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总部的王继芳投敌始末

2017-09-20 08:14福建赖晨
金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杜聿明联军林彪

文/福建·赖晨

林彪总部的王继芳投敌始末

文/福建·赖晨

1946年5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王继芳(1919-1951)叛逃投敌,给东北民主联军造成了许多被动和恶果。

林彪的低谷

1946年夏,东野部队由四平败退至吉林舒兰。四平战役,林彪部队伤亡8000多人,大部分是经过抗战的老骨干,因此元气大伤,许多部队暂时失去了战斗力。部队刚宿营,李作鹏(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前方总部参谋处处长)即与苏静(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何敬之(时任东北军区司令部四处处长兼前方供给主任)等人摆酒豪饮。林彪见后大怒曰:“现在什么时候,你们还在醉生梦死!——部队搞得乱七八糟,你们也不心急!——电台还没架线,你们也不管!”言罢奋臂掀翻酒桌。

林彪发那么大的火其实并不是针对他们喝酒,而是因为王继芳投敌了。他一投敌,我军的行动情况让敌人弄得一清二楚,我们退长春,敌人紧跟到长春,退吉林,敌人紧跟到吉林。林彪曾赞扬“东总”情报部门能顶得上一个主力纵队,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情,林彪怎能不发火?

听说王继芳跑了,林彪的眼睛都直了。他马上问,王是从哪里来的,边上的人回答“后总”。林马上说出3个字:“改密码”。许多在林彪身边工作过的人都记得,林彪从此对周围的人就变了一种态度。据苏静说,后来打吉林省磐石市靠山屯,王继芳的后任——作战科副科长阎仲川——奉命去调查总结经验,中间敌情突变,没有赶上部队,一天没有回来,林彪听说后就坐不住了。苏静了解阎,说他一定会回来的,林彪瞪着眼睛说:你敢保证吗?苏静肯定地说:没问题。翌日一早,阎果然回来了,林彪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了。四平战役失败与这位作战科长的叛逃可谓是林彪人生的最低点之一。

不久,李作鹏被撤职,调离总部,下放到一纵做副司令兼参谋长,刘亚楼接替了他的职务,由此“横空出世”。

红小鬼出生

据国民党方面的史料《东北保安司令部接收东北周年纪念册·第十章》记载:“王继芳,四川巴中县人,现年27岁。自幼即随林彪,至今十余年。曾参加共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嗣在延安抗大毕业,曾任教官。及从林彪抵东北后,升任共军民主联军作战科长,为林彪之亲近重要部属。于5月19日国军进驻四平街时,知共军所行非义,径向我军投降来归。”后来王继芳还恬不知耻地在报刊电台发表投降书说:“本人痛悟过去共军破坏交通、阻扰接受之种种行为,危害国家民族至深至巨,军事上已完全失败。继此以往将被国军逐入黑龙江内兴安岭一带大山,冻饿而死。故特决心来归,自动投诚,以作尚在迷忽中之份子之先导。”

据东北野战军老同志回忆:1933年,14岁的王继芳参加了红四方面军,是长征途中被大家轮流着背过雪山草地的红小鬼,原为罗荣桓领导的山东纵队的干部,抗战中期被送回延安抗大学习。他从抗大毕业后曾任抗大教官。抗战胜利后跟随林彪抵东北,升任东北民主联军作战副科长。他为人精干,有点文化,他的人缘不错,很受人欢迎。不过,他的内心很龌龊。

迷上地主女儿

林彪总部入住吉林市梨树县梨树屯(镇)之后,王继芳在这个梨花飘香的早春与镇上国民党三青团的一个女区队长——地主房东的女儿相识并坠入爱河。

1946年5月18日夜,“东总”前指从梨树撤退前发现王继芳不见了,大家也没当回事儿,以为他干什么去了,还等了一会儿。两天后,林彪觉出不大对劲儿了:这敌人怎么就跟着屁股追,而且这么大胆、放肆呢?

