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农业科技信息手机服务系统应用分析

2017-09-27 09:54林九生南平市武夷新区科技创意产业园服务中心福建南平353000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南平专家科技

林九生(南平市武夷新区科技创意产业园服务中心,福建 南平 353000)

南平市农业科技信息手机服务系统应用分析

林九生
(南平市武夷新区科技创意产业园服务中心,福建 南平 353000)

南平市农业科技信息手机服务系统,实现了农业专家咨询、农业技术学习和农业资讯推送等功能。通过对系统平台服务应用情况数据分析,以期发现用户关注行业、专家、微视频及其他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需求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为农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农业信息服务。

手机; 农业科技信息; 服务系统; 12396

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1]。南平位于福建北部,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美誉,是“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南平乃至福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服务农村市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2]。作为全国首批“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应用示范试点地区[3],南平始终把科技服务“三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在福建省科技厅立项支持下,福建省农科院、南平市科技局、中国电信南平分公司共同研发了面向南平本地的农业科技信息手机服务系统(简称“慧农信”)。“慧农信”作为与农民沟通的一座“空中桥梁”,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组建粮油作物、蔬菜、食用菌、茶叶、葡萄、果树、植保、木竹、锥栗、油茶、中药材、畜牧兽医、水产等行业专家队伍,用户使用手机不仅可以查询到与农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惠农政策、农业资讯、天气预报、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技术微视频,还可以对农事活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电话、语音留言、图片、文字等形式与“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专家进行互动交流[4- 5]。系统自2014年正式上线以来,通过与农业、林业等涉农部门合作,将分散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等充分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了基层用户信息获取手段落后、渠道单一的问题[6- 7],打造出南平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品牌。本文通过对系统平台服务应用数据进行分析,以求发现用户关注的行业、专家、微视频及其他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需求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为农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农业信息服务[8]。

1 系统结构与功能

“慧农信”平台是为农民与专家、农民与知识建立信息桥梁的软件系统。农民通过手机终端,可以咨询农业问题、观看技术视频、学习生产技术、了解行业最新资讯,实现手机一站式服务。系统主要由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产品电商、专家工作室和后台管理4个部分组成,功能设计如图1。其中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产品电商、专家工作室功能整合到手机客户端软件(APP)中,后台管理为B/S架构,通过Web浏览器进行访问。

图1 “慧农信”平台的基本功能

1.1系统安装环境

系统部分有手机客户端:Google Android (包括Android 2.3、Android 4.X、Android 5.X、Android 6.X);Web后台管理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浏览器:IE 8及以上;Web后台管理服务端及手机数据服务接口: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IIS7。

1.2系统功能说明

系统主要包含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产品及农资电商服务、专家工作室及后台管理4大板块,系统部分功能模块界面见图2。

图2 系统部分功能的模块界面

1.2.1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问专家。用户通过“问专家”进入专家列表,选择某一专家,电话咨询或输入问题详细描述、上传图片、语音留言等方式进行提问。除电话咨询是直接沟通外,其他咨询方式专家均通过手机或电脑进入“专家工作室”,选择“待解决问题”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该模块功能是对星火科技12396服务热线的继承与发展。

微视频。为方便直观展现农业种、养、加技术,系统根据移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结合南平市及福建省优势主导产业,拍摄、收集、整理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茶叶、食用菌、畜禽、水产、毛竹等行业的实用技术,利用专业工具制作成手机可识别的数据格式,建立了600余部农村实用技术微视频数据库,并不断调整充实。用户可以根据关注的种养对象进行分类播放,也支持热门视频、最新视频和模糊检索查看。

知政策。通过与农业、林业部门合作,收集发布涉及“三农”的科技、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政策,如各种惠农项目、农机补贴、困难补助、农村医保、小额贷款、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等相关政策资讯。农户通过该栏目可以浏览最新农、林、科技政策法规,知晓最新政策动态。

看新闻。系统利用蜘蛛爬虫技术自动从南平地方新闻综合媒体“大武夷新闻网”抓取数据,实时跟踪并更新地方时政新闻、民生资讯以及与三农相关的信息和地方重大事件,栏目设置主要包括导读、要闻、民生和财经等。当有新资讯时,用户登录系统后会优先提醒用户浏览。

学技能。系统集成了福建省农科院多年的科研成果,提供百余种福建主要农作物的农业生产技术查询服务。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品种资源、种苗繁育、耕作技术、施肥技术、节水灌溉、采收技术、贮藏运输、加工技术等方面内容。系统根据用户关注的种养对象自动将相关技术优先显示,用户也可以通过农业分类导航和模糊检索功能选择想要查看的农业技术。

搜百科。“搜百科”功能将福建常见的农业技术问题整理成问答案例供用户查阅学习。在系统设计上,数据库表单与问专家问答表共用,通过增加是否为问答案例的标识来区分两者的数据,实现“问专家”与“搜百科”数据间的无缝链接,解决案例数据更新难题,同时,也保障数据的时效性。在功能实现上,主要包括问题列表和按作物种类分类查询。目前已有百科案例2 454条。

