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稳定”理论在舞蹈训练中的应用

2017-09-22 09:47鲍芊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理论

鲍芊

摘 要:随着我国舞蹈事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舞蹈训练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而“核心稳定”理论作为一种舞蹈训练的重要方法,它主要就是以肌肉发力作为基础,实现对身体的稳定。核心稳定不仅是激发人体生物力学功能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肌肉发力,减轻关节的负荷,并且对提升舞者身体支配能力和表演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核心稳定”理论对舞蹈训练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核心肌群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核心稳定”;理论;舞蹈训练;应用分析探究

中图分类号:J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092-02

一、引言

“核心部位”主要就是位于身体上肢和下肢之间的结合部位,实际上也就是髋关节之上,肩关节之下的身体区域,它是属于人身体的中间环节,是舞蹈训练过程中所强调的“中断”,不仅是下肢活动自如的有力保障,同时还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核心稳定”理论的重要意义就是它为身体与上下肢肌肉力量之间的衔接和传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大化的实现了上肢和下肢的运动链功能,并且还可以让身体四肢根据最佳的路线加强动作的力度,延长肢体动作的轨迹,让整体的动作看上去充满韵味。

二、“核心肌群”的基本概述

“核心肌群”就是指人体核心部位的肌群,其中主要包括腹部、骨盆、背部、髋部等部分的肌群。而核心肌群中髋关节、腰部、骨盆等周围的肌肉,会在人体的运动过程中起到一种稳定重心、发力、减力、传到力量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些肌群在人体运动中平衡性的保持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①。

例如,人体背部的竖脊对骨盆和脊柱有着重要的稳定功能,并且通过腹肌和竖脊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给人体在运动和静止的过程中的多种不同动作技术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保证和支持。学习古典舞蹈和芭蕾舞的人的竖脊肌都较为发达,特别是中背部,这一点可以从他们身体的直立动作结构明显的看出来。而且保持直立的肌群就是背部的竖脊肌的中间部分,这一部分是舞蹈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肌肉。

三、“核心稳定”理论对舞蹈训练的作用

(一)“核心稳定”理论有利于对近端固定,提升末端肌肉的动作能力

在旁踢腿动作的舞蹈训练过程中,舞蹈老师会要求学生通过“脚背带动”来慢抬旁腿或者是踢旁腿,这些动作的有效进行都需要有核心稳定理论的指导,有效运用核心稳定肌肉,将身体驱赶上的力量快速有效的傳达到身体下肢的末端或者脚尖,将所有相关力量进行集结进而完美、高效的完成舞蹈动作。

(二)“核心稳定”理论为舞蹈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舞蹈老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身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身体部位都是环环相扣的,哪怕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舞蹈动作,都需要身体的各个肌群进行共同协作,才可以顺利的完成②。任何一个舞蹈动作的完成都不是只单单依靠一种肌群的作用。而且舞蹈技术的高低主要是由参与运动的各种工作肌肉之间的共同协作水平以及对身体重心的整体控制能力决定的。例如,在“探海”动作的训练中,需要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进行协同合作才可以完成,它是以背部肌肉作为主要的用力部分,将其看作是控制身体水平位置的重要工作肌群,一旦背部肌肉放松下来,那么身体就会瞬间失去控制,并且向地面倒去;同时,还要紧缩腹部肌肉,这一部分肌肉一旦放松就会出现明显的塌腰状况;双肩要打开并保持下沉,不仅为上肢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可以使舞蹈动作大方的舒展,拓展周围的气场使其占有更广阔的空间;此外,下肢动作时腿要向后进行延伸,利用俯式的躯干不断增大下肢的幅度和高度,而支撑腿部的直立控制可以使得重心向后移动并且穿过脚背,起到稳定整体舞姿的作用③。所以,由此可以说明“探海”这一舞蹈动作的顺利完成,是集结了舞者全身的肌肉进行协同合作的重要典范。

