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危险因素研究

2017-09-26 06:14吴琰瑜付朝伟李彩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家族史痤疮玫瑰

吴琰瑜 付朝伟 章 伟 李彩霞 张 洁

·临床研究·

玫瑰痤疮危险因素研究

吴琰瑜1付朝伟2章 伟1李彩霞1张 洁1

玫瑰痤疮是一种临床上以面中部一过性或持久性红斑为主,同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鼻赘等临床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年龄高峰多数在30~50岁[1],但也有部分患者在儿童期即开始发病[2,3]。目前研究认为,玫瑰痤疮发病与遗传有关[1,4]。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玫瑰痤疮发病或加重的可能因素及家族史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门诊明确诊断为玫瑰痤疮的204例患者参与本研究。200例对照组为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职工及家属。研究过程中有3例玫瑰痤疮患者及4位健康者不愿继续问卷而终止研究。玫瑰痤疮组入选标准:①参照2004年由NRS提出的玫瑰痤疮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符合玫瑰痤疮的患者;②能够充分理解问卷内容,同意接受问卷调查者;③研究前已阅读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日光性皮炎、面部湿疹、面部接触性皮炎、颜面再发性皮炎等其他面部炎症性疾病;②系统性疾病导致的面部皮疹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等;③无法理解问卷内容或拒绝配合调查者。对照组为无任何皮肤疾病者。

1.2 问卷 受试者单独完成问卷。调查员可对问卷进行相应解释,但不可有诱导性提问,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调查内容包括 : 一般情况、生活习惯、既往史、家族史,玫瑰痤疮组同时调查发病时间长短、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皮肤类型;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酒、咖啡、茶、日晒时间、工作压力、温度、潮湿、饮食、便秘。家族史询问先证者一、二级亲属的患病情况。一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的父母、子女及同胞,二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姨、舅。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for Window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发生率之间差异性比较用卡方检验,均数之间的比较方差齐时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welch检验。危险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玫瑰痤疮组201例,男64 例,女137例,平均年龄(38.8±13.7)岁。正常组196名,男77名,女119名,平均年龄(38.2±14.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皮肤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2.2 玫瑰痤疮患者与对照组间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家族史、洗澡水温高、甜食、便秘是玫瑰痤疮的可能危险因素。日晒时间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为玫瑰痤疮的可能危险因素。空调温度低、潮湿是玫瑰痤疮的可能保护因素。未发现吸烟、饮酒、咖啡、茶、辛辣食物、热烫食物、工作压力及皮肤类型对玫瑰痤疮有影响。

2.3 玫瑰痤疮组中家族史阳性率为26.37%,其中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9.4%,而对照组中一级亲属患病率为3.6%,两者之间有差异显著性。家族史阳性者平均年龄34.38岁,初次发病年龄25.04岁,均低于家族史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表2)。

2.4 男女之间家族史阳性率分别为26.56%及26.27%。男女之间家族史阳性率、平均年龄、初次发病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表2)。

2.5 家族史阳性患者皮脂溢出及毛孔粗大的比率明显高于家族史阴性的患者。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鼻赘、眼部异物感、烧灼感、紧绷感的比率家族史阳性与阴性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表3)。

3 讨论

玫瑰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面部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认为玫瑰痤疮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5],各种诱发因素刺激皮肤后引起天然免疫系统或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激活,导致各种炎症因子释放,或诱发因素直接引起血管神经功能失调,继而产生红斑、丘疹、脓疱等临床表现[6]。国外研究发现诱发玫瑰痤疮发生发展的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及心理因素,国内对玫瑰痤疮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本课题对玫瑰痤疮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家族史、洗澡水温高、甜食、便秘是玫瑰痤疮的可能危险因素,空调温度低、潮湿是玫瑰痤疮的可能保护因素。

表2 玫瑰痤疮患者家族史性别、年龄比较岁

表3 玫瑰痤疮家族史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例

我们的研究发现,玫瑰痤疮组中一级亲属患病率较对照组高,有家族史的患者发病年龄较早,且更容易出现皮脂溢出及毛孔粗大的临床症状。有研究通过基因芯片及实时定量RT-PCR分析发现,与健康人相比,玫瑰痤疮的基因表达有差异,且不同亚型的玫瑰痤疮之间基因表达也有一定差异[1]。这些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涉及血管调节功能及神经源性炎症,如肾上腺素受体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而与血管增生或淋巴管增生的相关基因则十分少见[4]。

