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结构美

2017-10-09 17:26向丽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3期

向丽红

摘 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艺术结构独具匠心。 一是花开两朵,双线兼行。明线,即鲁达救助金氏父女,拳打郑屠;暗线,即郑屠强骗金翠莲。二者相辅相成,贯穿整个故事,将情节展开得有条不紊,脉络分明。二是张弛相间,迭兴波澜。作者另辟蹊径,笔锋所向,左腾右挪,峰回路转,时紧时松,波谲云诡,将“怎样打”写得扣人心弦。三是淡妆浓抹,疏密交辉。全文工于剪裁,略则疏可走马,详则密不透风,繁笔简笔,各得其宜,彼此映衬,互为依存,既有力突出了主旨,更具有一种和谐美。

关键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结构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228-0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不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艺术结构独具匠心,令人读来感到美不胜收,为之拍案称绝。

一、花开两朵,双线兼行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题目昭示出矛盾的双方似乎只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走进文中,就会发现并非如此简单。其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既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鲁达,也有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的郑屠;既有备受凌辱、无处告诉的金氏父女,也有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店小二;此外,潘家酒楼上与鲁达聚坐饮酒,较量枪法的史进、李忠以及状元桥头围观“拳打”,不敢劝止的看客等也都各怀是非曲直,恩怨短长。因此,要把它们串联和支配成一个自然统一的整体谈何容易。然而作者毕竟为文章的大手笔,深谙“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的布局行文之道,采取纵向发展的方式,巧妙设计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即鲁达救助金氏父女,拳打郑屠;一条暗线,即郑屠强骗金翠莲。二者相辅相成,贯穿整个故事,将情节展开得有条不紊,脉络分明。按照情节发展的逻辑,“安良”在前,于是作者把地点安排于潘家酒楼,让鲁达先问金氏父女的苦情,再捐银两救助他们逃走;“除暴”在后,于是作者把地点设置在状元桥头,让鲁达先激怒郑屠再拳打之至死,然后卷些盘缠一走了之。如此“问”“救”“打”“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环相扣,精严细密,首尾圆合,浑然一体,具有一种严谨美。

二、張弛相间,迭兴波澜

“拳打镇关西”是小说的高潮,按说只需写明“为何打”,便可以直接写打得怎样的威风八面,翻江倒海。可是作者另辟蹊径,笔锋所向,左腾右挪,峰回路转,时紧时松,波谲云诡,将“怎样打”写得扣人心弦。当鲁达与李忠等在潘家酒楼饮酒闲谈,较量枪法之时,遭遇金氏父女哭搅,便问清他们的苦情,得知郑屠横行霸道,为患乡里,于是勃然大怒,对李忠等说:“等洒家打死了那厮便来。”刹时剑拔弩张,电闪雷鸣,似乎高潮陡起。可是当鲁达被李忠、史进抱住劝止之后,作者却宕开笔墨,写鲁达救助金氏之女,赠送银两以及怒打店小二,则又显得剑收弓藏,天朗气清。待到鲁达等金氏父女去得远了,起身迳到状元桥来,一场恶斗迫在眉睫,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似乎高潮即临。然而作者却又顿住笔锋,慢条斯理地写鲁达“三激”郑屠。直至郑屠“心头那把无名业火焰腾腾的按捺不住”,抢刀跳将下来,鲁达拔步在当街上,二者真正短兵相接,这才真正出现鲁达三拳除恶的风雷激荡般的高潮。文章这样两度似紧而松,不仅充分展开了情节,将人物性格塑造得十分丰满,而且结构跌宕起伏,摇曳生姿,从而具有一种曲折美。

三、淡妆浓抹,疏密交辉

小说对主次人物及相关情节也处理得详略分明。李忠、史进为烘云托月的人物,作者对他们只寥寥数笔,稍作点染。金氏父女、店小二。为穿针引线人物,作者对他们用笔甚疏,轻描淡写。鲁达,郑屠为矛盾焦点人物,作者对他们用笔颇密,或明或暗,细腻刻画,不惜篇幅。尤其是对高潮时期的“三拳”,大笔挥洒,浓墨重彩,酣畅淋漓,惊心动魄。鲁达每一拳打的部位不同,郑屠相应的感觉不同,作者运用的比喻也不同。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却便似开了个酱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这是从味觉方面作比喻。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这是从视觉方面作比喻。第三拳,打在“太阳上”“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饶儿一齐响”。这是从听觉方面作比喻。直到郑屠挺在地上,动掸不得,鲁达才收起了拳头。这里作者炼字极见工夫,“迸”“绽”“挺”三个动词形象生动、音律铿锵,幽默地传达出了惩恶除霸的无比快感,鲜明地映衬出鲁达义勇豪壮的英雄气概。因此,全文工于剪裁,略则疏可走马,详则密不透风,繁笔简笔,各得其宜,彼此映衬,互为依存,既有力突出了主旨,更具有一种和谐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