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表达在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30 11:29李虹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运用研究艺术设计

李虹霞

【摘要】绘画表达作为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以其独特优势弥补了谈话心理辅导的不足,能有效帮助学生整合身心完善人格。本文在分析总结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绘画表达在学生成长辅导中的运用策略和特色创新点,为提升心育工作实效性提供了有效借鉴。

【关键词】绘画表达;艺术设计;成长辅导;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77-0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心理品质,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不仅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如何准确把握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独特规律,改革心育形式与方法,提升心育成效,是高校心育工作人员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分析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特点规律的基础上,以绘画表达为工作载体,深入有效的开展学生成长辅导,对引导其自我意识发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压力调节与情绪管理、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等方面有显著成效。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高职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既有当代普通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具体而言,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心理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鲜明,自我张扬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好张扬个性,性格鲜明,总想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引起他人的关注;同时思维活跃,富有理想,注重感受新鮮事物,以高度的敏感性进行学习和创作,并希望得到理解和肯定。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设计类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意识。

2.敏感自卑,闭锁掩饰

由于高考失利,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存在矛盾性的自卑感。一方面他们信心满满,敢于竞争;另一方面对于挫折的承受力却相对较弱,失败后易一蹶不振,且这种自卑和脆弱往往不明显外露,现实生活中不轻易与他人交流。

3.情绪波动,稳定性差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偏感性,生活中容易因为适应不良、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等问题引发两极化的情绪体验,易激奋也易受挫,心理发展不平衡,引发各类各种冲突应激事件。如何有效疏导其内心矛盾,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是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心理教育的重点。

4.排斥理论知识学习,喜欢实践活动。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专业技能基础,擅长形象思维,理论抽象思维是短板。学习热情在于习惯实际动手制作类教学模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不能深入进行探究,且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如何促进艺术类学生在课堂意外的思考,促进对心理保健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信誉工作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绘画表达的理论概述

1.绘画表达的内涵

绘画表达是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个体潜意识的内容。绘画可以作为心理投射的一种技术,其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绘画能够投射出体验者的内心冲突、感受、想法等。在团体辅导中,以团体的形式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将混淆的思绪、困惑的感受导入清晰、有趣的状态。该方法作为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弥补了谈话心理辅导的不足,能够有效帮助体验者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用安全、可接受的方式释放情感,从创作中获得快感和满足感,进而整合身心、和谐人格。

2.绘画表达的作用机制

绘画表达的主要工作机制是投射机制,绘画的不同颜色、线条的走向、笔触的轻重等都能投射出作画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美国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Rogerw.Sperry提出左右脑分工理论,左脑主要掌管抽象思维、逻辑分析、语言等,右脑主要掌管知觉、空间、艺术、情绪等。而人类的很多情绪体验是前语言的,很多创伤通过大脑的图像被储存起来,难以用语言提取出来。绘画使这些被压抑的无意识的图像得以释放和表达。一旦绘画者接受和觉察那些不被接受的思想、情感和冲动的话,这些破坏性的力量能升华转为建设性的力量。研究表明,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绘画自我分析,能从整体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的整合。

三、绘画表达在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实际运用

教师根据学生心理普查的建档结果,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其分类进行成长辅导。辅导主题分为适应心理、学习心理、自我意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恋爱与性心理、压力挫折应对管理、情绪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通过绘画表达,利用团体辅导的场动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从而唤醒团体成员的无意识,激活团体成员的原始动力,并通过团体成员的动力传递和能量渗透完成心理辅导。

以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团体辅导为例,采用“自画像”、“小小动物园”、“缺损圆和完整圆”、“房-树-人”等主题绘画方式,使学生更清楚、更直观、更形象的认知自我、了解自我,并不断完善自我。在“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团体辅导中,采用社会测量法中的“靶式社会图”、“你猜我画”、“画一个家庭”、“金鱼缸”等主题绘画方式,引导学生要注重人际交往的技巧,反思人际现状中的不足并予以改进,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雨中人”、“自由绘画”、“彩色曼陀罗”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宣泄情绪,挖掘自身资源,化阻力为动力。在职业规划的团体辅导中应用“生命线”、“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过你想要的生活”等主题绘画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并积极行动。

绘画表达充分利用高职艺术类学生的美术专长,采用绘画表达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和动机,成效明显。

一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悦纳自我。通过绘画表达,学生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潜意识层面的自我意识化。透过绘画对自我进行觉察,寻找真实的自我,挖掘自身的潜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对自我的认识、反思,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自我发展。

二是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绘画表达的团体辅导形式使成员由最初的戒备、封闭、互不关心逐渐转变为相互信任、接纳与支持,能够让不善于表达或者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敞开心扉,协助学生观察与学习人际吸引与沟通的技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三是提高了学生压力应对和情绪管理。通过绘画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反思自我压力源和防御机制,从而调整优化情绪管理行为模式和心智模式。

四是明晰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学生通过绘画较好的澄清职业的价值观,厘清了自我抉择的盲点,增强就业的自信心,从而科学规划未来,为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思,绘画艺术治疗研究述评[期刊论文][J]2011(4):113-115.

[2]魏源,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J]《医学与哲学》 2005(3):59-60.

[3]陶琳瑾,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7):3393-3396.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用研究艺术设计
《自然生活》
探究式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