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追梦者

2017-09-22 11:29吴海月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柔石

吴海月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五四以后,大革命到来之前,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出路的探索。《二月》中的萧涧秋是革命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接受过现代教育,深受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满怀理想,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渴望改变民众的生存状态,为了崇高的理想,敢于抗争,但他们对未来、理想和爱情却又充满了迷惘。本文从从价值观、爱情观和人生观等方面探讨了萧涧秋的形象。

关键词:柔石;《二月》;萧涧秋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001-02

一、作者及《二月》概述

柔石,生于1902年,浙江宁海人,原名赵平复。1928年柔石年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学运动,1929年在鲁迅的推荐下,继任《语丝》编辑。1930年2月,同鲁迅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柔石被选为执行委员,后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主持“左联”机关刊物《萌芽》月刊的编辑工作。1931年1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狱,2月被国民党杀害。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成名不是最早的,但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却是较高的。写于1929年的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充满魅力且影响深远的作品。柔石与鲁迅先生有着密切的交往,《二月》单行本出版时,鲁迅为之写了《柔石作<二月>小引》“算是序文”。

《二月》这部作品的语言读来似乎细致明丽,然而在这细致中却又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忧伤。然而,更令人们迷上这部作品的还是那被柔石塑造地栩栩如生的人物。如美丽热情、充满活力的女郎陶岚,摇头晃脑、大谈主义的公子哥钱正兴,善良温顺的文嫂,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少女采莲,还有那忧郁孤独、具有诗人气质的萧涧秋等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萧涧秋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让人看不明,猜不透。《二月》对萧涧秋的描述是:脸型方正、面色憔悴苍白、眼睛莹亮有光、笑容慈和。他和陶慕侃同岁,但现在看起来,却比陶要苍老许多。这大概是由于他多年来到处天涯漂泊,风萍浪迹的缘故吧!萧涧秋身上的气质是完全迥异于芙蓉镇学校内的其他老师的。他是个极其矛盾的人物,似乎你永远都无法真正看透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读者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萧涧秋。而我也想凭借自己对他的一份好奇,满怀欢喜,带着热爱,写下我对他的理解。

正如鲁迅先生在《柔石作<二月>小引》的结尾中写的那样:“大概明敏的读者,所得必当更多于我,而且由读时所生的诧异或同感,照见自己的姿态的罢?那实在是很有意义的。”①

《二月》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萧涧秋在芙蓉镇两个月的遭遇:萧涧秋为了逃避现实而躲到芙蓉镇。本来以为来到芙蓉镇,他就能找到一块将养身心的净土,不料依然悲苦烦恼,自身又陷入感情困境和流言蜚语的境地。最后只能带着满身的悲伤黯然离开。小说生动地再现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以及他们在探寻社会出路时的孤独无助。柔石通过《二月》,寄寓了对当时知识分子处境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二、悲剧的人道主义者

小说的男主人公萧涧秋刚踏上芙蓉镇这块令人心旷神怡的土地时,没有了大城市的车马喧嚣,一切看来都是那样的安静、舒心。他感觉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美好,于是他深情地感叹道:“我呼吸着美丽而自然底清新空气了!乡村真是可爱,我许久没有见过这样甜蜜的初春底天气哩!”②他惊喜地以为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因此他将自己的回归视为一种“重生”,打算在芙蓉镇的校内住上两三年,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愿意更久地住下去。然而,芙蓉镇的现实很快击碎了他的美梦。他对文嫂一家善意的帮助,不但没能改变她们恶劣的处境,反而逼使文嫂走上了绝路。萧涧秋之所以那样义无反顾的要将文嫂一家从绝境中解救出来,也许其中有他对逝去老同学的一份应尽的情份,或者还有对英雄人物的一种敬仰,但最主要的还是受到了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体现在他对生命的關怀,和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和妇女的关爱。在萧涧秋刚来芙蓉镇的时候,方谋曾经问过他是什么主义者,他的回答是:他没有什么主义,并且觉得主义到了高妙,就没有了什么用处。其实萧涧秋不是没有主义的人,他的主义和信仰就是拯救人类,他希望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而不是像钱正兴之流只知道大谈主义,空有理论,不愿去实践,萧涧秋是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自己的信仰,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夸夸其谈。

