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内阅读的四条措施

2017-09-28 21:51王友朋曹守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内阅读措施

王友朋+曹守美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内阅读的措施有——要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要在脑海中时常闪现三个“为什么”; 要进行“创新”阅读;要制订合理、科学的课内有效阅读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效,课内阅读;措施

G633.3

由于受年齡、阅历、阅读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初中学生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内完成的。学生课堂内的阅读如何有效进行,许许多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摸索出了许多高效的措施,从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人对此也进行了摸索,探究出了四条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措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 学生的课内阅读要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

学生课内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这种阅读相对来说应该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应是相对的自由。因为,如果依着学生的性子自由散漫地阅读,一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的课内阅读应该有条有效且直接的“红线”,学生紧紧抓住这条“红线”进行阅读,就会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理想效果。这条“红线”应该是这样的:宗旨是学生的课内阅读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宗旨下,学生通过课内阅读,先从整体上对课文进行阅读感悟;在整体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和层次及写作特色;达到了这一目的,就能对课文所体现的情感进行体验;体验了情感,再对课文所包含的意义进行梳理、总结、把握;了解了课文所包含的意义,就要对原文的语言进行细细咀嚼、品味;最后,用自己的观点,对课文进行力所能及的评价。

实际上,这条“红线”,是初中语文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内阅读的措施之一。

有章可循,学生就可以沿着这条“红线”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阅读了。首先,学生可以对诸如一些抒情式的散文、诗歌进行抒情式的阅读,以此来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其次,学生对一些说明文、议论文可以进行粗读、略读,从整体上大体理清原文的思路和层次,感知原文的主要内容和大意。再者,学生在对原文进行粗读、略读的基础上,再对原文的一些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细致的推敲阅读,细细品味其中包含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对课文进行阅读,要在脑海中时常闪现三个“为什么”

学生对一篇课文在课堂内进行有效阅读前,初中语文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自己的脑海里先问三个“为什么”。首先,学生要先问“编者”,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编入该年级的该册教材中?“编者”这样“编”的理由是什么?“编者”这样“编”的意图和目的是什么?其次,学生要问作者,问作者对这篇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或那样写?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愿望是什么?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道理,作者是否已经比较完美地体现了出来?最后,学生要问“原文”的主旨是什么?原文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一一体现出来的?

千万别小看这三个“为什么”,学生在自己的心里真正地问了这三个“为什么”,就能在课堂内对课文进行非常有效的阅读。有了有效阅读这个前提,学生在教师未对课文进行讲解前就会对课文进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己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通过以上措施,学生对其中的疑问仍未能有效解决,就会带着问题或事先请教老师;或课堂上认真听讲、急于寻求答案。试想,有了这样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

三、 要指导学生进行“创新”阅读

“浅表”式的阅读,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肤浅的。由于感知肤浅,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理解“编者”的“编辑”意图,也不能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不能深入到原文的“骨髓”里汲取丰富的“营养”“为我所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对课文进行“创新”式的阅读。

“创新”式的阅读,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第一,要对课文进行设疑阅读。所谓设疑阅读,就是每当学生读完原文的某一语句或某一自然段后,要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是否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是否明白无误地说清楚了事情发生的经过、缘由、结果?

第二,在设疑完成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换写”。“换写”,是笔者的独创,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在读懂某一语句或某一段落后,换成自己按照自己的思路或特色进行写作。可别轻视这个“换写”,这可是真正锻炼学生有效阅读的最有效的手段啊。通过“换写”,学生能初步感知自己的差距;感知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正是督促学生“奋发有为”的前提啊。

第三,在“换写”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内,对学生自己的“换写”和原文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评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再让其他小组成员评价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这样的评价,确实能提高学生对课内有效阅读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 要制订合理、科学的课内有效阅读目标

初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是三年,三年之内,学生要学习6册教材的内容,每册教材的有效阅读篇目是30篇。如果再算上每个学期的课外赏析的内容,学生阅读的课文篇目就更多了。对这么多的篇目均进行有效课内阅读,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因人而异,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科学的课内有效阅读的目标。

课内有效阅读目标的制订,既要遵循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让每个学生都制订出合理、科学的课内有效阅读的目标,就必须因材施教,对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各采取不同的要求,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课内有效阅读的目标来。

仅以优等生为例。

对于优等生而言,在初中学校学习三年,每个年度可以根据教材编排的侧重点的不同,制订出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课内有效阅读的目标。七年级时,以阅读记叙文和现代诗歌为重点;八年级时,以阅读说明文和古诗词为重点;九年级时,以阅读论说文和古文为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个学生都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那就应想方设法把这一目标变成现实。

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课内阅读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用阅读改变识字困难的误区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中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内阅读和作文教学一体化分析
深入融通,提升课堂内外阅读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