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知多少
——五种常见鼻炎的分型治疗

2017-09-19 03:59赵胜堂
益寿宝典 2017年17期
关键词:鼻涕组胺变应性

文/赵胜堂

慢性鼻炎知多少
——五种常见鼻炎的分型治疗

文/赵胜堂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长期患鼻炎可引发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应给予足够重视。此外,鼻炎是鼻腔炎性疾病的总称,不区别类型给予分类治疗,是导致鼻病者反复难愈的误区。本文特将常见鼻炎类型的症状与治疗介绍给大家。

一 慢性单纯性鼻炎

1. 症状特点:是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的慢性炎症。鼻塞的症状是间歇性和交替性,即白天轻夜间重,侧卧时下侧鼻腔鼻塞,上侧通气良好,黏液性鼻涕,鼻黏膜充血红肿、呈鲜红色。鼻分泌物脱落细胞学化验淋巴细胞阳性。

2. 治疗方法:轻症者以局部治疗为主。病史长、症状重者,局部治疗辅予多种维生素、抗组胺药及中药。

(1)首先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感冒引起的需治疗和预防感冒,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需要进行抗菌、抗病毒治疗。

(2)急性发作时,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以改善症状。能收缩黏膜血管,消除鼻黏膜充血肿胀,解除鼻塞,改善通气,作用迅速而持久。用药1分钟内即可见效,药效能持续2小时左右,司用于治疗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症状好转即停,不可久用。最常用的为盐酸麻黄素滴鼻液,成人用的浓度为1%,儿童用的浓度以0.5%为宜。

(3)反复不愈且严重者,行下鼻甲封闭术或注射硬化剂治疔。

二 慢性肥厚性鼻炎

1. 症状特点:本病是以鼻黏膜及黏膜下及至骨膜充血肿胀、增生肥厚、分泌物增多为特征的慢性炎症。鼻塞多呈现持续性,闭塞性鼻音和嗅觉减退、视力下降、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鼻涕呈现粘脓性。鼻黏膜增生肥厚,下鼻甲尤甚,黏膜暗红色,鼻分泌物脱落细胞学化验中性粒细胞阳性。

2. 治疗方法:病变轻者治疗同慢性单纯性鼻炎。长期不愈且症状不减者可用硬化剂下鼻甲注射,或选用激光、微波、射频治疗。病情顽固者建议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三 萎缩性鼻炎

1. 症状特点:鼻黏膜干燥、鼻塞,嗅觉障碍,鼻腔内有大量黄绿色脓痴形成,有人呼吸恶臭,头昏乏力。鼻分泌物脱落细胞化验鳞状上皮细胞、嗅鼻杆菌阳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2. 治疗方法:

(1)维生素: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B2。

(2)鼻腔冲洗:可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1:2000高锰酸钾溶液。

(3)雌激素:应用雌激素局部喷雾或软膏涂抹,可使鼻黏膜血管扩张、充血。

(4)抗生素:局部应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可改善症状,抑制臭鼻杆菌生长,使鼻腔内的继发感染得到控制。

(5)局部滴药:可软化干痂,润泽黏膜,改善症状。常用复方鱼肝油、复方薄荷油。

(6)表皮生长因子喷雾剂:促进鼻腔黏膜上皮生长。

(7)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缩小鼻腔,降低鼻腔水分蒸发,减轻鼻黏膜干燥和结痂形成。手术方法有鼻腔粘骨膜下填充术、鼻腔外侧壁内移术、前鼻孔封闭术等。

四 过敏性鼻炎

1. 症状特点: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可分为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季节性鼻炎主要是由花粉引起,故又称花粉症,患者每到花粉扩散期就开始发病。常年性鼻炎主要由常年接触某些变应原引起,如室内尘土、屋尘螨、真菌、食物等,症状与季节性相同,但眼部症状较轻或无。

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1)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2)清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滴下。(3)鼻塞: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4)鼻痒: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

2. 治疗方法: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需维持治疗。鼻内给药具有许多优点,高浓度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鼻部,避免或减少全身副作用。但对于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鼻内给药不是最佳选择,推荐全身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口服或鼻用第2代或新型H 1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适用于轻度间歇性和轾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2)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对其他药物治疗无反应或不能耐受鼻用药物的重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

(3)抗白三烯药: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4)鼻内减充血剂:对鼻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有缓解作用,疗程应控制在7天以内。

(5)鼻内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抑制流涕。

五 血管运动性鼻炎

1. 症状特点:分为鼻塞型和鼻溢型,患者往往对气候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异常敏感。

鼻塞型症状以鼻塞为主,多为间歇性。一些患者晨起时的鼻塞严重,白天减轻或消失。也有的患者每晚加重,常伴有随体位变化的交替性鼻塞。如鼻黏膜发生息肉样变或鼻息肉,可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性鼻塞。时有喷嚏,但程度较轻。喷嚏过后鼻可获短暂缓解。患者往往对气候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异常敏感。

鼻溢型水样鼻涕增多为其主要症状,多伴有发作性喷嚏。发病常为连续数天,每天换洗数条手帕或耗用大量手纸。鼻内发痒,经过一定间歇期后在一些诱因作用下又可发病。

2. 治疗方法: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掌握生活节奏,稳定情绪,不要过度疲劳与紧张。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治疗或暗示性语言,有时也会收到明显效果。

(1)鼻减充血剂:对以鼻塞为主要症状者可选用。但在应用时要注意药物性鼻炎的发生。可采取间断性或交替性给药。三磷酸腺苷钠(ATP)对缓解鼻塞有显著疗效。

(2)抗组胺药:不少非免疫性因素也可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故抗组胺药对不少病例仍有较好疗效,对鼻痒和喷嚏症状明显者可首先选用。

(3)抗胆碱药:适用于以鼻溢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可有效地控制鼻溢。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在细胞内外各水平上发挥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故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些喷嚏症状明显、水样鼻涕较多的病例,有显著疗效。

猜你喜欢
鼻涕组胺变应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抑制发酵食品组胺含量的研究
流不尽的鼻涕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鼻涕瀑布
采集鲸鱼大“鼻涕”
大象会吃到自己的鼻涕吗?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