可是,他的这种人道主义的行为不能被芙蓉镇的人们所理解,由此还招来很多的流言蜚语,他们对“一个孤身的青年,时常走进走出在一个年青寡妇底家里底门限”③,感到非常的惊骇并且还带着讥讽和嘲笑。但是,萧涧秋并没有屈服于舆论的压力,“他知道乡人们用卑鄙的心器来测量他们了,但他不管”,全是一副“笑骂由人笑骂,我行我素而已”④的态度。

因此当文嫂因为儿子的死悲伤到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时,萧涧秋决定牺牲自己的幸福而与文嫂结婚。可是他未料到,他的如此之举,却对文嫂是个伤害。文嫂是一个深受封建宗法思想影响的乡村妇女,她深入骨髓的人生教条是:善良贤惠、忠贞不二,在丈夫死后她就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了儿子身上。萧涧秋在她心目中宛如活菩萨一样,她希望自己能做他的奴仆,甚至让采莲也做他的奴仆,以报答萧涧秋对他们一家的巨大恩惠。文嫂本来就觉得欠萧涧秋太多,这一辈子都无法报答了,哪还能再承受萧涧秋这种牺牲个人幸福而拯救她生命的行为呢!她更加不能接受的是,萧涧秋因为自己而饱受芙蓉镇人们的嘲笑与鄙视。在萧涧秋看来不需要放在心上和不值得原谅的外界舆论,在文嫂看来却是一种精神惊悸,并饱受折磨。以致于在梦中见到萧涧秋被猛虎追咬。心灵受到如此摧残,文嫂对生活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为了报答和感激萧涧秋对她们家无私的付出,她只能选择死亡这条路。成全了别人,也解脱了自己。萧涧秋没想到自己善意的举动,却酿成了一桩悲剧。他没能解救文嫂,反而加速了她的死亡。这一切对萧涧秋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已经无法用理智来解释,所以只能离开芙蓉镇。萧涧秋的离开,其实也证明了他人格上的某种缺失。萧涧秋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五四”运动刚刚落下帷幕,大革命爆发之前。他身上带着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可以说他是他们其中的典型。仔细阅读,不难看出柔石非常喜爱他的这位主人公,因为他非常真实的展现了主人公的所有人格缺失。endprint

三、理想的爱情主义者

柔石的《二月》之所以能够备受读者喜爱,还在于他的爱情书写。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人生最浪漫的追求,也是文学作品中最动人的风景。萧涧秋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他对小说中最主要的三位女性都关怀备至,因此也就引发了芙蓉镇人们对他感情归属问题的争论。

但笔者认为萧涧秋从始至终都只爱过陶岚一人,因为陶岚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的女孩子,在芙蓉镇里,人人都叫她“queen”。当萧涧秋第一次看到她时,就认为她是一个勇敢且美丽的人儿。由此可见,萧涧秋对陶岚的第一映象是极好的。陶岚对他也是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就觉得似曾相识。在他们认识不到一天,谈话不到四个钟头的时间内,陶就给萧写了第一封情书。在信中她说在她生命的心碑上,已经深深地刻上了萧涧秋的名字和影子,终其一生,恐怕不能泯灭了。而萧涧秋对此的反应是:假如陶岚这时在他身边,他除了睁着眼,用手握住陶岚的手外,肯定说不出一句话来。萧涧秋对于陶岚的表白显得如此激动,很明显,他也是对陶岚很有好感的。此外,陶岚和萧涧秋都很喜欢音乐,萧曾多次弹奏《我心在高原》这首曲子给陶听,他们可谓精神上的知音。在萧涧秋帮助文嫂一家这件事上,陶岚给予了他很大的理解和支持,这更加让萧涧秋觉得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在小说的最后,萧涧秋留给陶慕侃的信中,他说:“你底妹妹是上帝差遣她到人间来的!她用一缕缕五彩的纤细的爱丝,将我身缠的紧紧,实在说,我已跌入你妹妹底愛网中,将成俘虏了!我是幸福的。”

这些都足以证明萧涧秋是爱陶岚的。他之所以选择不告而别,其中既有他性格上的某些缺点(上文已说过),也有为了理想而不得不放弃他和陶岚之间的爱情的因素。因为萧涧秋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人道主义思想的宗旨为:提倡以人为中心,关怀人和尊重人,倡导自由、平等和博爱。在萧涧秋心里个人的幸福远远比不上拯救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尤其是文嫂的死,更加激发了他救国救民的决心。

