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强国的首要任务

2017-09-23 18:38张军
前线 2017年9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强国核心价值观

[摘要]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着力从高度、深度和力度等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惟其如此,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创造新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 D648; B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9-0026-0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十二个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的价值范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力加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实践推进和理论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强国思想,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价值观念在文化系统中具有重要位置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必然发生改变。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引出的价值问题纷繁复杂。讨论价值问题,须先明确价值主体。我们可以把复杂的价值问题,分为两个层面来谈: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问题,二是个人层面的价值问题。国家层面的价值问题,包括以国家为价值主体的各种问题,也包括个人对国家的价值要求,谈论的对象虽然都是国家,但后者实际上把国家当作价值客体。个人层面的价值问题,包括以个人为价值主体的各种问题,也包括国家对个人的价值要求,谈论的对象虽然都是个人,但后者也是把个人当作价值客体。

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念变迁,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开始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是价值观念变迁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表明此一阶段价值调整的完成。价值观念调整的标准不是理论教条,而是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价值观念调整一旦实现突破,民间的一些自发行为便得到肯定,如小岗村农民的大胆实践就很快被当作改革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在改革开放面临方向选择的时候,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保证了中国的现代转型得以继续进行。

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念变迁,也随着对历史问题的反思逐步推开,有关人性的思考和讨论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问题,在启蒙主义的话语中获得了双重含义。“主观为自我,客观为他人”的价值排序获得了广泛认同。其后,伴随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庸俗的人性观开始泛滥。在价值多元化的名义下,历史被戏说,经典被歪曲,英雄被嘲弄,崇高被解构。一系列众所周知的反映“道德滑坡”的典型事件,把个人价值观深层次的矛盾揭开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可谓抓住了文化建设的根本。这样一种价值体系的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也意味着对人类崭新文明的深层谋划,意味着我们党对影响人类未来走向的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推进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表达,是国家和民族之魂,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文化之魂,是国家和民族的魂中之魂。

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来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民族血脉的基因,是精神家园的顶梁柱。中华民族由多个民族汇聚而成,各民族之所以能够结成一体,形成一个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有一致的文化认同,它是维系这个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纽带。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普遍价值的认同。这种价值认同,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加深加固,构成了中华文化的血脉,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家园,它是这个时代人们精神追求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当代中国的变革来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则是这些重要源泉、重要因素、重要支撑和热切愿望的聚焦点。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而价值观的吸引力正是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核心。文化为人们提供常情、常理的共识,为人们的思考、交往和活动提供决定性的前提和保障,处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状态。然而,一旦当社会进入变革期,这种日用而不知的文化,就会展现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当今时代,世界的变革与中国的变革在共振中进行,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一方面,在世界的深刻变革中,中国必须发声,捍卫自己的利益,說明自己的诉求和道路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在国内的深刻变革中,执政党必须站在价值制高点上,辨明大是大非,引领国家认清前进方向,选择正确道路。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个精髓不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且决定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它是现代的中华民族之魂,是当今中国的兴国之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要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还指出,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在生活中领悟它,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把握好三个度,即高度、深度和力度。

首先,要站到足够的高度。我们建设文化强国,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从国家层面来讲,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心,就是争夺价值制高点。这不只是一个纯理论的问题,而是关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关乎国家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的重大课题。只有占据价值制高点,我们才能在全球性的文明对话中获得话语权,才能在当今世界的深刻變革中掌握主动,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当性,才能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新蓝图。

其次,要达到足够的深度。深度,主要指理论的深度。价值的理论说服力,来自理论深度。我们党推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国家和个人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出发,来建构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西方的价值观的价值主体是个人,它要求国家以捍卫个人主体价值为主要任务。这是两种不同的建构核心价值的思路。但现实中的价值观之争,一定程度上存在“西强东弱”现象。原因在于我们价值体系的理论成熟度还有待加强。我们价值观建设的致思方向,当然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但需要进一步说明这种正当性和必要性。因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打破一切条条框框。这样,才能充分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创造性地展开理论探索,真正站到当今时代的价值制高点上。

最后,要有足够的力度。足够的推进力度,是核心价值有效传播的保证。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主要靠教育。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到,从价值教育的有效性来说,身教重于言传,实践重于理论。价值问题本质上是实践问题。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推进力度,最重要的是加大实践力度。虽然我们还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但我们的价值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的,即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这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价值之魂,也是价值制高点的实质内核。政府部门的一举一动,都在宣讲价值。法院的每一个断案,都在代表国家传达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只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事,更是全党乃至全民的大事,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模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3]杨凤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张军,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 、教授)

责任编辑 / 许 海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强国核心价值观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探讨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