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2017-10-10 18:35李宝花
畅谈 2016年22期
关键词:余味民宿工作

李宝花

三位城市中产的转型之路,有一些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对见有的工作环境/收入不满意,向往着做一份更有意思或更有“钱景”的工作,却受制于种种因素,迟迟没有迈出新的步伐——这可能是相当一部分职场中人的画像。

然而总有人破釜沉舟不断向前,比如下面将分享的3个人的故事:

他们分属于不同的行业,都已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原来在职场也拿着数十万的高薪或者自己开公司,已经是令不少人羡慕的中产人群。但他们没有原地停留,而是如许多励志鸡汤里所鼓励的那样重新出发,探索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辞职开花店的金领

今年刚满30岁的袁铮铮,此前的人生称得上是顺风顺水。决定辞职创业之前,他是国内一家大型在线旅行服务商某部门的运营总监。拿着几十万的高薪,每天西装革履,手下有一批人可以指挥,这是一份让家里人觉得十分体面的好工作。

但这份工作不过做了两年左右,袁铮铮却在一个半月前作出了辞职的决定。是对原来的工作不满意?袁铮铮说,自己一直信奉的是只要够努力就会有上升空间,但后来发现有些事情并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加上之前就一直有创业的想法,现在可能是时候了。

他的新事业和原来的工作几乎没什么联系:卖花。简单来说,就是他和合伙人把云南的鲜花批发过来,放进一些调性适合的餐厅、咖啡店、美甲店、影院等场所售卖。

袁铮铮辞职之前,原本是单位同事的合伙人已经提前下海“试水”,在他们原单位附近的一家甜品店放上了他们的鲜花货架。鲜花分为19、29、39、49元四种价位,非洲菊、洋桔梗、百合、玫瑰等花色不断变换,吸引在附近办公的白领购买。

第一家店铺货的效果,好到出乎他们的意料。周一上架的近40束鲜花,当天就卖空了;再上一次,还是卖空;再上,依然卖空!一周三次卖空,这样的结果给了袁铮铮和合伙人信心。为了迅速拓展店面和业务,袁铮铮提前辞职投入到了创业计划中。

角色的转变是巨大的。从原来每天朝九晚六的金领人士,到创业阶段的事事亲力亲为,袁铮铮刚开始确实有点不太习惯。

上海的店里每周一上花,他们需要在周六完成花材下单,周日凌晨在云南当地采下鲜花,下午送到上海的仓库。到了周一清晨5:30,袁铮铮已经带着同事们到位于普陀区一家批发市场的仓库取货、包装、装车,并跟车运到布点的商铺。

刚开始和合伙人思考创业模式的时候,袁铮铮也曾担心过这种模式可能会容易被拷贝,但实践给了他信心一一拓店的过程绝不简单,不同的合作伙伴接受度和关注的点都不同,需要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工夫;鲜花的损耗如何降低也至关重要,减枝、换水有诸多讲究;装花的器皿从高铁桶换成矮铁桶,又从矮铁桶换成透明的玻璃花瓶,只是为了测试哪种容器装花更能勾起顾客的消费愿望……

对袁铮铮来说,现在除了睡觉,脑子里想的都是工作,永远都有问题等着自己解决,而且需要做更多长远的打算,还要想着手上的钱还能支撑多久。

辞职创业的这个决定,袁铮铮的妻子很支持,也一直在朋友圈帮丈夫吆喝。不过,小夫妻俩还没把辞职的事告诉双方老人。袁铮铮说,他正在抓紧做加盟店的标准化流程,并希望争取投资。等创业项目有点眉目的时候,再跟老人们摊牌。

开民宿的建筑设计师

设计师余味的创业之路,早在2005年就已经开启,那年他刚刚25岁。

赶上了房地产黄金十年的风口,余味的设计公司做得挺顺利。到2014年的时候,公司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源和收入,余味也已娶妻生子,成为城市中产人群中的一员。因为从事的是创意方面的工作,喜欢自由的他还鼓励员工不坐班,只要按时交出作品就行。

看上去一切都好,但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似乎总有些缺憾。从上大学算起,在上海待了十六七年,余味始终觉得没能完全适应这座城市的拥挤和喧嚣,时不时想逃离一下。设计公司虽然收入稳定,但在最初为生存而奋战的阶段过去后,余味发现,工作也并没有像当初自己期望的那样变得可以有更多选择——许多案子,自己想做得做,不想做也得做。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余味想到去开一家民宿。本职工作是设计师,对余味来说设计民宿不是问题,更关键的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件作品是很愉快的事。

民宿去哪里开?余味也有现实的考虑,父母年岁已高,孩子还年幼,民宿的选址不能太远,最好离上海3小时车程内。从未来经营的角度来说,民宿的重点客源还是上海人,他们也不会希望开太久的车才能抵达心仪的民宿。最后,他把选址定在了莫干山。这是离上海最近的一道山脉,开车2个多小时就能到,当地的民宿也已经小有规模。

2014年11月,余味在莫干山谈下了一处房源,租了下来。2015~Z3月正式开工整改、施工,花了近半年的时间,一切终于准备就绪。2015年底,余味的第一家民宿开张了,他把民宿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一边经营民宿,余味一边继续做一些设计工作。借助于互联网的发达,即使身在莫干山,也并不影响余味和客户们的交流。只不过,他现在可以有所选择,一年集中做三四个设计就够了,不想接的案子就不接,甚至不想联系的人就不理,假装“失联”就好。

