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7-09-21 12:57张阳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例数

张阳阳

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阳阳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与化疗联合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12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紫杉醇+替吉奥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且临床受益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疼痛、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总改善率为 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能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命质量,缓解不良反应,提高近期疗效。

参苓白术散;紫杉醇;替吉奥;胃癌;治疗效果

多数早期胃癌患者症状不明显,仅少数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类似溃疡等上消化道症状。进展期胃癌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疼痛、体重减轻,患者有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部疼痛加重,出现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肿瘤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1]。腹部持续疼痛常提示肿瘤扩展超出胃壁,可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黄疸、腹部包块、直肠前凹扪及肿块等症状。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临床病死率非常高。化疗是治疗胃癌的常用手段,但其整体疗效并不理想,且伴有重度不良反应,通常老年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更低。本研究就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年 3—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8~76岁,平均(56.7±1.2)岁;23例低分化腺癌,17例印戎细胞癌;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55~72分,平均(62.5±2.1)分。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0岁,平均(56.2±1.5)岁;25例低分化腺癌,15例印戎细胞癌;KPS评分50~77分,平均(62.8±2.3)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依据我国卫生管理部门颁发的《胃癌诊治规范》中胃癌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分期标准依据TNM分期定义;②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瘀血内阻、脾胃气虚的辨证标准,主证为胃痛、痛处不移、气短乏力、面色晦暗、进食后腹胀等;次证为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大便溏泻、脉细脉涩、舌质紫色[3-4]。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组织病理学、病理细胞学诊断为胃癌;均已失去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影像学检查可探及 1个及以上可测量病灶;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肝肾功能、血常规、糖代谢、脂代谢均无显著异常;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传染性疾病。

1.4 治疗方法 化疗前处理:①止吐处理: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 mg;②预防过敏:肌内注射25 mg盐酸异丙嗪,静脉推注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静脉滴注0.4 g西咪替丁注射液。化疗后处理:静脉滴注100 ml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推注20 mg呋塞米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接受紫杉醇+替吉奥化疗方案治疗,第1、8天静脉滴注75 mg/m2紫杉醇脂质体,第1~14天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化疗2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 4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在每膈化疗周期前2 d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1剂/d,3次/d,化疗期间持续治疗12 d,治疗4个周期。参苓白术散方用茯苓15 g、党参15 g、怀山药15 g、麸炒白术10 g、陈皮6 g、薏苡仁10 g、炒白芍10 g、莲子肉5 g、法半夏10 g、白扁豆10 g、砂仁3 g、当归10 g、桔梗10 g、木香10 g、石见穿15 g、白花蛇舌草15 g、莪术10 g、三棱10 g、炙甘草3 g。恶心呕吐患者加旋复花10 g、赭石15 g;明显口干患者加沙参10 g、麦冬10 g;食欲欠佳患者加炒谷芽10 g、炒麦芽10 g;明显反酸患者加锻瓦楞子15 g、海螵鞘15 g、吴茱萸3 g;脘腹胀满患者加枳壳10 g、佛手10 g;便秘患者加10 g郁李仁。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命质量。①疗效判定标准[5]:完全缓解:胃部肿瘤完全消失,且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及垂直直径乘积降低50%以上,且持续4周以上;稳定:影像学检查显示实体肿瘤病灶最大直径与垂直直径乘积降低50%以下,且持续4周以上;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实体肿瘤最大直径与垂直直径乘积增大20%以上或实体肿瘤绝对值在5 mm以上。近期疗效(%)=(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临床受益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毒性分级,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生命质量评分[6]:在治疗前后评价其 KPS得分,显著改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20分以上;改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10~19分;稳定:治疗后KPS评分升高0~10分或下降0~10分;下降:治疗后KPS评分下降 10分以上。总改善率(%)=(显著改善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疼痛、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3 生命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

3 讨论

胃癌的临床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据实际统计发现,我国每年约有40万人新发胃癌,每年约有30万人病死于胃癌[7]。近年来,随着新的抗癌药物的不断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胃癌的临床整体疗效有所提升,但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并不明显。化疗治疗本身对患者也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进一步降低其生命质量,临床化疗依从性较低。因此,研究者开始更加关注如何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命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再次被认可的治疗模式,在胃癌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中医认为,胃癌发病在于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脾虚胃弱引起气血逆乱以及痰瘀互结,倡导在治疗中健脾和胃与扶正解毒,中医药方参苓白术散中选用的炙甘草、茯苓、炒白术、怀山药等具有健脾益气功效,薏苡仁能补脾运湿,法半夏、陈皮及莲子肉则可理气和胃,三棱、莪术可以化瘀去结,石见穿可解毒抗癌[8-9]。诸药合用可以发挥扶正解毒、健脾和胃的功效。参苓白术散在胃癌治疗中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10]。同时参苓白术散能缓解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及化疗耐受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命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模式可以充分弥补西医单独抗癌的不足,提高整体疗效及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

[1]樊翠珍,戴红,黄冬方,等.不同氟尿嘧啶制剂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7):539-543.

[2]范先基,杨子玉,石彧.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对症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3):25-27.

[3]梁寒.国际胃癌新分期对我国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2):111-113.

[4]阳勇.参苓白术散合楂曲平胃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3):40-41.

[5]陈志新,陈心足.胃癌外科治疗进展评述[J].西部医学,2010,22(6):981-984.

[6]杜永明,李泉,郑智超,等.参苓白术散联合沙美特罗治疗 COPD 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9): 5697-5699,5707.

[7]张发宏,陈顾委,红照.手术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3):353-354.

[8]李玲.参苓白术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2):87-88.

[9]王晓华,周强,刘晓梅.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1):1464-1466.

[10]蔡峰海.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177-178.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9.011

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本溪 117000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例数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金匮要略》之白术散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血清孕酮、β-hCG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