原来在民主联军从四平东北、西北和正北分三路撤退时,王继芳就迎着国民党走去,他早就准备好了国军发的无人地带安全通行证。他可不是空手去的,从脑袋到挎包,都装着从实力统计到撤退计划之类让敌人求之不得的情报。廖耀湘马上向杜聿明请功,杜聿明闻听后,喜形于色地传令以贵宾礼遇迎接王继芳。王继芳感激涕零,将东北民主联军的所有机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聿明安排政治部中将主任余纪忠和第二处少将处长吴宝云负责和他谈话,并给予优待,还把他的口供(密封)送去南京国防部。

王继芳的挎包里和脑袋里装满了东北民主联军方面的情报,当时我军的各种情报他都清楚。廖耀湘、杜聿明为此很是高兴了一阵子。台湾现在出版的有关东北战局最初的共产党部队的情况,都是依据他提供的情报。

几天后,王继芳重返梨树镇,把房东那个面庞娇嫩白皙、身材丰满漂亮的地主女儿领走了。个把月后,国民党在长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还送他一顶“少将参议”的乌纱帽。其实王继芳早就准备好了那么多机密情报,甚至临走时还问阎仲川等人有没有什么新情况。他要用曾和他一铺炕上打呼噜、一口锅里搅马勺的战友的血染红自己的顶子,铺一条荣华富贵的前程。

灾难性的恶果

王继芳叛逃后,给敌人送去了撤退命令和实力统计之类的机密材料。据时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少校参谋的黄仁宇说,他和王谈过话,但是“从和他的谈话中,找不到太多有利于我们作战的资料,不过填补了我们所不知道的空白,并证实了之前接到的报道。他让我们对局势有了更全盘的了解。”黄仁宇在他的著作《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中还说:“共产党军队如何从苏联手中接手日军的装备与补给,王说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一次某部队遵照指示,前往某兵库接手武器。苏联守卫严正告诉他们,仓库无论如何不能交给他们。这个部队困惑之余,回去禀报上级,高层人士于是进行调查。最后这些官兵奉命再去一次,这回改在晚上去。他们发现苏联兵全撤走了,在安静的黑夜中,整栋房子中成箱成盒的物资全归他们所有。”

王继芳叛变在作战上造成的恶果是:由于敌人知道了我们部队的番号和人数,追击起来更加猖狂,更加嚣张。杜聿明由此了解到民主联军已经实力大损,许多关内来的精锐部队减员过半,失去了战斗力。他一改谨慎用兵的做法,调动其精锐,以机械化为先导,一路长驱直入,对小股民主联军的骚扰不予理会,分兵追击民主联军,甚至企图将林彪部队截留在松花江南岸加以歼灭。从5月21日开始,杜聿明指挥部队以多路平行追击方式对民主联军穷追不舍,国民党军机械化部队迂回包抄,有时候甚至跑到我军前面。国民党空军也飞来助阵,在空中不停地扫射。

5月22日,林彪主动撤出长春。翌日,国民党不战而得长春。随后又先后攻占了辽源、梅河口、海龙、双阳、磐石、九台、永吉、桦甸、拉法等众多的中小城镇,其前锋部队直抵松花江南岸,后因松花江大桥被炸才停下。就这样,杜聿明一路猛追,直到把东北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东北民主联军不分白天黑夜迈开双腿拼命地向北走,许多部队被打散、打乱,失掉联络。这一时期,是民主联军比较困难的时期。

许多东北野战军老同志回忆:国民党显得大胆自信,一个团一个营就敢孤军深入,完全不像以前那样集中兵力、步步为营。这时候我军也顾不上夜行军,只要腿快不被敌人追上就行。国民党飞机在头顶上扫射轰炸,把许多部队都打散了,团不成团,连不成连。有的部队被敌人分割包围,落在后面,与上级失去联系。有的边撤边打,几天几夜得不到休息,许多战士牺牲,疲惫不堪。大家都感到奇怪:国民党怎么一反常态,追着赶着打我们?后来才知道是叛徒王继芳造成的恶果。据罗荣桓回忆,东北民主联军从长春撤退到哈尔滨时思想十分混乱,全军手足无措,无政府无纪律现象十分严重,各人搞各人的,各人抓各人的。有些同志把新收编来的伪满军队和新缴获来的武器,看成是自己的,不去充实和补充主力。这样的部队虽然有武器,但是很不巩固。敌人一进攻,散的散,叛变的叛变,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946年6月2日,林彪致电东北局说:“渡松花江的部队建制不完全,逃亡和疲惫现象十分严重。被敌人隔断尚未找到的部队,梁兴初缺一个团,罗华生部缺一个营,万毅部缺少四个营。万部减员最大,有的团只剩下了半数。”黄克诚的3师也遭受严重的损失,为此,5月24日,他向中共中央作了报告。电报中说:“从1946年3月下旬国民

猜你喜欢
杜聿明联军林彪
杜聿明瞻前顾后成俘虏
我所认为的贵族
我所认为的贵族
杜聿明与廖耀湘的“迂回战术”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上)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
辽沈战役中林彪为何对南下北宁线作战迟疑不决?
艰苦奋战的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的后方勤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