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
—— 媒介转化·渗透与吸附之实验

2017-10-06 05:15湖北省当阳市太子桥小学刘杨朱国华
少儿美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石膏板浓墨淡墨

湖北省当阳市太子桥小学 刘杨 朱国华

一、教学要素:

1.注意变换墨色,拉大画面的黑白灰层次。

2.根据描绘物象的质感调整笔的干湿度。

3.根据人物的色度调整背景的色度。

二、教学准备:

石膏板、毛笔、墨盘、墨汁、水桶、高清教学参考图、试笔纸。

三、教学过程:

(一)体验尝试新材料

毛笔调五色墨在石膏板上体验线条,观察其形态,越是湿的笔触边缘渗透效果越好,粗糙的石膏表面在线条中“赠送”了一些“颗粒感”的点,线条语言丰富。

(二)感受矿工这一职业

矿工指在矿山上班的工人,包括各种矿山工种的工人。矿工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会遇到意外事故,如天然气矿的井喷事故、煤矿的透水、瓦斯爆炸事故等。这些浑身沾满了黑黑的煤屑,在高危环境下工作的人是很值得我们敬佩的。

(三)要点提示

1.根据个人的视角把描绘对象在石膏板上进行构图,适当地进行取舍替换,如根据画面需要矿工帽只截取一半。

2.眯着眼观察对象的黑白灰关系,从最深处开始,浓墨皴擦,根据物象调整枯笔、湿笔。

3.重墨勾勒五官及面部结构,淡墨渲染矿工的肤色,体现面部黑白灰关系。

4.勾勒衣物等做点缀。

5.根据人物色调渲染背景。(人物色调过于浓重的画面背景用淡墨或清墨渲染)

■教师点评:

示范笔触用的是石膏板的反面,作画在正面,反面质感粗糙,正面平滑,在粗糙的石膏板上墨色的渗透吸附效果较好,本课预设的作画过程是先浓墨(干)勾勒形象,再淡墨(湿)铺色渲染做渗透底层,作业效果发现浓墨笔触较孤立突兀,不够融合,故建议尝试先打湿石膏板或在反面作画。

学生作品

猜你喜欢
石膏板浓墨淡墨
◆装饰板材
装饰板材
◆ 装饰板材
装饰板材
浓浓墨香溢煤海
论中国画“淡”的美学意义
浓浓墨香溢煤海
浓浓墨香溢煤海
论中国画“淡”的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