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教育影响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2017-09-28 06:10于淼刘荣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慕课水平大学

于淼+++刘荣军

摘要: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教育单位针对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研发了新型的教学体系,其中,“慕课”就是一种现代新型的在线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融合了教学资源和学习管理系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本文通过对“慕课”教学模式的分析,探索我国高校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

· 【中图分类号】G649.2

“慕课”,就是指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如今,慕课已因“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的先进理念而风靡全球。慕课的革命性意义还在于它所提供的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方式的变革。

1.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

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与学的方式转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当然,要想真正将这些优势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还需作更多的转变。

(1)师生角色重新定位,做到先学后教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然后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教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基于慕课学习的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学生先思,教师后导”;“学生先做,教师后讲”;“学生先展,教师后评”,切实保证在教师教学之前,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主动的问题探究和自觉的知识建构。只有这样建筑在深入思考上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为后续的课堂互动准备充足的“素材”,置学生于“有问要提、有话可说、有理能辩”的境地,让学生在多维互动的过程中发生思维碰撞,产生智慧火花。

(2)学情分析精准到位,做到以学定教

学生在技术支持下自主学习之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发生了变化。此时,教师的“教”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先学”成果,做到以学定教,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精准到位的分析。在慕课学习过程中,慕课平台记录着大量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数据,教师可以借助新技术、新模型、新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找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学习绩效,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服务。

(3)师生对话多重维度,做到学教互动

由于每个学生有不同经历经验,所以他们在慕课学习的过程中,各自知识建构的水平是不同的。这就迫切需要展开教学对话,做到学教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所谓教学对话是指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还包括学生之间的对话,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2.“慕课”对大学教学模式的影响

(1)大学领导人应该加强改变教学模式的意识。通过“慕课”这种现代教学模式的出台,大学领导人应该充分明确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加大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而创造出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只有提高意识,才能进一步开展教学模式改變工作,通过对现代教学模式的考察,可以使领导人发现自身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快其改革的步伐。“慕课”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利用资质非常高的教师来完成教学的任务,同时,也通过教师提出的意见,去不断完善“慕课”的教学模式。

(2)大学教学应该丰富教学的内容。“慕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大学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不断丰富知识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得到系统的教育。只有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才能全面的提高教育的实力,从根本上提高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水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来认真领悟“慕课”教育模式的精髓,不要盲目的提出改善的建议,要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所制订的改变计划,必须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3)大学教学要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也比较肤浅,所以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大学领导人应该借鉴“慕课”的教学模式,引进大量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使其可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高校也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能力。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所针对的对象都是非常成熟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在人生的阅历上和生活经历方面都有较强的适应力,所以大学的授课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大学教学工作。

教育的情况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一个体现方面,所以在现代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各地的教育单位都要加强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慕课”教学模式的出现,改善了高校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学生专业技术掌握的情况,高校就可以借鉴“慕课”教学模式的方法,来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高校还要丰富教学的知识,利用微课程体现的教学内容,增加专业技术锻炼的课程,逐渐实现现代化教学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江宜桦.从博雅到通识:大学教育模式理念的发展与现状[J].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11,21(10):110-115.

[2]巨瑛梅,刘旭东.“慕课”教学模式体现的优势与影响[J].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2(23):201-206.

[3]马超.“慕课”教学模式发展的新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3(10):110-114.

[4]张寿松.大学教学模式改变的途径与进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慕课水平大学
张水平作品
至善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35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