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7-09-21 12:57杨仁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普拉克左旋多巴多巴胺

杨仁妹

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杨仁妹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收治的81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运动并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以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普拉克索;左旋多巴;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影响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临床多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睡眠障碍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该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可达 500万人,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1]。该疾病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以及退化为主要病理特征,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以及增加多巴胺分泌。本研究就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 81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3~72岁,平均(58±5)岁;病程2~8年,平均(5.3±1.4)年;合并症:高血压15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6~73岁,平均(59±6)岁;病程2~9年,平均(5.6±1.5)年;合并症:高血压16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详细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入组参与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②经检查均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具体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4项主症中至少具备2项,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Hoehn-Yahr分级2~4级。排除标准:①对研究药物过敏、近期采用过其他药物治疗;②伴严重肝肾疾病、眼外肌麻痹、小脑体征、体位性低血压、继发性或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左旋多巴片(北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1107)治疗,推荐初始剂量每次250 mg,每日2~4次,后期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每膈3~7 d调整1次剂量,1 d最大剂量≤6 g。如果患者在剂量递增过程中出现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待症状消失后再行增量。观察组患者采用普拉克索(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1008)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左旋多巴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普拉克索初始剂量每日0.375 m,每日3次,相膈5~7 d增加1次剂量,若患者能够耐受应增加剂量以达到最大疗效,注意1 d最大剂量≤1.5 mg。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对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运动并发症 4个指标,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以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以及睡眠改善情况进行评价。HAMD-17判定标准:总分≥29分,为严重抑郁;21~28分,存在明显抑郁;14~20分,肯定存在抑郁;7~13分:可能有抑郁;≤6分,无抑郁症状;SRSS共有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5级评分(1~5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问题愈严重。③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心肌、头痛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SP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UPDR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运动并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运动并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行为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对照组 40 4.3±1.1 3.0±0.5 20±5 18±4观察组 41 4.0±1.0 2.1±0.4 20±4 14±3 t值 0.241 4.936 0.327 6.011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运动能力 运动并发症对照组 40 26±5 24±4 2.4±0.6 1.6±0.3观察组 41 26±5 19±4 2.3±0.5 0.7±0.3 t值 0.352 6.234 0.132 6.867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HAMD-17评分以及SR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17评分以及SR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17评分以及SR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评分以及SRS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评分以及SRS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HAMD-17评分 SRSS评分对照组 40 27±6 16.5±3.8 38±5 27±4观察组 41 27±6 10.2±2.5 38±4 19±4 t值 0.239 7.014 0.451 7.254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12/40),其中恶心呕吐4例、便秘2例、头晕头痛3例,腹部不适、心悸、嗜睡各1例。观察组4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1例、头晕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3%(3/4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7,P<0.05)。

3 讨论

调查显示,60岁人群帕金森病发病率约为1.0%,70岁人群中该疾病发病率上升至3.0%~5.0%,由此可见该疾病与患者年龄成正相关[3]。患者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以及退化,导致多巴胺分泌量明显下降以及乙酰胆碱功能亢进,临床具体表现为运动迟缓、震颤等,部分患者存在认知以及情感障碍,给患者身心造成了极大痛苦。目前,关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环境、年龄以及遗传等因素存在相关性,且诸多相关因素均与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发生异变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临床中针对其危险因素相对应采取预防措施,对于该疾病预防以及延缓病程均具有积极意义[4-5]。

目前,临床针对帕金森病治疗仍以对症干预为主,左旋多巴属于多巴胺前体物质,是酪氨酸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医疗工作者以及患者的广泛认可。该药物服用后能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影响脱羧酶作用可提升患者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多巴胺浓度,抑制受损神经元变性凋亡进程,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缓解病情效果显著。但调查显示,外源性左旋多巴仅有不到1.0%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大部分只在外周组织转化为多巴胺,因此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另外多数患者服用会出现肠胃、肝肾、心血管并发症,随着服用时间延长以及患者耐药性增加,多数患者应用效果会逐步减退,同时还会出现运动并发症、剂末效应等,严重影响疾病有效控制[6]。

随着药物研究深入,新型多巴胺受体类药物在临床得到推广,改善了左旋多巴的应用缺陷,能够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7]。普拉克索属于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服用后可直接、持久以及稳定作用于突触后膜DR产生效果,能够选择性以及高度特异性实现多巴胺与D2受体的结合,促进多巴胺分泌。有学者研究发现,该药物能够刺激D2受体快速缓解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对D3受体产生作用,改善患者抑郁情绪[8]。该药物还能抑制自由基产生,实现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作用,同时可抑制琨基的产生以减轻对黑质细胞的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运动并发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左旋多巴治疗。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以及SRSS评分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少。提示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可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且对患者身体损伤小,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中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1]王月英.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4(1):88-89,91.

[2]王小永,于翔.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22(26):31-32.

[3]张晓锋.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3):172-173.

[4]赵杰.分析研究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136-137.

[5]陈娟.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2):140-141.

[6]刘芳.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J].饮食保健,2016,3(19):54-55.

[7]吕姣.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1):53-55.

[8]皇甫留杰.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27):122-123.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9.020

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辽宁朝阳 122100

猜你喜欢
普拉克左旋多巴多巴胺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服左旋多巴药物避开高蛋白饮食
Can We Ever Stop Thinking? 我们能够停止思考吗?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左旋多巴治帕金森病 会越来越没用吗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精氨酸、可乐定、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不同激发试验对GH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