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洛丽塔》叙事艺术

2017-09-20 22:29彭峰
魅力中国 2017年13期
关键词:洛丽塔叙事

彭峰

摘要:《洛丽塔》是俄籍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运用了复杂的叙事策略创造出惊人的叙事效果。叙事时间的含混,将梦幻与事实、虚构与现实相交织,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叙事聚焦的杂糅,使小说成为读者狂欢的审美盛宴。

关键词:纳博科夫;洛丽塔;叙事

俄籍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用俄语和英语创作了17部因语言和形式创新而十分复杂的小说,其中《洛丽塔》、《微暗的火》、《普宁》和《艾达》最为著名。他对文学形式和语言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被广泛誉为自福克纳以来最重要的美国作家和自乔伊斯以来最具有创造力的文体大师,成为美国黑色幽默和后现代文学的先驱。《洛丽塔》被公认为20世纪最有争议的小说之一,由前言、回忆录和后记组成。

《洛丽塔》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读者难以理解纳博科夫何以要用如此优雅的笔调和富于美感的意象来写一个故事,并且写得如此曲折、婉转而又十分感伤。读者不禁会在沉醉于小说优美文字的同时对纳博科夫的创作意图产生疑问,或是在愤慨于作者含混不清的道德立场的同时感到难以抗拒小说叙事的魅力。在追寻作者意图的过程中,较为敏锐、细致的读者其实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作者不乏戏谑的笔调中透露的反讽意味,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戴着面具的作者在调侃小说的主人公,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者也流露出种种“不可靠”的迹象。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读者确信作者对主人公是持批判态度的。当然,我们并不能据此认为纳博科夫已将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念嵌入文本之中,让读者自己去发现。这或许正是这部小说复杂性的一种体现。为认识、理解这种复杂性,我们可以用韦恩·布思的“隐含作者”概念作为理论支撑,为读者心中存有的一些疑问寻求合乎逻辑的回答。

一、《洛丽塔》的叙事

《洛丽塔》整部小说都发生在一个动态的旅行过程中,亨伯特(Hurobert)第二任妻子黑兹太太(CharlotteHaze)死后,他带着洛丽塔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四处游历、非法同居的不正常生活。汽车旅馆是休憩的驿站,破旧的旅游小册子和加油站地图是向导,亨伯特就这样带着洛丽塔漫无边际地周游美国,完成了小说中主要角色第一次在空间上的移动。亨伯特本以为可以安顿下来,和洛丽塔开始幸福的生活,为此他为洛丽塔找了一家女子学校,但洛丽塔却开始行踪不定,甚至出现短暂的失踪,这些使亨伯特感到不安,和洛丽塔发生了争执。洛丽塔提议开始由她设计的第二次旅行。为了远离不安与焦虑的困扰,亨伯特答应再次移动,寻找只属于他和洛丽塔的伊甸园。如暗影般时隐时现的奎尔蒂(ClareQuiIty)是亨伯特最大的威胁,不远不近地尾随着他和洛丽塔,始终无法摆脱。在第二次由洛丽塔设计的行程中,亨伯特失去了主动权,完全听命于洛丽塔,终于洛丽塔在一次发烧住院的过程中被奎尔蒂接走,仿佛永远消失于亨伯特的世界。时过境迁,再次见到洛丽塔已是多年之后,怀孕的洛丽塔身体臃肿,早已失去了宁芙(Nymphet意思是小仙女/小妖精,在《洛丽塔》中特指亨伯特喜爱的九到十四岁年龄段内的性感少女)的吸引力,爱恨交织的亨伯特离开洛丽塔,踏上了对奎尔蒂的讨伐之途。

骑士移步作为文本结构的隐喻,其本质是破坏性的。不仅是骑士移步这一结构隐喻,其他任何创作技巧的使用都会使小说中的人物被囚禁在文本的牢笼中,一旦文本创作完毕,其中的人物、故事情节都会固化、凝滞为永恒的存在,不会再次受到任何生存的威胁,不会枯萎,不会凋零。但这就是纳博科夫所要追寻的美学吗?