对于赚钱本身,余味说,民宿的投入达几百万,短期回本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生活给了他另一种可能性,也让他接触到了更多不一样的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每周都会遇到的,靠谱或不靠谱的同样怀着民宿梦的住店客人。

他最近在忙的事,是和几个朋友发起了一轮新民宿项目的众筹,这次玩得更大,他们一举租下了占地十多畝的4幢民宅,准备全部改造成民宿,总投入预计将达1800万元。

余味说,众筹其实并不是因为缺启动资金,而是为了“筹人”。通过股权众筹,他们有了40多个志同道合的“共建人”,这些人里有法务人员、财务,也有很多能说会写的人,每个人都把民宿当成自己的事儿。对于民宿的未来经营来说,这些人都是“种子”,将来可以吸引到更多人前来。endprint

变身食品公司CEO的媒体主笔

汪晓波现在的身份,是一家有着75年历史的食品企业的CEO。如果让你猜他之前的职业,可能很难一下子猜准一一加盟公司之前,他是一家大型财经报纸的主笔,主要工作是给报纸写社论!

媒体人转型下海的不少,不过多数是做公关、传播、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工作或者索性内容创业,多数人都少不得继续与笔头打交道。汪晓波一头扎进听起来也并非在风口的实业,确实算是个有些另类的选择。

已过不惑之年,汪晓波的这番选择当然经过了深思熟虑。投身实业之前,他几乎都是在媒体工作,从都市报管几十个人的部主任,做到大型财经媒体的主笔,一直都是与文字打交道。他得过很多新闻类的奖项,包括中国新闻奖和上海长江韬奋奖,也期许过借助文字去改变社会,李普曼、张季鸾们,曾经是他的榜样。至于工作中的不如意,谁都会有,汪晓波并没有把它们太当回事。

直到2014年,汪晓波去加拿大与当时在那里做研发工作的妻子团聚,归来后突然对眼前的一切感到厌倦。“我觉得没法再继续了。那种评论的模式化写作让人觉得空洞无力。”

在媒体工作期间,汪晓波对产业转型、宏观经济领域都有所涉及,还曾被所在的媒体送去交大读EMBA。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许多企业家,了解到了创业的艰难和转型不易。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他的选择,他已经不愿意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希望投身其中实践一把。

2015年的夏天,汪晓波邂逅了上海一家典型的传统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这家企业曾有一款名为“阿咪奶糖”的产品红极一时。在许多“80后”的童年记忆里,依然记得阿咪奶糖醒目的LOGO一只扮相很萌的猫咪。

但与汪晓波相遇时的阿咪,也和如今许多的老字号一样,虽然有不错的产品,但不擅长营销,在传统商业模式遭遇冲击之时缺乏应对之策。不过,改制后的公司专注于做无蔗糖食品,在汪晓波看来,这是一个颇有潜力的细分市场。他相信,这家老字号在重整之后,有重新起飞的潜质。

阿咪希望借助汪晓波的力量开始一场新生,而汪晓波也希望借助公司切入商业世界。经过一番商谈,汪晓波决定注资,连人带钱投入其中,并于2015年11月起担任阿咪的CEO。

到目前为止,汪晓波对自己的选择都很满意。加盟现在的公司之前,他也曾经创办过一家传播机构,不过兜兜转转间也只是勉力维持,没有明确的方向,自然也无法解决他心中的迷茫。现在身处公司的管理岗位,既致力于整个公司战略方向的把握,也参与细枝末节的工序推进,他觉得很踏实,也有成就感。

转型的过程当然不只有蜜糖,汪晓波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做实业的不易,他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这种感受。

仅就公司从比利时引进并革新生产的一款名为“宝利诺”的生巧克力来说,在设计外包装时,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特别注意,比如“克”的标注必须是g,而不能是任何其它的字体。如果写错,就可能被那些专门纠错的人抓住,一告一个准,这样的损失,企业不堪承受。

此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应该怎么在包装上体现,也有许多限定,一点都不能錯。所以,一边参与企业的管理,汪晓波一边也在反反复复地钻研《标签法》和《广告法》等,为自己做知识上的储备。

还有一次,一个厦门的朋友想向他预订生巧克力尝鲜,汪晓波只能遗憾地说抱歉。因为生巧克力需要冷链储存运输,这个问题在高温季节物流上暂时还没有解决。如果送到朋友手里的巧克力已经化了,这是汪晓波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他和同事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评论员岗位走到现在,汪晓波觉得站在外面看和置身其中实干,完全是两码事。如果说转型之后有什么不适应,那就是现在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从早上一起床到晚上睡觉前,满脑子想的都是巧克力的事。

到目前为止,汪晓波觉得公司的发展总体都在自己的预想之中,但这一仗究竟能不能最终打赢,仍然还只是个未知数。“大的经济形势不太理想,但企业发展我偏乐观。”他说。(资料来源:上海观察)endprint

猜你喜欢
余味民宿工作
余味悠长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周边赋能
人生的余味
不工作,爽飞了?
人生的余味
你是民宿达人吗
人生的余味
选工作