所以,他只能离开芙蓉镇,去寻找新的出路,去拯救千千万万的处于水生火热中的妇人和孩子。但这并不代表萧涧秋不爱陶岚,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并不一定要在一起的。况且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太多身不由己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有自己必须完成的使命,只是萧涧秋把对陶岚的爱深深地藏在了心里。

四、漂泊的探索主义者者

作为一个受过“五四”思潮熏陶的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有着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和改造社会的勇气。在他内心深处,他想有所作为,然而他失败了。

鲁迅先生认为萧涧秋在大时代里的位置,既不是时代的弄潮儿,也不是山中的隐者,而是徘徊海滨而为浪花所沾湿的狼狈者。“他喜欢看骆驼底盎然顾盼的姿势,听冬天底尖利的北方底怒号的风声。”但是他却不能被广大民众所理解,甚至连美丽聪慧的陶岚也始终不能真正明白他的思想行为,这也许是时代清醒者的共同悲哀。在与残酷的现实社会作斗争时,萧涧秋不时表现出孤独、苦闷、彷徨和不知所措的心理特征。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着自己对人生的追求。这就是《二月》不同于其他左翼文学作品的原因,萧涧秋的身上有其他革命者所没有的执着。在面对挫折时,他没有退缩、逃避,他也没有为了革命而牺牲爱情,他是那个时代的勇者,坚定信念,永不退缩。

他来到芙蓉镇,一方面是受了故友的邀请,想在文化教育上体现自己向往的纯正生活;另一方面是想回到江南故乡,抚慰人生跋涉的疲惫心灵。萧涧秋自毕业后就一直浪迹天涯,“跑过中国底大部分的疆土”,最终还是厌倦了喧嚣的都市生活,所以把宁静的芙蓉镇作为修养身心的人生驿站。不尽如人意的是,芙蓉镇的现实很快就迫使他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他不得不重新走上漂泊的旅途。这是宿命?亦或是他自己一手造成?为什么萧涧秋总是不能寻得一个将养身心的处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萧涧秋的心灵饱受摧残,他每每奋起反抗,却又屡屡陷入绝望。他不甘心为命运摆布,也绝不愿成为那个时代的顺从者,所以他孤独、迷茫、彷徨。但是他没有停止前行的步伐,他始终以天下苍生为念,践行着一个人道主义者的理想。最后当他听人说光明在南方,所以愿意去“一瞻那光明之地”。又听人说哲理在北方,也愿意去北京“垦种着美丽之花”。从萧涧秋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自由,追求理想,胸怀天下,关爱生命的寻梦青年。通过萧涧秋这一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感知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整体心理。

虽然作了如上分析,但还是觉得未能真正看透作者的心思。

鲁迅先生亦以谨慎的态度在《<二月>小引》中写下了自己的迷惑:“大概明敏的读者,所得必当更多于我,而且由读诗所生的诧异或同感,照见自己的姿态的罢?”⑤“一部作品所以产生,有它的时代原因、历史原因和作家自身的原因。时代原因、历史原因又通过作家自身的原因起作用。而作家自身原因里有些是作家明白的,有些是不明白、不大察觉的,而这有时支配作者去创作。”⑥大概柔石自己也不太清楚自己的感情吧,于是留下了满是迷团的萧涧秋,也留下了一部经典之作。也许这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它让人们对其永远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发现新的东西。

注释:

①柔石.二月[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2.

②柔石.二月[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5.

③柔石.二月[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55.

④柔石.二月[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55.

⑤柔石.二月[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2.

⑥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23.

参考文献:

[1]陈振国.鲁迅与柔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02).

[2]吴小美.柔石的创作道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3).

[3]常玲.在幻灭中前行——论《二月》中萧涧秋的心理行为模式[J].名作欣赏,2017(02).

[4]陈骏涛,杨世伟,王信.关于《二月》的再评价[J].文学评论,1978(06).

[5]罗锦旻.左翼之花:柔石及其创作[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6]王燕.文学史对柔石的阅读与接受[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7]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叔本华.情爱与性爱[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9]刘慧美.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0]柔石.二月[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11]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柔石
《柔石与鲁迅》
柔石故居(纪念馆)
函数教学,要让学生由“懂”到“会”
柔石式的阶级批判
两岸文学中的“典妻”书写
相扶
浅论《为奴隶的母亲》与《赌徒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