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修养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017-09-22 17:41贾庆成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苏轼

贾庆成

摘 要:《留候论》是苏轼一篇传记性质的人物论,是品评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的重要谋士张良的一篇佳作。文章高度概括了何谓豪杰,高度赞扬了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的张良“能忍”的过人之节,这一品格修养也是其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苏轼;《留候论》;品格修养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016-01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遵循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没有个人良好的品德修养,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地发展。高尚的品格修养是人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具备勤劳、诚实、正直、自律、善良、宽容、仁爱、谦虚、廉洁等品格的人,总能得到人们由衷的敬意和爱戴,并以之为楷模,加以效仿。世界上杰出的人物很多,他们本身就像一座座矗立着的丰碑,向世人昭示着品格的力量。爱因斯坦这样评价居里夫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活动家。”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有关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方面的精神财富。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节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宽宏度量,“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清正廉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仁爱……。

高尚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培养和造就高尚的品德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高尔基说:“我身上所有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于书籍。”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曾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的南阳当代著名散文家周同宾也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性觉醒的过程,人格提升的过程,心灵净化的过程,精神强化的过程。思想、道德、品质、情趣都会在阅读的愉悦中走向一个新的境界。”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从21岁中进士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充满矛盾、坎坷的人生之路,身陷新旧两党之争的漩涡。神宗朝,因与主张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地方官,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哲宗朝,旧党司马光执政,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后因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受旧党排挤,出知杭州、颍州等地。新党再度执政,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直到徽宗即位时才遇赦北还,次年卒于常州。所历州郡多惠政,后追谥“文忠”。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磨难,思想上常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失意时每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苏轼在文艺创作的各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清新豪健,自成一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方面亦有很高的造诣。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苏轼在参加制科考试时,在《进论》中曾写了一组评论古代名人的文章。在这组文章中,可以充分看到苏轼的才华、胆识和青年政治家的锋芒。从文学的角度说,苏轼的《留候论》是落地有声的佳作。

《留候论》选自《苏东坡集》,是一篇传记性质的人物论。留侯: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的重要谋士张良。张良,字子房,汉王朝建立后封于留(今江苏徐州附近),故称留侯。张良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从历史角度看,这是张良成功所在,但苏轼在《留候论》中不以此为重点,并不全面评论张良的生平和功业,而是论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在于他放弃了以一击刺秦王的匹夫之勇,而接受了圯上老人的试探、警戒,“小忍而就大谋”,论述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这个问题过去未有人道及,是作者的创见。

《留候论》的开篇高度概括了何谓豪杰,也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意思是说,古代所说的豪杰人物,必定有超过一般人的节操,有一般人在感情上不能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便会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不能称为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堪称大勇的人,突然大祸临头并不惊慌,无故加以侮辱也不动怒,这是因为他的抱负很大,他的志向非常高远。

根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的史实,作者提出了自己对张良的看法,用一个“忍”字概括了张良的性格特点,认为“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以奠定汉代基业的关键,全文就此展开论述。文章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忍”,然后以“忍小忿而就大谋”为线索纵贯全篇。先是抑张良刺始皇,险遭灭顶之灾,推其源是不能忍,文笔就此放开,举出历史上的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和项、刘楚汉之争的事实,进一步论说,只有“忍”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否则只有失败。

由此看出苏轼是说豪杰要有大忍之心,历史上的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可后人谁也没有说韩信是一个懦夫,相反都承认韩信是个英雄,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志向的英雄。司马迁,遭宫刑,是男人的奇耻大辱,可是,司马迁选择了他的一生,完成了《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又有谁说司马迁是懦夫呢?

对于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之事,人们引以为奇,甚至将“老人”视为“鬼物”。作者在此却另辟他说,指出“圯上受书”乃“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非“鬼物”所为。接着作者将笔锋猛地一转,又出惊人之语:指出圯上老人受书其意不在书,圯上老人之所以屡次“倨傲鲜腆”的目的在于教张良要学会“忍”,折张良“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而张良之所以最终成为“豪杰之士”并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原因也不在于所得之兵书,而在于圯上老人的“倨傲鲜腆”使其学会了“忍”。这一转承开阖,使文章另辟洞天,妙趣横生,可谓“一语空际掀翻,如海上潮来,银山蹴起”(沈德潜语)。

文章最后以张良的“妇人女子”之貌来反衬其“天下大勇之士”,借司马迁之口指出张良貌似柔弱的外表下内涵着他的闳伟与大勇,让人揣度良久,回味无穷。

全文变化曲折,如江河之流转。文章以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与项、刘楚汉之争的历史事实为例,进行说理,无疑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特别是本文的语言晓畅易懂,婉轉自然,也无形中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但丁说过:“测量一个人力量的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自制是刚毅的本质,是性格的灵魂,自制是一种难得的美德。能支配自我,控制情感、欲望和恐惧心理的人会更幸福。我们应以一个人征服自己感情的能力作为衡量他内在力量的尺度。

你有易怒、冲动、急躁的脾气吗?又该如何控制呢?

苏格拉底发觉自己要发怒时往往降低声调来抑制怒气和阻止不愉快情绪的发展;韦伯斯特说:“要保持冷静,因为愤怒并不代表有理”;毕达哥拉斯说:“愤怒始于愚蠢,终于懊悔”;《圣经》则教导我们,忍耐能使灵魂宁静;培根则建议我们在动怒之前,先冷静地想想可能招来的后果,我们绝对不能像蜜蜂那样把整个生命全用在对敌人的一蜇中。不管你的心情是多么的汹涌澎湃,但切记,万万不可将心中的澎湃表露于行动,以致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容易冲动、急躁、发怒是一种卑贱的素质,只有生活的弱者才会受它摆布。脾气应服从于理性和良知。不管你是谁,如果你缺乏忍耐就将丧失灵魂。如果一个人失掉了自制力、忍耐力,他就几乎失去了一切东西,他就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他就无以自恃,他也就没有脊梁和力量。冷静出智慧。克制忍耐、清醒冷静、等待时机是人受到伤害后的最好制怒之术。征服自己,是人类最后的和伟大的胜利。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