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的标准

2017-09-21 18:06王月
看历史 2017年9期
关键词:征婚广告王导女儿

王月

“东床快婿”的真相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相亲故事,莫过于“东床快婿”。据《世说新语》所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找到了时任丞相的王导。王导让他自己去东厢房挑选,郗鉴便派一名门客前往。门客回来报告说:“王家子弟都不错,听说来物色女婿,一个个装出很稳重的样子。只有一位坦腹躺在东床上,仿佛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问了才知道,这人是王羲之,郗鉴便将女儿嫁给了他。

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次相亲显然不合逻辑,一个不在乎相亲的人居然成了东床快婿?但在尚空谈、凡事都讲究个不喜形于色的魏晋时期,淡定的王羲之显然是郗鉴的最佳女婿。要知道,东晋最被推崇的人,就是淝水之战取胜后,仍然能忍住狂喜,淡定下棋的谢安。

在古代的婚姻中,门第是最重要的标准。郗鉴找上王导家,无非两家都是世家大族,同是朝廷重臣。这些贵族们世代做官,为了在政治上结成联盟,在家族后辈的婚姻问题上自然就要“门当户对”。

诸葛亮娶丑女黄月英为妻,并不仅仅是黄月英聪明过人,能当好贤内助。黄月英之父黄承彦是襄阳名士,他的妻子是蔡讽的大女儿。蔡讽所代表的蔡氏家族是荆州豪族——蔡讽的儿子蔡瑁是刘表最信任的大将,小女儿则是刘表后妻。当然,黄承彦肯把女儿嫁给诸葛亮,原因也在于诸葛氏在荆州的政治力量也不弱。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氏家族的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蒯、庞两家都是荆州的大姓,地位举足轻重。

还有“雀屏之选”的故事。北周贵戚窦毅在为女儿择婿时,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让求婚者每人射两箭,射中孔雀眼睛便许婚,结果李渊两箭各中一目,成了窦家的乘龙快婿,后来还成为唐朝的开朝皇帝。有人称之为“古代最牛逼的比武招亲”,但显然,李渊能中选,其实与他的武力关系不大,这根本不是屌丝抱得美人归的故事。要知道,李淵出生于北周贵族家庭,七岁就袭封唐国公。

最理想的相亲对象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古代相亲不仅看重“门当户对”,而且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基本没有自由选择权,尤其是女方。但也不是这么绝对,如果不是名门望族,自由选择的空间其实很大。

对于男人而言,虽然按照礼教原则,娶妇应以德为先,但他们还是最重女子容貌。汉光帝刘秀年轻时看到同乡阴丽华貌美,曾感叹:“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他还真娶到了阴丽华。还有魏晋时的荀粲,声称:“娶妇才智不足论,应以色为主”。听闻骠骑将军曹洪的女儿有美色,荀粲便聘娶为妻。没几年妻子病亡,荀粲痛惜不已,一年多后也去世了,年仅29岁。

至于女性,则面临着男人颜值和金钱的两难选择。当然,男人有才也是很重要的,在古代,这意味着能当官发财。所以,状元就被视为最理想的相亲对象。

到了民国,女性意识开始觉醒,相亲标准又高了一些。张恨水的小说《春明外史》写到几个女大学生讨论该嫁什么男人,最后总结就是“心术端方,相貌堂皇,家财百万,会做文章”。这样说起来,就是要把康有为、顾维钧、梁士诒、梁启超四个人,合并来做一个人,便是最理想的相亲对象。

1931年上海益明书局出版的《求婚尺牍》,收录了百余篇征婚广告,由此可见当时社会之开放。一个胖姑娘登的征婚广告也十分有趣。她找了个很胖的对象,结果父亲极力反对:“你身子已经太胖,性情又如此柔和,若再配上肥的他,将来生的儿子,岂不像胖冬瓜一样?你的性已太和,又配他的柔,将来岂不要软在一堆,变作棉花团么?”这个理由,似乎也站得住脚。所以她只好选择来登征婚广告,希望“能够有一个瘦弱身体、暴烈性的男性来破我的寂寞么?”

正常的征婚广告,男的标榜自己有钱,女的夸自己貌美,这都是套路。有一个署名“梦想男”的男子,为了显示自己有钱,便在征婚广告上写道,“自行车老早已有,不过要玉人作伴”,希望未来“卿卿我我,逛逛自行车,用真正的爱情来交换我们的爱。”话说当年的自行车也不便宜了,但他万万想不到,几十年后会有人说:“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

(本文参考资料:赵良坤《近代中国征婚广告探析》)endprint

猜你喜欢
征婚广告王导女儿
海的女儿
发脾气也分境界
征婚广告引发的侵权官司
早期的征婚广告
女儿福
脾气啥时候发?
广告征婚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