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务川再出发
—— 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游明

2017-09-29 02:03徐海星
当代贵州 2017年36期
关键词:务川仡佬族自治县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徐海星

乐活务川再出发
—— 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游明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徐海星

编者按

务川被誉为“仡佬之源、丹砂古县”。在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支持下,1987年11月,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立,是全国两个以仡佬族、苗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之一。30年栉风沐雨,务川旧貌换新颜。在务川自治县成立30周年之际,本刊推出专题报道,展现30年来务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巨变。

奋力后发赶超开创务川发展新局面

当代贵州:30年来,务川坚定不移地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已是硕果累累。

杨游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87年11月,是仡佬族的发祥地和文化核心区,成立之初,务川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底子薄,经济基础弱、没有支柱产业,农民基本是靠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业为主,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工业基础弱,城区面积小,进城仍不见“城”。

30年过去,务川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县城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突破13万人,城镇化率达40.9%。

镇南、浞水等特色集镇不断兴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快速推进,高速公路实现零突破,二级公路横越东西、纵贯南北;以沙坝电站、石垭子电站、高升电站等为骨干的水利工程创造历史;以“构树—肉羊”为主导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势头强劲;以镇南氧化铝工业园、大坪绿智工业产业园、涪洋现代物流园为主的“三园共竟”工业格局初步形成;“仡佬之源·乐活务川”民族文化旅游品牌风生水起。

截至2016年底,务川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59.3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5.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到60.1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42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57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到45967万元,是1986年的69倍;银行存贷款分别达110亿元和65亿元。

当代贵州:务川一直坚持“赶”“转”并举,生态和发展并重,具体有哪些措施?

杨游明:这些年,全县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对照先进找不足,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创新转型、后发赶超,全面推进务川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经济发展换挡提速,基础建设突飞猛进,支柱产业生机勃发,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旅游发展异军突起,民族文化空前繁荣,科教兴县硕果累累,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奋力推进务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农业总产值从1986年的9135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35.45亿元,烟、茶、果、蔬、药产业分别突破10万亩,山羊存栏42万只,香榧、构树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建起人均10000元产业支撑,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工业方面,“一区三园”格局基本形成,规模工业增加值从1986年的696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5.74亿元,工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

“仡佬之源·乐活务川”已成为务川一张响亮的名片。这些年,务川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创建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仡佬之源景区成功申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洪渡河漂流成功申评3A级景区、并入选“全省十大漂流”,珍珠溪百花谷、桃符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投用,龙潭古寨被评为“中国最美村寨”。仅2016年,务川共接待游客超过1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

抢抓发展机遇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当代贵州: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带来的是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从经济指标来看,务川的经济指标综合排位从全省挂末迈进县域第二方阵前十四位。取得这一历史性突破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杨游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做出进入新常态的判断,同时把脱贫攻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史无前例地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也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务川正是抢抓这一系列的机遇,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抓落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的变化”。

务川自治县县委书记杨游明(右)在石朝乡了解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务川自治县对外宣传中心供图)

一是始终抓住投资拉动这个“牛鼻子”。投资、消费、进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对于务川来说,由于是贫困县,对于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水平十分有限,而且深处内陆地区,进出口为零,所以在消费需求能力弱、进出口无拉动作用的情况下,我们牢牢抓住投资拉动这个“牛鼻子”,全力以赴上项目,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仅在“十二五”期间,务川累计完成投资达304.6亿元。

二是始终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近年来,务川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明显调优,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三是始终抓住扩大开放这个“关键”。坚持以“5个100工程”为引领,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战略,抢抓全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政策机遇,紧紧依托毗邻重庆优势,充分利用上海对口帮扶契机,全面提升“3+3”园区平台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快构筑设施齐全、产业集聚、现代高效的对外开放平台。连续5年在重庆、上海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累计引进企业64家,到位资金285亿元,有力推动了务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当代贵州: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务川在过去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是如何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城乡群众的?

杨游明: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无论面临多大困难,都始终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过去这些年,务川以交通畅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电讯保障工程、教育均衡工程、卫计提升工程、就业创业工程、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社会兜底保障工程、平安务川创建工程“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实现行政村100%通油(砼)路,解决20.6万人安全饮水,供电可靠率达99.5%,建成3G、4G基站551个,新建和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千人拥有床位数提高到4.2张,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6391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065户,完成棚户区改造6867户,新增就业18239人,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0.6%,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达到98.62%、98.43%,办成了一大批群众热切期盼的实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热切关注的民生难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补齐发展短板精准发力实现新跨越

当代贵州:下一步,务川将如何加快发展?

杨游明:“十三五”时期,务川发展将紧紧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核心目标,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脱贫精准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文旅产业化”五大战略布局,加快创新转型、加快后发赶超,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攻坚,下决心改善水、电、路、讯、网等基本生活设施条件。

务川将下大力解决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社会保障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下狠劲加快推进构树-肉羊为主导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下猛药加快推动镇南氧化铝工业园、大坪轻工业产业园、涪洋现代物流园为主的新型工业转型升级。

同时,务川还将充分发挥文化和资源的优势,立足“黔渝人文旅游新区、中国仡佬文化中心”发展定位,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仡佬之源·乐活务川”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努力把务川建成国内新的旅游目的地,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 / 李坤)

猜你喜欢
务川仡佬族自治县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务川烟区气候特点下烤烟新品系GZ36生产适应性研究
跑起来
传统回归之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研究
广西民族自治县立法协商历史考察和经验启示
少数民族音乐
乐活务川厚积薄发
贵州省仡佬族音乐及音乐结构旋律浅议
仡佬族医药与水族医药对外来药物运用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