(三) “核心稳定”理论可以起到预防损伤的作用

“核心稳定”理论可以为主动肌在发力过程中建立一个有力的支点,增强各种肌肉之间的共同协作,让舞蹈者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力量都可以进行有序的参与舞蹈动作,这不仅可以提高舞蹈动作中的发力水平,同时又可以减轻关节的负荷,有效提升预防损伤的作用④。例如,舞蹈中的沉肩动作。如果肩胛部位的固定效果不好,它会连接着上肢的所有动作,在舞蹈表演中给观众带来一种“短胳膊”、“缩脖子”的印象。

同时,盆骨部位的有效固定也可以为下肢动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展平台。在舞蹈的基础训练课程中,舞蹈老师经常会强调盆骨与打腿之间要断开,其目的主要就是为将盆骨进行固定,让下肢动作可以自如、灵活的流动,不断的加大动作幅度、延伸动作路线。但是,如果盆骨位置固定的效果不好,那么就会连接下肢所有动作,给观众一种“短一截”、“拖泥带水”的感觉⑤。

四、核心肌群的训练

核心稳定力量与传统的背腹肌训练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核心稳定力量的舞蹈训练主要关系着骨盆部位和整个身体的肌肉,尤其注重那些深层部位的小肌肉层,由于他们大部分都属于单关节肌,主要就是起到固定周围脊椎的功能,其在舞蹈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上,就是在徒手垫上进行练习,在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不稳定环境下进行练习,让多种不同的小肌肉群,尤其是关节周围那些辅助肌进行舞蹈训练,有效提升舞蹈学习者在舞蹈表演中控制重心、稳定关节的能力⑥。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如果舞蹈学生在表现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要充分结合他们表演特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有效纠正舞蹈学生的舞蹈动作,提高他们的表演技能。从动力学的层面上分析,核心部位可以起到固定和传导力的重要作用,如果核心部位的肌群力量较为薄弱,也就说明它周围的背腰腹肌力量相对较差,这对舞蹈运作环节间的传导会因为身体本身存在的薄弱现象而转移方向,使力受到一定的分解,这时身体在中枢神经的具体指导下,就会产生一定的补偿功能,进而形成错误的舞蹈动作,这是舞蹈者躯体缺乏稳定性和协调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像在舞蹈动作中出现身体摇晃的现象,这通常是因为腹背部位深层肌肉力量相对较差导致的。

所以,会在舞蹈动作的结构上、使用方法和使用顺序上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其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得肌肉力量变得不均衡或者是肌肉发生变形等,严重的会因为核心的不稳定形成一定的伤害。因此,要想进行科学合理的舞蹈训练,首先就要先保证脊椎部位的稳定性,之后在进行一系列肢体动作的训练,不断完善舞蹈动作⑦。如果缺少核心力量,会直接影响舞蹈姿势的标准性,这不仅会影响力量的传递效果,同时还会很容易产生伤害。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核心肌肉力量的有效训练也是矫正姿势不平衡现象以及预防损伤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五、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稳定”理论作为一种舞蹈训练的重要方法,其核心力量的训练是当前舞蹈训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升舞蹈者身体各项素质的前提。相对于舞蹈者来说,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就是为了稳定骨盆、脊柱和肩带,使其身体保持正确的姿态,有效提升自身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防止舞蹈动作中出现损伤情况,进而有效促进舞蹈者表演水平的提升。

注释:

①高云.“核心稳定”理论在舞蹈训练中的应用[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3).

②冯百跃.论舞蹈训练方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3).

③温柔.科学理论方法的融入与舞蹈训练体系的拓展——关于舞蹈辅助训练的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6).

④冯百跃.舞蹈训练方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03).

⑤冯百跃.论舞蹈训练中经验与理性认识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1).

⑥魏小芳,刘勰,姜宏斌.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探析——科学训练方法新视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08).

⑦唐晓娜,孙力.普拉提半球训练对舞蹈控制和旋转能力的锻炼[J].大连大学学报,2014(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的PMSM转速辨识
十八大以来党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论创新
“3T”理论与“3S”理论的比较研究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妇女解放——从理论到实践
论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