战的有利条件,时南时北,或东或西,有进有退,高度机动的方法,在战场造“势”,这只有高明的指挥员才能做得出来的。

有人说粟裕是“虎口拔牙”,这话说得很形象,拔老虎的牙,必先有擒虎的本领,不然不仅拔不了虎牙,还会落入虎口。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早已载入我军的光辉史册。今天,所有重读过这段战争细节的人们,在深切地为华东野战军各参战纵队1万余名牺牲、负伤的英雄将士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的同时,仍会为粟裕紧密结合实际极富胆略的创造性思维所折服。endprint

善于集中优势兵力,连续组织战役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通观粟裕在组织指挥的各次战役中充分展现了他集中优势兵力连续歼灭敌人的高超指挥艺术,他是善于集中优势兵力的高手。粟指挥作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敢于集中优势兵力,善于转用兵力开展连续歼敌。他说“从战略防御中改变敌我形势,争取胜利,基本上靠集中兵力这一着。”粟裕对集中兵力问题,总结出规律性经验。他说:“要真正做到集中兵力,指导者就要有战略头脑,不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做到全局在胸,切实把握重点,当机立断地选定歼击对象,集中主要兵力,一鼓而歼灭之。”又说:“集中与分散是兵力运用上的一对矛盾。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的作战原则,所以集中兵力是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并不排除必要时分散,分散也是对付敌人的一种手段。”分兵是为了扯散集中强大的敌人,创造战机,而集中兵力则是各个歼灭敌人的最终目的。

比如在苏中战役时,国民党军队集中5个整编师15个旅12万之众,兵分4路向我苏中解放区分进合击,粟裕遵照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指示,着眼于战争初期的作战要求,从当时战场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集中优势兵力,灵活使用兵力,“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仗,什么敌人好消灭就打什么敌人”的战役方针。第一仗,根据分进之敌彼此间距离较大的情况,首先抓住位于解放区前沿,既疏于防备,又是临时驻止之敌的整编第八十三师,于宣家堡、泰兴地区迅速集中6倍于敌的兵力,出其不意,全歼其第十九旅2个团和山炮营及第六十三旅1个营共3000余人;随后又转兵东指,于如南地区歼灭整编第四十九师1个半旅1万余人。

苏中战役黄路一战,我军分别将国军包围于分界、加力两地,由于国军固守,我军攻击一夜未果,情况紧急不能拖延,粟裕果断地从加力方面抽调1个旅转用于分界作战,以5:1的绝对优势歼灭分界之敌后,又迅速将1个师又1个旅共15个团全部用于加力,再次形成5:1的绝对优势,两战干净利落地全歼敌人2个半旅1.7万余人。粟后来回忆这场战斗时说:“我们手头兵力不多,更没有预备队,只能从战场上及时转用兵力。”

从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我军以3万人的兵力对付敌之12万人,七战七捷。除海安和邵伯二仗以少量兵力组织防御外,其余五仗都集中了3至6倍的优势兵力歼敌,由战场上的劣势,机动地转变为战场局部的绝对优势。

粟裕不仅善长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而且还善于集中兵力连续组织战役。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亲自组织和指挥了许多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经典战役。从中不仅使我们看到他卓越的战略指导艺术和战役指挥艺术,而且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出,他极善于根据战场情况的发展变化,注重“照顾各个战役之间或各个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预见到各个战役之间的联系,在打一个战役的时候,心中就开始酝酿着第二、第三个歼敌战役方向,所以每当战役胜利在握的时候,他又能立即向中央军委提出举行下一个战役的建议。以战役的连续胜利开展战局,灵活机动的驾驭战争发展,这正是他战区指导超前性思维的一个突出表现。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上级的指示,等待派予任务。态势的改变,有时特别是在关键性的历史阶段,并不是一个战役就能实现的。如宿北战役开始扭转战局,但我军仍尚未完全摆脱被动。在战役还在进行的时候,粟裕就面对战场形势,考虑下一个有利的战役方向。

经中央军委批准,粟裕在宿北战役结束后第4天,部队又夜行晓宿秘密转兵北上,在行进中完成兵力部署,于鲁南地区抓住了由峄县向临沂进犯的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在此次战役中,粟裕之所以选择了既强又“弱”全部美械装备被称为“国军精华”的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是有他的独到理由的,说他“弱”是因为马励武求功心切、突出孤立,自恃是蒋介石嫡系与友邻矛盾重重。在歼敌过程中,我军集中了4倍以上于敌的兵力,仅经一昼夜就歼其主力,为整个战役的全胜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从此,我军取得了华东战场的主动权。战役第二阶段敌情变化后,粟裕又当机立断,再于峄县、枣庄地区歼灭整编第五十一师。创造了我军在华东战场上一次歼灭国民党两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的新纪录。宿北、鲁南战役的胜利,开辟了我军大踏步进退的广阔天地,为而后一环套一环,连续进行的莱芜、孟良崮战役,打更大规模的运动战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例如,1948年7月,当豫东战役还在进行的时候,敌原定增援兖州的第二十五軍改援豫东,我山东兵团乘势夺取兖州,济南已成孤城。7月16日,粟裕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提出了内外线兵团争取时间休整一个月后,协力“攻济打援”,并说:我攻占济南后,战局可能迅速南移,今冬攻占徐州之计划似有极大可能。在这里,粟裕不仅在战法的运用上极为新颖,而且还预见到而后战局的发展,都极富创见。历史上我军有以攻城为目的的“攻城阻援”,也有打援为目的的“围城打援”,而济南战役则是既攻城又打援双管齐下。粟裕为对付10万守军、17万援军,采取分工协作,以7个纵队攻城,8个纵队打援。毛泽东在批准粟的作战方针和计划的同时,对该次战役结局估计了3种可能。而粟则以8天时间歼敌10万余攻克济南的最好战绩,拉开了解放战争伟大战略决战的序幕。

粟裕曾说:“在济南战役以前,我就考虑攻下济南后的行动方向。当时军委赋予我们的歼灭整编第五军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预期在攻济打援中将该军歼灭,然后再遵军委指示实现渡江。”但济南战役过程中,援兵未来,歼灭第五军的设想未能达到。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歼敌责任感,激励着他在济南城内巷战正烈的时候,又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攻占两淮和海州,歼击援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再次采纳了粟裕的建议。随着战况的发展,中央军委和华东、中原野战军领导将帅共谋,使淮海战役发展成一次以徐州为中心的大规模战略决战。在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粟裕指挥了许多震惊中外的著名战役,歼敌规模也越来越大,一次作战由歼敌几万人,发展到十几万人、几十万人。有人作过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亲自指挥的战役歼敌数,当在120万人以上。辉煌的战绩,也使得人们交口称他为常胜将军。陈毅元帅曾说:“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90年的光辉历程,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今天我们学习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光辉业绩和高超军事谋略艺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刻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总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动强军目标落地生根,坚决完成党和人民在新时期赋予我军的神圣使命。

(责编 曲星)endprint

猜你喜欢
粟裕战区中央军委
第一次开飞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刘少奇与粟裕交往二三事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西部战区战歌
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掠影
粟裕谈黄桥战役
中央军委决定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粟裕与攻台作战的准备
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曾兼代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