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2017-09-22 12:09周天风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物真实形象

周天风

摘 要:戏剧是由真实存在的演员以舞台为表现空间,在观众面前近距离演出,这种直观的感受实质上是虚构的。也正因戏剧以有限的艺术真实反映生活的真实,才使得观众产生似真非真的感觉。其实,戏剧与纯文学之间的虚构是截然不同的,它是具体可见的,具有其自身的独到力量与艺术效果。也正因为如此,给戏剧的虚构增添了强烈的真实感,也使得剧作家的幻想具有了真实感。

关键词:人物;形象; 真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108-01

真实的效果是让观众相信。“演”就是“拟”。“拟”有“实拟”与“虚拟”,二者只有方法的区别,没有意义的不同。戏剧的真实性大体包含了两个层面:虚构的真实性与社会矛盾的真实性。虚构的真实性即为剧作家创作时及其自身的一切与之戏剧相关联的,包括戏剧之内和戏剧之外的多种因素集合体的应用。社会矛盾的真实性即为剧作中向观众直白或暗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某方面的矛盾。其实这两种真实性都是剧作家自身的主观思想意识,通过戏剧的手段展现给观众的。演员的首要任务是把人物演真实了。

戏剧表演艺术是演员在剧作家所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舞台人物形象的艺术。而这种舞台人物形象,是由演员在扮演角色时创造出舞台行动的过程来完成的。

舞台人物形象的创造是否能够称之为艺术,不仅在于他(她)应该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更主要的还取决于演员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因为演员创造舞台人物形象的目的不是为创造而创造,而是要通过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评价生活,尽可能地去揭示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哲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观众从中领会生活的真谛;并且它还应该以优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话剧表演艺术要让观众从演员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中获得对于人生有益的启示,在艺术修养上有所提高,最终能够获得审美上的满足。

一方面,作为演员创造的接受者——观众,自然也会有自己审美上的要求。这种要求,一方面表现在观众的趣味是否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则是观众要求演员的创造能够使他们在思想上获得启迪,使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获得提高。

观众在欣赏演员的表演艺术时所要求的不仅仅是耳目的愉悦,还希望在这种愉悦之中使他们能对生活有新的认识,在情感上受到震撼的同时,在思想上也能够受到撞击,得到一种新的启示,并且在艺术上也感觉到是一种享受,使自己在艺术趣味上受到陶冶。

因此,无论是表演艺术的创造者还是欣赏者,对于戏剧表演艺术都有着共同的严格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演员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必须具有审美上的价值。

那么,演员要创造出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才可能具有审美上的价值呢?

首先,演员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必须真实。18世纪的哲学家、戏剧理论家狄德罗在《演员的是非谈》中曾经说过:“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这就是说,真实在表演艺术中是最重要的东西。我国戏曲表演艺术中有一句艺诀:“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装农像农,装贾像贾。”如果我们认真地领会一下这个“像”字,就能体会出它实际上要求的是一个“真”字。也就是说,演员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要反映生活的真实,并经得起生活的检验。因为演员只有创造出真实的舞台人物形象,观众才会承认你演得像。离开了真实,就根本谈不上“像”了。

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你创作的人物要使观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因为观众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实际上就是由于演员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的真实性而获得的一种生活的真实感。不论你创造出来的形象是人、是神、是鬼,是现实的还是怪异的或者是荒诞的,只要演员能够赋予形象以真实性,都会给观众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使观众对于演員的创作产生一种信任感,观众和演员之间的联系正是从这一点开始建立并向前发展的。

正如在生活中人们不会相信一个总是在说谎的人一样,剧场里的观众也不会相信演员创作出来的不真实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在表演艺术中真实是多么重要。如果你创造出来的形象是真实的,真能使观众觉得“像”,真能给观众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你的创造就会活在观众心里。观众甚至会终身感激你介绍他认识了这样一个人物,使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这种感受在观看任何一个优秀的演出,特别是演员真正创造出了十分真实的人物形象的演出时是经常出现的。许多优秀演员创造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往往会一直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活在我们的心中。

舞台表演的真实性不仅使你感觉到他们都是生活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同时也开拓了你的眼界,使你对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物真实形象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