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形成教育合力

2017-09-27 00:09盛小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合力家校班级

盛小鹏

【分类号】G641

家庭和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两个重要阵地,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及同学等都是直接参与转化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从而形成一种“包围”的教育环境。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管理,从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到认同;从了解孩子陌生的另一个生活侧面,理解孩子成长中的差异,到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缩小差距、扬长避短;生活的忙碌、微信、网游等信息技术充斥的现代社会中,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出现问题,家长的教育简单粗暴,导致家长与孩子存在代沟。所有这些教育中的负面因素,都可以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的活动中逐步实现家校之间行动一致,信念一致,志同道合。

一、家校互动,亲子交流,开放共同成长的精彩舞台

班主任要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亲子活动,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与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一道为班级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为教育好每一位孩子而努力,促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我们也可以利用活动让家长受到来自于孩子的纯真、善良的教育。在我的班级,组建了公益社团,社团架构中以我为团长,下设四个组,每组成员由副团长、小会计和公益组长及成员组成。每个职位中分别履行不同的职责,家长和孩子群策群力为每一次的活动出出谋划策。我组织孩子们将生活中的废品如矿泉水瓶、废报纸积攒起来变卖,作为資金献爱心。利用活动,小手拉大手,进行环保教育。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公益社团围绕三个主题组织了五次活动:与贫困孩子过六一、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过生日、爱心义卖、爱心捐款、爱心卖报等活动,一次次的亲子爱心援助活动中,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了,孩子更愿意听家长的教导了;孩子的纯真善良也让家长身上充满正能量,他们更愿意多挤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陪陪孩子。一年下来,家长说孩子懂事了,听话了,孩子说爸爸愿意回家陪他们了,妈妈对他们更温柔了。其实我知道,是一次次的有意义的亲子活动让这一切正悄悄改变。

二、同读、共写、共生活加强家校交流

教育不只是家庭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必须要联合父母和老师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学生这一加强“家校合力”的最好媒介“同读、共写、共生活”,让家长、学生和老师一起参加阅读活动,教师作为家庭阅读的引导者,起到把握航向的作用。针对孩子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亲子书信、亲子评价、教师、家长联谊会等活动,加强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对策,有效教育学生。在我的班级,每个孩子有一本“五自行为反馈表”,每天老师在学校针对孩子的专心听讲、发言情况、课间自觉遵守纪律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反馈,回到家里,家长对孩子在家是否能自觉遵守作息时间,自己收拾小书桌,学习不磨蹭等方面进行评价,每月总结自己得到的奖励,收获的好习惯,家长写下对孩子鼓励的话语,让评价从师生双方变成三方多元评价,形成家校的无缝对接,形成教育合力。也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电脑、班级博客等)加强家长和学校交流。学校和家长的手应该拉得更紧,尽快改变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配合失调,形成教育的一种合力,让教育少走弯路。教师、管理者、学生和家长这四个学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好比一张桌子的四条腿,这四条腿要协同工作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素材型”家长,“体验”重于“说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因此,家长会是家校沟通,形成合力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家长会的作用不仅有总结班级活动,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还有展示班级整体精神面貌、学生个性风采的作用,教师也应该把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当成家长会的一个达成目标。在教育方面,家长也是“孩子”,同样需要老师,我们专业的教育者,从专业的角度上进行引导。培训的内容可以有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习方法等。

可以根据班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者根据学年段的不同进行有计划的设计,如在生活习惯上,一年级可以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妈妈做家务等方面进行培训。二年级可以从培养孩子自觉性方面进行培训。总之,老师自己对学生五年的发展心中要有规划,有计划,然后有条不紊的去实施,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传统形式的家长会是老师“一言堂”式。老师滔滔不绝的讲。缺点是:缺少互动,针对性不强,要求多,重点不够突出,难产生共鸣。“汇报展示”式。优点是气氛热烈,能展示出班级孩子最优秀的一面,家长和孩子都获得成功感。缺点是对家长团队缺乏具体的指导性,在思想上缺乏高度的提升。

于是我开发了“素材型”家长会。让家长在教室准备的素材中,通过参与活动转变教育理念。

如活动“听口令,做动作”教师讲清活动规则是“听口令,做动作”,在活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口令与动作相同,家长都能做对,第二层次,口令与动作不同,很多家长跟随老师的动作做出了错误的反应。在活动交流中感悟:身教胜于言教。变说教为体验,大大增强了教育说服力,更容易形成教育合力。

设计小活动,激发大智慧,借助活动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家校合力的形成,事倍功半。

猜你喜欢
合力家校班级
班级“无课日”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合力套纸杯
合力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