正如亨伯特引用的一首古诗中所云,“人类的道德观念是我们不得不向美的现世观念所致的敬意”,纳博科夫追求的是比永恒之美更加绚烂的生死之美,这种美不会像宝石一样固化凝滞,封印在文本中贪求永生。纳博科夫只在洛丽塔生命最繁盛的那一刻设置一只蝴蝶来代表他的美学主张,却残酷地让超出宁芙年龄限制的洛丽塔最终死于难产。纵使洛丽塔在现世中是多么完美的宁芙的化身,一旦时间在她身上留下稍许岁月的痕迹,她就失去了宁芙的生命力。叙述者亨伯特同作者纳博科夫一样,希望给故事画上一个句号,将生的气息统统抽出,留下的只有小说的尸体。为了彻底结束文本的生命,达到有生有死的自然艺术美感,纳博科夫安排叙述者亨伯特患心肌梗塞死于监狱,以及失去宁芙生命力的洛丽塔死于难产。至此,小说中的所有人物统统殒命,但无论如何限制人物的生命,这部作品只要再次被读者阅读,小说人物就又周而复始地获得了新生。

洛丽塔之所以充满美感,是由于她的生命时刻遭受着来自外界的威胁:亨伯特的虐待、奎尔蒂的诱惑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将洛丽塔推向死亡。面对死亡的深渊,洛丽塔就像一只蝴蝶般翩翩起舞,以一颗孩童之心,漫无边际地绽放自己的美丽,毫无顾忌,毫不偽饰。就是这样唯美的洛丽塔也仅有一刻能与蝴蝶媲美,艺术的创作始终无法战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洛丽塔在缔造一个真正的生命时,难产死去了,这也象征了纳博科夫为必死的美感作出的努力受到了压制,以挫败告终。

二、隐含作者的建构

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了隐含作者的概念,指的是作者在每一部作品中的隐含替身,即作者的第二作者。隐含作者是叙事主体,负责设计虚构世界里的叙述人,决定叙事人的特性。在《洛丽塔》中,始终存在着双重声音,表层的是不可靠的叙述者亨伯特的声音,底层的是隐含作者的声音,两者所传达的信息是不相同的。亨伯特的声音是令人同情的,而隐含作者的声音是反讽的。正是因为有了反讽,《洛丽塔》在道德上就不是冷漠的,就不是放弃了道德评判的作品。

通常,读者往往深受叙事者的感染,不知不觉地沉浸于叙事者“我”营造的虚构的艺术世界中不能自拔,丧失应有的警惕性,从应保持的怀疑态度转而完全相信“我”的故事。然而,现代叙事学理论认为,这种倾向是可怕的,它使读者丧失了理智和清醒,剥夺了其自行判断的权利,造成一种话语的霸权。陈沿西在其论文中借助于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来分析这一问题,认为亨伯特是话语的“统治者”,而洛丽塔则被他驯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力,沦为叙事中的“失语者”。可见,第一人称叙事者亨伯特的自白的不可靠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叙事的不可靠性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必须保持警惕性和批判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亨伯特从头到尾都在撒谎和欺骗,也不意味着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道德根本就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作为一个聪明的叙事者和忏悔者,亨伯特巧妙地将他的想象和狡辩之辞与不可否认的事实真相混在一起,虚实不定。在这种叙事语境下,作为读者更要细读文本,要火眼金睛,十分谨慎地去辨识什么是被“过滤”了、什么是被过度叙述了、谁在什么时候成为了叙事中的“失语者”,等等。作者纳博科夫似乎有意要增加小说的神秘感和不确定性,留给读者更多的自我构建第一人称叙事者和被叙事者的空间,从而有意地增加小说审美的距离。纳博科夫的创作思想的确非常独特,他曾认为一名优秀的作家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而他自己也被评论界认为是一名魔法师般的作家。《洛丽塔》这部谜一般的小说正是最好的注脚。

正如申丹在《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中所指出的“隐含作者通过在事实与关于事实的评判之间的差异,揭示叙述者的不可靠以及让读者做出真实的道德评价,从而超越叙述者的感知层面,将眼光投向小说的意蕴。”《洛丽塔》虽然是亨伯特的自圆其说,自我开解,但纳博科夫却让隐含作者一直贯穿其中,在亨伯特那滔滔不绝的自述中,让隐含作者带领读者超越感知层面,关注小说道德层面的意蕴,完成道德评价的终极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洛丽塔叙事
洛丽塔裙
论《洛丽塔》中的极权主义思想
《洛丽塔》女主人公悲剧根源浅析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做他的洛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