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物流市场机遇凸显

2017-09-25 08:53赵皎云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7年9期
关键词:医用物资药品

本刊记者 赵皎云/文

医院物流市场机遇凸显

本刊记者 赵皎云/文

在我国公立医院、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借助新型技术和管理方式,转变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正在成为现代化医院建设的迫切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医院对于物流系统应用及专业化物流管理服务方面的需求不断涌现。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全面深入展开,药品零差价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医”和“药”的分离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药品在医院的流通将不再产生直接价值,而是逐渐转变为医院服务。在此背景下,医院如何能够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更加有效地管理药品等医用物资,提高药品库存周转率和患者服务体验,降低综合管理成本,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课题。受其影响,医院物流需求不断升级。

医院物流及技术应用概况

医院物流是医院所有业务部门日常作业和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医院文书档案传输(包括病历、医生处方、检验报告单、医疗收费单据和账目等)、医用物资传送(药品、血包、一次性耗材、手术器械等)、医用标本送达(化验标本、病理标本等)以及医院后勤部门的采购、装卸搬运、储存保管、供应等,都是医院物流的范畴。

智能、高效是现阶段医院对医用物资管理的普遍需求

关于医院物流作业方式,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院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引入物流传输系统,并且应用领域广泛,种类齐全。比如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的中型以上医院大都配备了物流传输系统。资料显示,截止到上世纪末欧洲就有超过1万套物流输送系统在使用,日本有3000家以上的医院装备有物流输送系统。

表1:四类物流输送系统的特点对比

常见的医院物流输送系统包括医用气动物流输送系统、轨道小车物流输送系统、自动导引车(AGV)输送系统、箱式物流输送系统等。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医院内部各种日常医用物品的自动化快速传送。

气动物流输送系统

医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借助机电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过网络管理和全程监控,将各科病区护士站、手术部、中心药房、检验科等数十个乃至数百个工作点,通过传输管道连为一体,在气流的推动下,通过专用管道实现药品、病历、标本等各种可装入传输瓶的小型物品的站点间的智能双向点对点传输。该系统一般用于运输相对重量轻、体积小的物品。其特点包括:造价低、速度快、噪音小、运输距离长、方便清洁、使用频率高、占用空间小、普及率高等。

轨道小车物流输送系统

轨道小车物流输送系统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利用智能轨道载物小车在专用轨道上传输物品的系统。其主要优势包括可以用来装载重量相对较重和体积较大的物品,一般装载重量可达10~30公斤,适合运输医院输液、批量检验标本、供应室物品等具有优势,但相对传输速度较慢、造价较高。

自动导引车(AGV)输送系统

自动导引车(AGV)传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和无线局域网络控制下的无人驾驶自动导引运输车,经磁、激光等导向装置引导,并沿程序设定路径运行并停靠到指定地点,完成一系列物品移载、搬运等作业,主要用于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推车,运送病人餐食、衣物、医院垃圾、批量的供应室消毒物品等,能实现楼宇间和楼层间的传送。与其他输送系统相比,AGV的优点在于:无需铺设轨道等固定线路,不受场地、道路和空间的限制,柔性强,载重量灵活;但初期投资较大,且不适用于人流密集区域。

箱式物流输送系统

箱式物流输送系统是一种将输送物资放入大容量周转箱,通过周转箱在物资输送起始站与物资输送目的站来回传递,以达到物资输送目的的医院新型智能物流输送系统。系统运行中,只需要工作人员将装有输送物资的周转箱放入起始站入口处设备即可,周转箱将自动输送至目的站的设备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输入起始站点,并且物流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对接,实现物资输送信息化对接。箱式物流系统可以输送输液药品(大输液)、药品、标本、手术器械、无菌用品、消毒包、被服、后勤物资等院内物资,基本可装入周转箱的医院物资均可实现自动输送,可以解决医院内90%的物资输送任务。

作为新型医院物资输送系统,箱式物流输送系统可以解决大型医院的大量物资输送任务,但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医院空间资源;并且设备站点布放要根据医院建筑布局确定,部分偏远、零星物流站点的设置问题需要考虑经济性。

四类物流输送系统的特点对比详见表1。

我国的医院物流系统建设起步较晚,医院物资输送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从国外引进第一套气动物流输送系统,但并未在国内医院迅速推广。2002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引进了国内首个轨道小车物流输送系统。2012年南京鼓楼医院成为国内首家医院箱式物流输送系统使用单位。201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院箱式物流输送系统投入运行 但这些应用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医院仍采用的是“专职递送人员+手推车”或“专职递送人员+手推车+电梯”的传统物流方式,存在效率低、速度慢、人流与物流交叉、不安全可靠等问题。

蓓安科仪(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洋指出:物流输送系统属于管理型设备(不同于各种检查类设备可以帮助医院创收),这是导致医院对该领域投入热情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医院运送物资种类多、运送量大且频繁,对安全性、专业性要求较高,在医院现有条件下现代物流系统建设改造并非易事。但医院物流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及患者的切身利益,智能、高效的确是现阶段医院对医用物资管理的普遍需求。据了解,最近两三年新建的医院基本都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物流设备对内部物流进行规划。