防病虫。为引导农民科学用药,科学防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从南平情况实际从发,构建了南平主要作物病虫害防治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含病虫名称、为害作物、作物期、为害部位、识别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等内容,目前已上传闽北主要作物病虫害数据206种。

公告栏。“公告栏”是由系统管理员发布系统消息或转发农业部门、气象部门官方网站发布的农业重大资讯、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和月度气象趋势及生产建议。当有新资讯时,用户登录系统后,公告栏图标上会显示未查看资讯条数,以提醒用户查阅。

1.2.2 农产品、农资电商服务

看行情。该功能模块与南平市供销社合作,实时发布南平地区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南平生猪定点屠宰批发市场的每日行情信息,农户通过浏览该系统获取各种农产品市场行情,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坑农伤农事件,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行情安排农业生产。

逛集市。该板块主要提供农资和特色农产品两类供求信息。农资方面,选择区域优质的农资销售连锁配送企业作为系统的示范企业,为农民提供优质农药、化肥、种子、种苗等农资产品在线资料查看、在线下单功能,下单成功后,销售企业会直接电话联系确认订单,线下结算和发货。特色农产品方面,结合移动GIS技术,为农业生产者与经营企业(消费者)构建特色农产品在线供求信息。农民只需要拿起手机拍照产品图片或从相册中获取,填写产品名称、价格等信息即可发布。农产品经销商也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农产品布局、产量、价格等市场信息。

1.2.3 专家工作室

该工作室专为在线专家设计。专家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功能,包括查看用户最新提问并回复、回拨咨询电话、查询历史问答记录、发布个人微博、分享工作动态等。

1.2.4 后台管理

管理员系统主要供系统管理员使用,具有系统最高权限。管理员通过该系统实现对公共服务数据的管理、发布、维护。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查看专家与用户互动情况、用户管理、上传新闻、视频、行情、政策、公告、气象等资讯以及各项数据统计分析等。

2 系统应用分析

“慧农信”自2014年6月正式对外开通以来,分别通过南平电信各级营业网点、南平科技系统、农科院系统和在线专家等多种渠道开展推广应用工作,目前软件已推广用户2万多人次。用户分布南平10个县(市、区)和福建省其他地区。

2.1不同推广方法比较分析

根据近年工作经验,“慧农信”主要采用面对面推广、传统媒体推广和网络推广3种方式。集中办班培训、现场指导、一对一分享、墟日摆摊等面对面推广方式,虽然受众面窄,但由于针对性强,效果最好,当场注册使用的人多,但投入成本较大。网络媒介的推广受众最广,下载试装试用的用户也最多,但注册用户数量小于面对面推广。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报道,媒体覆盖面一般在特定区域,受众面介于前两种方式之间,但由于用户无法直接获得系统软件下载安装和使用方法,效果不明显。

2.2用户区域分布情况比较分析

通过分析注册用户与人口总量发现,所在地人口与注册用户数基本呈正比,但顺昌、浦城、松溪例外(图3)。顺昌、松溪人口虽少,注册用户占比却高;浦城人口虽多,注册用户少。这与当地对“慧农信”推广力度有关,地方科技部门重视、推广力度大的区域,注册人数较多。

图3 注册用户占人口总数的比例

注册人数(次数)与登录次数也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图4),但也存在个别县市注册人数与登录次数基本相同的特殊情况,表明这些地区人员注册后极少再次使用该系统,成为“僵尸用户”。

图4 各地区注册用户登录次数的情况

2.3种养对象关注度比较分析

“慧农信”种养对象涵盖农、林、畜牧、水产等7大类100多个品种。通过对用户关注度统计分析,用户关注度前20名的种养品种分别为水稻、毛竹、草鱼、辣椒、竹荪、茶叶、柑橘、大白菜、生猪、玉米、黄瓜、花菜、板栗、苦瓜、棘胸蛙、蛋鸡、西瓜、鲢鱼、葡萄、萝卜。用户关注对象与地方特色产业密切相关,如水稻、毛竹、茶叶、食用菌、柑橘、生猪、板栗、葡萄等,都是当地政府积极推荐、重点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的地方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

2.4各功能模块访问量比较分析

据后台统计,“慧农信”对公众服务的10大功能模块中(除用户中心模块),访问量最大的是“问专家”模块,访问量占所有功能模块访问量的43.10%(图5)。说明问专家栏目最受欢迎,用户遇到问题时还是乐与专家沟通,直接咨询专家意见,也说明目前专家队伍都比较敬业与专业,更表明要做好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离不开专家队伍的支持,要加强对专家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由于技术视频直观、方便、可复播、更详细等特点,看视频也是比较受欢迎的板块。在所有模块中,“搜百科”模块访问人数最少,可能与查询方式不太方便有关。

图5 各栏目访问量占总访问量的比例

2.5专家活跃情况分析

专家登录系统次数是专家活跃程度的集中体现。专家登录次数排名前10的品类见表1。通过对比分析,排名第一与最后一名专家的登录次数相差20多倍,表明竹荪专家经常上系统查看、回复用户提问、发表微博,较敬业、受欢迎,专业与地方产业对口;而水产专家则正好相反,较少登录系统,同时也可能与南平养殖业不很发达有关。表中累计积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专家活跃情况。“慧农信”专家积分由系统自动计算生成,评判标准主要有:登录次数、回答问题次数和及时性、用户关注数、微博数量、用户满意度等等。

