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山咸水歌的传承与发展

2017-09-22 17:49周炎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传承发展

摘 要: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水乡遍布全市沿海地域。咸水歌植根于群众生活,是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主体,在珠江三角洲广为流传,中山咸水歌的传唱活动更为盛行,不断蓬勃发展的咸水歌活动让古老的咸水歌在新时代有着与时俱进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山咸水歌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沿海地区;中山咸水歌;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133-01

咸水歌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种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咸水歌记载了水乡人民的生产、劳动、爱情、民俗风情,许多学者开始进行了相关研究:如何让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歌得以传承、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咸水歌的诞生和初期传承发展

1.探索咸水歌的起源,首先要去了解唱咸水歌的人,那就是“疍民”。疍民们生活凄苦,以船为家,终日在海上四处漂泊,大海哺育出甜美的咸水歌。咸水歌出自海上,海水是咸的,故此称为“咸水歌”。

2.咸水歌在何时产生至今尚无资料准确记载。按历史资料推算,有学者认为粤语(即广州白话)约在唐朝时期便出现,也许就有咸水歌。这源于生活简单的旋律,起初可能就聊天、解闷、自娱自乐,后来慢慢有人争相模仿将其作为“以歌传情”;古代疍民不识字,只能一代接一代口口相传,这可理解为咸水歌的初期传承发展。

3.咸水歌发展中的艺术特色。咸水歌用粤语演唱。水乡人说白话,唱咸水歌多是“爆肚”(即兴)演唱,问字取腔,唱腔灵活,自然婉转,歌种分为咸水歌、姑妹歌、大增歌、担伞调、长句咸水歌、高堂歌、叹家姐等,不同地区的咸水歌有不同特点,歌手的唱腔风格也有所不同;其篇章结中有问答式(即民间的“对歌”),歌者一问一答,内容较为生动吸引。咸水歌词曲非常质朴。歌词直白大胆表达想法;男女青年互相试探时会选择用咸水歌传情达意,正因咸水歌淳朴简单,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因此更具生命力。

二、疍民的传统风俗赋予了咸水歌生活的情感

咸水歌的发展和人们的传统风俗息息相关。从一开始简单的说话旋律慢慢有了生活内容,从“口头歌”演变成歌唱劳动、生活、表达情感的歌曲;在传统的节日和婚嫁喜事、祝寿等民间传统活动中人民都会唱出符合场景的咸水歌。如婚嫁时,他们会邀请亲友驾船参加婚宴,水乡人办喜事非常隆重,这时便会唱“棚口歌”纷纷祝贺,拜堂时还会唱“高堂歌”、放鞭炮等,十分热闹喜庆,充满欢乐气氛;由于出嫁女回娘家水路遥远,很难相见,尽兴之余,为倾诉远离亲人的难舍之情还会唱“叹家姐”,唱腔带有离别的哀怨,依依不舍,令人闻之动情。正因这种民间风俗,才让咸水歌不断发展和传唱,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

三、丰富的传承活动促进了咸水歌的发展

咸水歌活动盛行。在于民间传统节日,如赛龙舟、端午节、春节等,群众自娱自乐“斗歌”,你问我答进行对歌,诙谐搞笑、浓情蜜意,让听众叹为观止、拍手叫好;政府大力扶植咸水歌发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镇区文化部门每年均举行非遗传承活动,如中山市民歌民谣大赛、我们的节日·端午—东升镇“放歌榕树头”咸水歌公开赛等,来自神湾镇镇、坦洲镇等镇区歌手均踊跃参赛;传承不断层,歌手年轻化。咸水歌传唱者普遍为长者,中山发展咸水歌注重传唱者年轻化,更设有省级传承基地东升镇胜龙小学、市级传承基地坦洲镇新合小学等多个传承基地,开展咸水歌传唱活动。丰富的咸水歌传承活动培养出咸水歌手,如北京怀仁堂唱咸水歌的第一人梁容胜、广东十大歌王梁三妹等优秀老民歌手在民间活跃;咸水歌进课堂成功有效開展。东升镇胜龙小学开展的咸水歌教学活动在中山各传承基地在全市广泛引用,在传承链中起到重要作用;市咸水歌队伍日益壮大。如东升、坦洲、横栏等地区成立多个民歌协会,东升镇成立首个咸水歌传承发展中心等;新的团队在咸水歌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喜讯频传,东升民歌手获广东省渔歌精英赛暨全国渔歌邀请赛金奖和广东省咸水歌会等多个金奖;胜龙小学获中山市民歌民谣大赛等多个一等奖等;2016年东升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的青年咸水歌手周炎敏和胜龙小学带着中山咸水歌荣登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大舞台,咸水歌的发展依靠着越来越大的平台,写下一页又一页华丽的篇章。

四、咸水歌的改革和发展

传统咸水歌的唱腔。传统咸水歌唱腔单一、曲调相对固定,变化不多,内容古老,即“原生态唱腔”;咸水歌的改革唱腔。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老艺术家们和歌者们根据传统咸水歌的特点风格,融入新的元素,遵循“改革不离格”的原则试行改革创新,通过研究创作出一批富有时代感的新咸水歌作品,在年轻歌者中广泛传唱,如高堂歌《春潮》更在央视《中国民歌大会》演唱播出;咸水歌不仅有了新的改革唱腔和表现形式,还有音乐伴奏的歌舞、小组唱、大合唱、情景音乐剧等创新传承的表演形式,即“改革表演型唱腔”。

疍民世世代代形成的生活习俗、文化习俗都深深印在咸水歌里,可以说有水上人家就有咸水歌,有疍民的后代、有水乡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更具时代性的新咸水歌的出现;咸水歌发展必需要保护好水乡的传统民俗文化,并不断挖掘出属于咸水歌丰厚的社会价值和珍贵的艺术价值,使其在社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让更多的队伍群体、年轻一代积极学唱咸水歌,正确意识到保护和传承发展好咸水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保护好疍民文化的“根”才能让水乡文化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陈锦昌.中山咸水歌[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传承发展
2018年广西北海沿海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沿海地区主要指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