模式创新

一面是自身投资物流系统建设方面的种种困难,一面是对各类物资管理的迫切需求,在这一矛盾的催生下,医院物流服务创新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如何通过现代物流设备和技术对药品、器械、耗材、办公用品等进行物流管理,一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2011年6月,商务部启动“医药物流服务延伸示范工程”,成为推动我国医院物流发展的一次契机。该示范工程以推广药品流通企业向医院延伸现代医药物流服务的模式,即药品流通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物流服务延伸到医院的药库、药房直至病区,使医院的药品管理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其目的是借助药品流通企业的物流服务,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效率。九州通、国药和华润旗下的北医股份成为商务部首批医药物流延伸示范工程。

2013年8月,为总结示范工程实施效果,推广先进经验,商务部组织有关专家,遴选了47个代表性较强、效果较好的医药物流服务延伸项目,作为第一批医药物流服务延伸示范项目。

比如,九州通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建的“医院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在优化供应商结构,降低医院库存,实现自动补货和增加流通效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华润旗下的北医股份(2012年3月正式更名为“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医药商业”)与天坛医院共同推进的“医院药库社会化管理”,以信息连接为通路,将现代医药物流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方法延伸到医院药库,使医院药库实现药品出入库等各项操作流程化和信息化,提升医院的药品流转效率和准确率,确保药品流转全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发挥医药流通企业的特定作用。

基于“天坛模式”的成功经验,2012年,华润医药商业在原有物流延伸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医院药品物流智能一体化服务模式,即HLI(Hospital Logistics Intelligence),帮助下游医院客户对其药库、门诊/急诊药房、病区药房等药事管理相关部分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与医院HIS信息系统的全面对接,从而获得医院药品的更大份额,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降低占用资金及成本,并使药物物流末端从原来的医院药库延伸至医院门诊、住院部和病患者,使原本的消极隐性资金成本转变为积极的显性价值性投入,重塑医药-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医院药品供应链的全程解决方案。

无疑,通过“医药物流服务延伸示范工程”的推进,药品流通企业在医院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探索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拓展自身业务范围的同时,也有效地帮助医院降低了运营成本,节省了现金流,提高了物流管理水平。

聚焦医院物流精细化管理

2015年以来,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一轮医改的重点任务正稳步推进。2017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中央编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这一变化导致医院医用物资的管理部门逐渐成为医院的成本中心,医院物流精细化管理迫在眉睫。

据了解,目前公立医院在管理上普遍存在重视或强化临床业务管理,忽视或弱化医院运营管理,部门之间协同性较差,整体运营成本偏高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一些企业提出了SPD模式。

如何通过现代物流设备和技术对药品、器械、耗材、办公用品等进行管理备受关注

SPD(Supply ProcessingDistribution)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全新药品供应链管理模式,适用于药品、低值耗材、高值耗材、检验试剂及医院后勤物料的集中供应和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医院现代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SPD模式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量身打造满足医院实际需求的管理模式建设、院内库房改造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服务人员派驻建设等。其价值在于:1.在实现医院医用物资零资金占用的情况下,保障医院医用物资供应及时、安全;2.显著降低医院管理综合成本,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3.完全解放医护和药剂人员,使其回归一线服务本职工作。

目前国内推动SPD模式的主体主要是以国药、华润等为代表的药品流通企业。这些企业在转型与新业务拓展过程中,将供应链的服务向终端客户——医院延伸,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对医院的院内物流体系进行规划设计,提供物流服务外包,实行医院药品和物料的管理、储存、配送和服务直达病区和门诊等。例如:2016年3月,上药控股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署了《医疗物资集中物流管理服务框架协议》,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深度实施药品和医疗耗材的SPD服务。2017年7月1日,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为郑州市中医院精心设计、量身打造的智慧型SPD院内物流管理系统正式面世,开创河南省首例以药品“消耗后结算”为主要特点的药品物流服务延伸新模式,响应了国家医改“药品零差率”政策落地的药品供应模式探索。

通过上述探索,药品流通企业和医院形成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局面。一方面,开展SPD服务有助于药品流通企业实现从“传统配送商”向“综合医药物流服务商”转型的目标。另一方面,医院可以借助SPD服务实现从传统药品供应服务向临床药学服务的转变,致力于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和形象,推动多元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SPD模式的发展,有以下趋势值得关注:

1.从物流服务专业化的角度来看,SPD对于我国医药物流专业化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目前国内对SPD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发掘更多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SPD模式。

3.SPD的涵盖范围将越来越广,包括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等所有医用物资。

4.未来医院有可能会成为SPD模式的探索主体,从提升内部效果、降低成本、外购服务的角度主动推动SPD模式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医用物资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救援物资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