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国有大洪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初探

2017-09-30 09:24王仁贵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王仁贵

摘 要 基于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通过分析随州市国有大洪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初步探讨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大洪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森林经营管理;随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1.028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森林资源正成为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生命源泉”。

笔者总结分析了随州市国有大洪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加强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 森林资源经营的基本理论

1.1 森林经营的概念

森林经营是各种森林培育措施的总称,是森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森林经营包括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副产品利用和采伐更新等各项生产活动;广义的森林经营则是指以森林为经营对象的全部管理工作,除营林活动外,还包括森林调查和规划设计、林地利用、木材采伐利用、林区动植物利用、林产品销售、林業资金运用、林区建设和劳动安排、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及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等。

1.2 森林经营的方式

按经营目的不同,可将森林经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生产性经营,主要是为了生产木材、柴炭和各种林产品等,如用材林、薪炭林、竹林、经济林的经营;二是生态性经营,主要是为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如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风景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经营等。

2 随州市国有大洪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2.1 林场概况

随州市国有大洪山林场建于1958年3月,系省投资、随州市林业局直属国有林场。林场地处地随西南大洪山腹地,地理位置东经112°43′~113°05′,北纬31°20′~31°44′。大洪山是汉水支流大富水、府河(涢水)发源地,生态地位及其重要。林场现总经营面积4 910.99 hm2,下辖4个营林性分场。

2.2 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林场国土面积4 910.99 hm2,其中林业用地4 900.44 hm2,

占总面积的99.79%;非林业用地10.55 hm2,占总面积的0.21%。林业用地中,乔木林地4 450.59 hm2、灌木林地92.07 hm2(含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12.48 hm2、其他灌木林地79.59 hm2)、未成林地344.73 hm2、无立木林地

13.05 hm2。林场森林覆盖率为90.88%,林木绿化率为92.5%。全场活立木总蓄积255 376.7 m3,其中乔木林地纯林蓄积234 156.3 m3、乔木林地混交林蓄积21 220.4 m3。

生态公益林4 283.2 hm2、蓄积215 000 m3;商品林617.24 hm2、蓄积40 376.7 m3。

2.3 林场森林资源特点

2.3.1 以生态公益林为主、商品林为辅

全场共区划生态公益林4 283.2 hm2(国家级2 283.2 hm2、省级2 000 hm2),生态公益林蓄积215 000 m3;区划商品林617.24 hm2,蓄积40 376.7 m3。公益林面积、蓄积与商品林面积、蓄积结构比分别为87∶13、84∶16。“两类林”(生态公益林、商品林)这种比例结构与林场经营区所处的生态地位是相适应的。

2.3.2 纯林多、混交林少

林场森林以乔木纯林为主,其面积(4 095.74 hm2)占林地总面积(4 450.59 hm2)的92%,蓄积量(234 156 m3)

占总蓄积量(255 376.7 m3)的91.69%,而复层林、异龄林、混交林面积所占比例仅为8%,这种林分结构既不利于发挥林地生产力和生态效益,也易引起森林病虫害

发生。

2.3.3 林地生产力较低

由于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导致森林林分质量差,尤其是天然林普遍存在生产力低下问题。据统计,天然林乔木平均单位面积蓄积只有50.3 m3/hm2。

2.3.4 林业产业不发达

突出表现在缺乏有效益的林业产业项目,林场正常运转和发展主要依靠少量事业费和争取林业项目进行。

2.3.5 国家对林场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目前,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仍较低,根本不够支付护林人员管护及防火设施建设等费用支出。同时,如森林抚育等营林投入也不够成本,影响了林场营林生产积极性。

2.3.6 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包括倡导的低碳经济、生态旅游等发展不够,在林业宣传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实施好分类经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对已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区划界定好的公益林和商品林,要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搞好分类经营和管理,使其分别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或经济效益。对商品林重点是强化资源培育,加强丰产林建设,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对生态公益林重点是封山育林、加强管理。

3.2 加强林业产业建设,夯实林场发展基础

一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鼓励支持职工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如造林及绿化苗木培育、中药材及香菇种植、林下养鸡等自营经济项目,不断培植、壮大,形成特色、形成产业,逐渐成为林场经济和职工收入的增长点,成为生态保护的支撑点。二是在大洪山旅游开发中做足、做好、做大文章,要顺势而为、借力发展,把森林旅游作为林场发展大战略精心谋划,使林场在森林旅游上实现更大作为。

3.3 制定长远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合林场自身实际,制定好林场“十三五”发展规划。同时,加大如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等营林项目争取力度,着力优化森林布局,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使森林资源结构更趋合理,林分质量更上水平。

3.4 依靠新技术支撑,实施科技兴林

一是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要通过继续教育,让全场林业科技工作者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林业科技工作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不断创新中提高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重点是推广适宜的新项目、新技术、新品种,以此不断促进林业科技发展,推动林场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建设。

3.5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施依法治林

一是要加大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特别是重点宣传林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大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力度,尤其是对偷砍盗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乱采滥挖野生动植物及引发森林火灾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浅谈营林生产的重要性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基于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