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完善法治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017-09-20 19:30何洪周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法制法治

何洪周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法治体系的建立,以此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进行规范并促使其有效发展。以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于没有可借鉴的相关经验,造成经济体制改革不够充分和全面,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文章认为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完善法治,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经济体制;法治;法制;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以此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会还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征程。这就要求将法治观念、原则、思维、方法和精神全面贯彻到经济体制的改革中,以此引导、规范和建立以及保障我国对经济体制的改革。

一、法制与法治基本概述

(一)法制

对法制的理解从狭义上来看就是我国的法律制度,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身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从广义上对法制进行解释主要是指参与社会关系的参与者对建立的制度进行遵守和法律对参与者的平等执行。从更加深层次理解,法制不仅仅包括需要遵守的法律和制度,它还包含了对法律的具体实施和进行法律监督等活动。

(二)法治

法治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发展促成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法治的范围大到包含了我国的整体,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在这项框架中完成的。真正的法治是对国家、政府、社会这三方面的一体建设,这就需要在整体的建设中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以及全民守法这四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推进。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保证党的执政地位,进行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保障。

(三)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首先,法制与法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制是进行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在法制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实施过程,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其次,在对经济制度改革中完善法治的前提是要拥有完备的法制作为坚实的后盾,同时法治也是法制的立足点。最后,法制发展的最终必然是实现法治。

二、完善法制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法制作为进行法治的前提,在进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相关法律进行有效地解决,对这些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促使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一)承认法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承认法律首先将法律带入到所有制中进行理解,所有制问题是对经济制度进行判断的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完成对我国所有制的理解,关系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理论支撑和达到进行改革的共识,同时也关系到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和评价。

1.结合法律与经济对所有制进行考察。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只是从经济发展方面进行理解是不够充分的,我们还需要站在法律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基于对法律的判断标准,认为国有企业的提法优于所有制的提法。这种提法主要是通过对生产关系总和将所有制进行把握,而生产资料则作为狭义的所有制。将经济与法律两者相互结合进行分析体现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对所有的客体都进行了强调。

2.经济体制更加强调的是所有权。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对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有效分离,是实现经济主体地位明确化和法律化的过程,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促使所有权更加具体化和法律化。

(二)遵守法律,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依照规则行使

依法执政完善经济宏观调控:实现宏观调控就需要依赖于科学合理的具有完备性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这一观点从三方面进行体现,其一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需要法律作为其依据;其二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是体现在宏观的领域中;其三是国家进行权利的实施需要对此进行监督。

1.一般情况下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是对物价的稳定、降低社会的失业率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国际经济发展间的收支平衡,在其中所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宏观调控主要解决的是短期的问题,是对需求的管理,而进行长期管理就需要实施供给管理。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以此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长期和短期的问题。

2.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构成了我国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的法律边界。体现市场主体的法律,如《公司法》;体现对市场主体进行规范的法律,如《合同法》《证券法》;体现市场管理秩序的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宏观调控方法的法律,如《审计法》《预算法》。这些相关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发展为经济制度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还是存在着不协调之处,需要对此进行完善。

(三)执行法律,以维护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信誉

1.在我国与国外发生经济往来和建立合作关系时,立法和执法在其中特别的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彼此的协商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就需要通过进行立法,加强执法来对此进行解决。目前在对外经济贸易中我国的执法水平不高,原因主要体现在立法程序和内容全面性这两方面,表现为法规之间存在的矛盾的问题和公民或者企业对法律知识认识不足的问题。如《会计法》在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其他国家对我国的《会计法》具體实施情况提出疑问,我国对此作出了回答,即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会计标准使用一致并且已经全面的实施。如此我们发现我国在立法上进行回答比较准确,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上就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对立法和执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endprint

2.自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以来,我国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制定相关的法律措施对经济发展进行规范非常的必要。在对外发展经济贸易中,首先就需要制定与之相关的一套法律和法规,制定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贸易权益者的利益。其次是明确制定的法规和政府以及市场规则管理的范围;最后是考虑对等的原则,即在发展对外贸易中针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中的共性,以此实现对等。

(四)完善法律,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中和谐社会原则

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效率,而對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就需要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规范引导,究其根本,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因此只有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才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相反,没有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规范就会造成市场经济结构混乱,引起社会动荡。

三、完善法治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法治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就是建立在完善法制的基础上进行完成的,完善法治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其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引导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其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规范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其三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保障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引导经济体制改革

1.在以往发展市场经济由于没有实际的经验提供有效的借鉴,因此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采用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形式。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现代化经济体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运用法治新思维和方式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进行改革首先是对此进行立法,这在前文已进行明确地阐释,法治是建立在立法的基础上,同时法治化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立法进行推动和引领。

2.运用法治思维,采用相应的方式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首先就需要改变法治与改革相互对应观念的转变,实际运用中法治与改革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法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行为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对发展经济进行引导和规范,以此形成约束力。

(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规范经济体制改革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自身体制失灵的情况下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使其稳定发展。只是这项手段的实施需要依赖我国国家政府部门颁布规范文件,依靠国家给予的权利进行经济市场的调控。宏观调控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的实施需要对此制定边界。即在市场没有发生失灵的情况下,以市场自身规则开展经济活动,不对此进行干预。进行干预只存在于市场经济失灵的情况下进行。针对这种情况在党的十八大上就提出了调整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调控需要与法治联系到一起,进行宏观调控需要建立在法治的前提上进行。

2.宏观调控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整的最重要的手段,在进行法治社会建立的基础上应该通过法律对此进行规范。进行市场的宏观调控需要依赖国家行政手段在其中的运用,但是对此进行调控过度或是过分使用和依赖国家的权利对资源进行配置容易导致市场自身资源配置机制的失调和功能性降低,长此以往加大了经济发展制度成本的投入。因此,在现阶段中进行宏观调控就需要建立在正当的法律程序上,并且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如在进行经济预算的管理中,以前的预算在运用中呈现随意的形式,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通过颁布《预算法》和实施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来实现对经济体制的改革。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保障经济体制改革

1.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制的建立和完善,法制在其中也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完善自身,以此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改革的需要。我国的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已经完成和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对此进行分析和有效解决,其中所涉及到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如现代的房产税会造成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进行重新的调整和分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法治和法制在其中进行经济关系的调整并对此进行重新的分配,就需要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简言之就是通过对现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以此促进社会市场公平的建立,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自身权益,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获益,同时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还能够保障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2.从另一方面来说,完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以保障市场经济体制良好的运转。如在建立上海自贸区试验区时就需要对许多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制度进行创新。而这些创新的制度在实验中发挥的效果还需要时间和实际运用对此进行检验。相关国家政府部门对这项项目也颁布了支持性的政策,但是对此是在实验之前进行立法还是实验之后进行立法是现在的分歧点,对此,国家政府部门通过的相关决定即采用先立法进行经济发展实施的规范,这就是我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体现。

[责任编辑:岳文可]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法制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法制严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