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兄弟与《老无所依》

2017-09-22 22:38邹京耀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邹京耀

摘 要: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让《老无所依》席卷了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这部一夜之间万众瞩目的电影也让其创作者从相对边缘的位置一跃成为了国际主流大导演的行列。这两位作者导演便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独立制片旗手——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他們始终保持着独特的作者性,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属于他们的电影世界。

关键词:科恩兄弟;《老无所依》;作者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114-01

毫无疑问,科恩兄弟是当今影坛独树一帜的兄弟组合。从1984年开始拍摄第一部电影《血迷宫》开始,科恩兄弟总共完成了18部电影作品。在《老无所依》获得美国学院派认可,进入主流电影圈后,科恩兄弟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作者性,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属于他们的电影世界。

电影《老无所依》一以贯之了导演对待这个世界的独特理念,其在主题的阐释、影像风格的延续等方面体现了导演的“作者性”。

一、叙事方式与主题表达

乔尔· 科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就只是借着一幕幕的戏说故事的最佳方式,不管是被迫或是出于乐趣,你做了自认为适合某场戏的特定选择。拍完后,将它们组合起来。之后有人看了这部电影,如果发现有些地方前后一贯,他们就会说‘那就是他们的风格。仿佛其中有某种一致性”。①这种独特的风格在《老无所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小人物”的关怀

在科恩兄弟的创作生涯中,其电影始终关注着那些社会边缘或者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和想法。《老无所依》里的猎人摩斯依旧是个底层的小人物,作为一位退役的越战老兵,他没有正当职业,经常去野外打猎。偶然的一次狩猎让他意外发现毒贩火拼后留下的一箱钞票,随之不劳而获的贪欲让他将箱子占为己有。万万没料到的是箱子里藏着的跟踪器,一场被各大势力追杀的逃亡之路就此展开。 电影通过对退役越战老兵生存境况的荒诞展现,批判了自越战之后的美国社会金钱至上、暴力泛滥、道德意识混乱的严重社会问题,暗讽了错误的越南战争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的灾难。

(二)荒诞与黑色

在影片《老无所依》的结尾处,杀手安东杀了摩斯之妻后,开车安详地行驶在路上。这时影片仿佛行将终结,当观众的意识还停留在回想越战老兵以及众多无辜惨死的人,感叹杀手逍遥自在的反社会结局时,“嘭”的一声巨响,全景镜头中安东的汽车与另一辆快速行驶中的汽车相撞,头破血流的他连手臂的骨头都露了出来,突如其来的惊悚车祸中让一切变得毛骨悚然。在这之前,影片并没有设计任何具有明显预示性的征兆和迹象,与我们观影习惯中让观众预想到悲剧将要发生的场面大相径庭。杀手身受重伤狼狈逃跑的样子让影片充满了荒诞意味。而这正是科恩兄弟在不动声色、冷静客观地镜头中所流露出的讽刺。由于偶然性和不可预知因素导致的转折酿成了无法换回的暴力,这也是科恩兄弟反类型的叙事模式带来的独特魅力。

二、影像风格的延续

科恩兄弟的电影具有独特的影像风格,这里不得不提到“无冕之王”罗杰·迪金斯。这位享誉全球的电影摄影大师同时也是科恩兄弟的御用摄影师。25年间,罗杰·狄金斯与兄弟俩已经合作拍摄了12部影片,他冷静、沉稳、不动声色的摄影与用光让科恩兄弟电影在视觉上独树一帜,两者出色的合作也让科恩兄弟的一系列作品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影像风格的延续性。

(一)构图方式:人物面部居中

在画面构图中,表现画面中人物的面部成为了迪金斯构图的重点。他通常会将中、近景镜头中的人物面部放在画面的中间部位,让观众清楚地看到演员的面部表情。电影《老无所依》里面杀手安东在夜晚开车去汽车旅馆时就采用这种构图方式,配合夜里忽明忽暗的灯光效果,杀手恐怖、诡异的形象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二)布光方式:注重阴影塑造

在《老无所依》中,既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布光设置,让观众能够切实感受画面中符合现实逻辑的光线设计,也有形式主义风格的光影效果,透过极具风格的画面塑造人物,强调情绪与氛围。电影中为表现黑色、荒凉的视觉主题,充斥着低调画面与人物剪影。其中最为经典的一段是杀手来到摩斯住的房间门口,大面积的黑暗与剪影的暗示着两人消无声息的角力。摩斯持枪等待杀手齐格的到来,想到可以利用门缝的光线看到对方经过,于是就关掉了屋内的灯光。而经验老道的安东也关掉了屋外的灯光,投影消失,紧张感瞬间来临。光影在画面中起到了强烈的叙事作用。

《老无所依》在奥斯卡的获奖标志着美国主流电影工业对独立电影人的进一步认可。一向偏向传统和保守的学院派通过对科恩兄弟的表彰,肯定了标新立异的独立精神的影响力。在奥斯卡领奖台上,低调的乔尔·科恩淡淡地说:“我们这次所做的,与以往所做的,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对于那些一直以来支持我们在自己的角落里尽情玩乐的人们,我们由衷地表示感谢。”一句在自己的角落里尽情玩乐就是对他们目前坚持电影作者性的最好诠释。

注释:

①(美)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曾伟祯(译).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