我们的研究发现,温度高是玫瑰痤疮的可能危险因素,温度低是玫瑰痤疮的可能保护因素。这可能与温度刺激引起TRP的激活有关。TRP受体家族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类重要的阳离子通道超家族,这些离子通道分布在神经纤维末端,其中TRPV可被热刺激激活。研究发现,玫瑰痤疮患者TRPV1阳性的神经纤维密度较正常人高,且TRPV1 mRNA高表达,因此玫瑰痤疮患者可能有TRPV通道持续的活化。高温、热饮、辛辣食物会引起TRPV活化,并介导磷脂酶C依赖的钙内流,进而引起包括p物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等神经肽类的释放,从而引起血管扩张、面部红斑及水肿。神经肽类的释放还会引起T 细胞、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激活并释放细胞因子、蛋白酶或前列腺素,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6]。目前普遍认为日晒与玫瑰痤疮发病有显著关系,有研究认为这与日晒产生的热效应有关。但目前研究认为,除了热效应,UV照射还会引起活性氧簇、抗菌肽-37的升高,加重炎症程度[1,6-8]。

研究发现,玫瑰痤疮患者经表皮失水率(TEWL)升高,角质层含水量下降,pH升高,皮脂分泌减少[9,10]。这提示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往往受损。玫瑰痤疮的皮肤屏障受损可能与表皮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增强及表皮抗菌肽含量增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有关[11]。我们的研究发现,潮湿的环境是玫瑰痤疮的保护因素,这可能与潮湿的环境能够减少皮肤的干燥程度,从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有研究发现,口服米诺环素能够改善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从而减轻面部红斑[12]。因此,改善屏障功能能够减少外界刺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我们研究中还发现甜食及便秘可能是玫瑰痤疮的危险因素,而国外研究中认为的情绪压力、咖啡、运动等危险因素在我们的研究中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对玫瑰痤疮的发病因素进行探讨。

[1] Steinhoff M, Buddenkotte J, Aubert J, et al. Clinic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aspect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rosacea[J]. 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2011,15(1):2-11.

[2] Potz-Biedermann C, Mehra T, Deuter C, et al. Ophthalmic rosacea: Case report in a child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 Pediatric Dermatology,2015,32(4):522-525.

[3] Kellen R, Silverberg NB. Pediatric rosacea[J]. Cutis,2016,98(1):49-53.

[4] Schwab VD, Sulk M, Seeliger S, et al. Neurovascular and neuroimmune aspect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rosacea[J]. 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2011,15(1):53-62.

[5] Del Rosso JQ.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rosacea: Part 1: Connecting the dots between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common clinical features of rosacea with emphasis on vascular changes and facial erythema[J]. J Clin Aesthet Dermatol,2012,5(3):16-25.

[6] Steinhoff M, Schmelz M, Schauber J. Facial erythema of rosacea - aetiology, different pathophysiologies and treatment options[J]. Acta Derm Venereol,2016,96(5):579-586.

[7] Salzer S, Kresse S, Hirai Y, et al. Cathelicidin peptide ll-37 increases uvb-triggered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rosacea[J]. J Dermatol Sci,2014,76(3):173-179.

[8] Lazaridou E, Apalla Z, Sotiraki S, et al.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udy of rosacea in northern greece[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0,24(4):410-414.

[9] Addor FA. Skin barrier in rosacea[J]. An Bras Dermatol,2016,91(1):59-63.

[10] Darlenski R, Kazandjieva J, Tsankov N, et al. Acute irritant threshold correlates with barrier function, skin hydration and contact hypersensitivity in atopic dermatitis and rosacea[J]. Exp Dermatol,2013,22(11):752-753.

[11] Coda AB, Hata T, Miller J, et al. Cathelicidin, kallikrein 5, and serine protease activity is inhibited during treatment of rosacea with azelaic acid 15% gel[J]. J Am Acad Dermatol,2013,69(4):570-577.

[12] Ni Raghallaigh S, Powell FC. Epidermal hydratio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rosacea improve after minocycline therapy[J]. Br J Dermatol,2014,171(2):259-266.

(收稿:2016-11-17 修回:2017-03-04)

1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医学美容科,200050 2共同第一作者:上海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200032

章伟,E-mail: zw5259@163.com

猜你喜欢
家族史痤疮玫瑰
没跪 玫瑰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玫瑰飘香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刺玫瑰
刺玫瑰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