表1 “慧农信”专家活跃情况

3 系统特色

“慧农信”作为农民与农业专家、农民与农业科技信息的沟通交流互动平台,具有回复问题快、服务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利用该系统,专家可及时解决农民的问题,迅速快捷,不误农时;同时,在推广新技术的速度上与省农科院数据库实现无缝对接,传播迅速。在服务面上,“慧农信”不受传统方法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扩大了技术专家服务覆盖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慧农信”涵盖了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行情、气象预报、科技农林政病虫害数据、时政新闻等方面内容,只要想了解和咨询有关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在“慧农信”上都能得到圆满解决。

3.1加快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与普及,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慧农信”后台涉农技术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省农科院,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集成开发,“慧农信”将专家指导、技术自学和资讯推送有机综合起来,有效推动科学技术的普及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实用技术下乡、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因地制宜正确使用各项农业技术,实现生产的科学管理,提高了南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提高用户科学素质起到了一定作用。

3.2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区别于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农村信息服务,“慧农信”手机终端应用,集成了市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电信、气象、供销等部门资源,基本实现了部门资源共享,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的涉农服务品牌,方便了农户使用。

3.3提高农户防灾减灾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慧农信”服务终端通过及时发布农业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病虫害信息,将灾害预警信息实时发送至种植户、农业生产企业和各级涉农部门,为防范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做到早知道、早部署、早预防,减少农民损失,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 存在不足

“慧农信”系统设计和运转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参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各级组织机构和人员、用户群体、示范典型不足和偏少,农民普遍参与、主动运用的良好氛围还未形成。二是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市场机制未形成,系统自身造血功能尚未建立,经费投入,特别是示范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导致示范体系建设滞后。三是系统部分功能设计如电子商务模块还有待改进完善。

5 今后设想

“慧农信”作为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的升级版,是适应新时代技术发展的产物。从系统应用分析表明,专家队伍能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专家答疑是最受农民欢迎的信息服务方式,今后应继续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结合新时期科技特派员工作和“三区”人才计划工作,从一线技术人员中择优选聘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科技工作者充实专家队伍,扩大服务行业覆盖面。同时,要完善“慧农信”专家积分管理制度,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为专家开展服务提供必要技术手段,更好调动专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应继续完善系统相应模块功能,以求内容更充实、使用更方便、信息更及时、指导更全面、成本更低廉。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电话、短信、网络等媒体和乡村墟日、三下乡活动等场所进行广泛宣传,特别是加强县市、乡镇、农村一线的宣传力度,探索更多面对面分享方式,增加农民对新服务手段的了解,不断提高“慧农信”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农户积极参与,扩大用户群体。要注重树立典型,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产业公会等组织示范作用,扩大示范点建设。

南平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虽然在构建和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和提高,然而,作为解决农村信息化传递“最后一公里”的创新手段,“慧农信”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风险和农业技术支持的成本,使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生产者都受益[9],拉近了智慧农业与实际生产的距离,是对现有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有益探索[10]。

[1] 吴建伟, 刘伟, 卢兵友,等. 农业智能手机服务系统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15(3):129- 134.

[2] 蔡海航, 邵碧嘉, 范辽生. 杭州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和主要框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1, 52(1):176- 178.

[3] 李珂.福建省星火科技“12396”省级服务热线开通[N]. 福建日报,2013- 1- 4(1).

[4] 邱荣洲, 池美香, 林九生,等. 基于Android平台的农业科技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17(6):57- 63.

[5] 孙小华, 王福顺, 杨会英,等. 基于智能手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3, 13(6):33- 36.

[6] 赵媛, 王远均, 薛小婕. 大众创业背景下的我国农民信息获取现状及改善对策[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2):121- 131.

[7] 莫青争, 何溢钧. 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信息服务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 2015(11):5- 8.

[8] 朱科峰, 张炎凌, 曹静,等. 江苏省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应用实效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12):419- 422.

[9] 张海峰. 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展望[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55(8):126- 128.

[10] 程有萍. 加快信息化建设 服务怀来农业[J]. 农业网络信息, 2010(10):110- 111.

(责任编辑:万 晶)

TP311.52;F323.3

:A

:0528- 9017(2017)09- 1650- 05

2017- 06- 31

福建省科技计划区域重大项目(2014N3003);福建省星火计划重点项目(2014S0071)

林九生(1965—),男,浙江云和人,本科,从事科技项目管理及农村科技信息管理服务工作,E- mail:npkwljs@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林九生. 南平市农业科技信息手机服务系统应用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9):1650- 1654.

10.16178/j.issn.0528- 9017.20170948

猜你喜欢
南平专家科技
致谢审稿专家
徐南平一行到晋中国家农高区调研
南平:妇联干部当好“五员”助力妇女脱贫增收
原来它不是小偷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请叫我专家
科技在线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